郁李子花

郁李子花朗读

《郁李子花》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郁李子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与细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译文:
郁李子花
劲条馥卉冒仙荄,
殿取东皇艳杏开。
茜瓣吐须凝露态,
白英粘萼晕春腮。
自知此树无人指,
谁问他蹊有种栽。
插取瓦瓶聊补空,
不期粗俗误蜂来。

诗意:
这首诗以郁李子花为中心,描述了花朵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中用“劲条馥卉”形容花枝弯曲有力,花朵香气浓郁。作者提到“殿取东皇艳杏开”,将花朵与皇宫中最美艳的杏花相比,强调了其媲美皇宫花朵的瑰丽。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郁李子花的细腻之处。诗中提到“茜瓣吐须凝露态”,形容花瓣的颜色如茜红,细腻如须,仿佛凝结着露水。同时,“白英粘萼晕春腮”表达了花朵的纯洁和娇嫩,花瓣上带着白色的花粉,宛如春天的腮红。

诗的后半部分探讨了郁李子花的命运。作者自知这棵树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没有人询问它栽种的地点。这种孤寂的境遇使得作者思考,为什么这样美丽的花朵却鲜为人知。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意外的情况。作者为了填补空虚,将郁李子花插在瓦瓶中,没想到却吸引了粗俗的蜜蜂前来。这种情景反映了人们对美的欣赏常常受到俗世的干扰和误解。

赏析:
《郁李子花》通过对郁李子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朵的美丽和细腻之处,同时通过对花朵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美的欣赏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仰。通过对花朵的赞美,诗人同时也在借花抒发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郁李子花的孤寂和被误解的情景,表达了对美的欣赏常常受到世俗因素的干扰,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整首诗用意境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花朵的娇艳和细腻之美,同时蕴含了深刻的对人生和美的思考。通过对花朵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人在表达美的同时,也传递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问。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而优美,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细腻和诗人对美的赞叹。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花朵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通过对花朵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富有哲理和情感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让人们在欣赏花朵美丽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境界中,让人领略到生命的美丽和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一见已草草,那堪更别离。
事当防快意,学亦进潜思。
此道今谁语,如公岂我私。
何时一窗下,重与论心期。
()

春昼阁春愁,无情若隐忧。柔肠牵柳眼,困泪点花头。

不放春风度,从教暮雨休。哀怜无限意,小畜闵黄州。

()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
雨馀云静太虚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喜得佳篇来讽咏,世间荣辱一毫轻。
()
林峦十里上巉岩,飞槛初凭缥缈间。
夔子风烟依白帝,夜郎耕稼接鸟蛮。
砌横乱石遥临涧,门对高峰近带山。
咫尺惊湍呈莫测,每来登此念乡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