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西。元代。仇远。巴东有杜鹃,杜鹃啼春花正妍。巴西有杜鹃,杜鹃啼血花可怜。巴东巴西久为客,目断江南归未得,月明满地山花白。
《巴东西》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巴东和巴西两地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巴东西》中文译文:
巴东有杜鹃,杜鹃啼春花正妍。
巴西有杜鹃,杜鹃啼血花可怜。
巴东巴西久为客,目断江南归未得,月明满地山花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巴东和巴西两地的杜鹃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杜鹃的啼声和花朵的美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杜鹃花是春天的代表,它的啼声和鲜艳的花朵都象征着生机和美好。作者描述了巴东和巴西两地的杜鹃花,分别以“杜鹃啼春花正妍”和“杜鹃啼血花可怜”来形容它们。这样的描绘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又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然而,作者却身在巴东和巴西之外,成为了久居他乡的客人。他远离故乡,眼前的景色无法满足他的归乡之愿。他的目光断绝于江南,无法回到故土。在月明的夜晚,满地的山花洁白如雪,这景象更加增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光照亮着他的归途,而山花的洁白则象征着故乡的纯美和迷人。
整首诗词通过对杜鹃花和巴东、巴西的描绘,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展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和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美丽,表达了对家乡纯净美好的向往。这种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让人感受到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渴望,以及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晋阳怀古 其四 怀文中子。明代。何乔新。洙泗启道统,绵延及孟轲。轲殁圣绪绝,兹道寝以讹。河汾有名儒,志道心靡它。礼乐事探讨,诗书重研磨。董薛与王魏,从游共切磋。上希绍绝绪,下欲障颓波。续经虽云僣,格言亦已多。云何未学士,持论纷诋诃。欲知经世心,东征有遗歌。
阆州东园十咏 其八 花坞。宋代。文同。缭绕穿红萼,斓斑踏紫苔。谁将锦步障,端为使君开。
春思。唐代。罗隐。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子方宗弟侧弄之璋。明代。陈淳。珍祥充塞故旁流,底信先传庆有由。莫讶鸡胞宁吐凤,须知虎气已吞牛。古来孽士皆荣达,此日宗支自颖尤。蛰蛰绳绳从未艾,会看贵种出公侯。
哭江进之 其六。明代。袁宏道。好手经炉冶,匡时正老成。文通才未尽,元静职犹轻。妖作长沙鵩,帐空澧水萤。花源留迹处,莎草背阶生。
次亚愚韵。南北朝。王谌。万里春光眼界明,半处斜日醉魂醒。有时梦入庐山去,瀑布声中拄杖行。
杨柳村。宋代。张伯淳。千丝万缕拂章台,陌上行人几去来。何事结根荒寂处,东风青眼为谁开?
贺新郎 太白墓,和稚存韵。清代。黄景仁。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十。明代。方孝孺。榻借禅那岂夙缘,坐来浑似旧家毡。祗应心事惭苏晋,不解长斋绣佛前。
留春令·针楼残烛。清代。朱彝尊。针楼残烛,镜台剩粉,醉眠曾许。长记罗账梦回初,响几点催花雨。别泪连丝繁主薄,剩定情诗句。一样霜天月仍圆,只不照凌波步。
浣溪沙。宋代。周弼。朴朴精神的的香。荼コ一朵晓来妆。雏莺叶底学宫商。著意劝人须尽醉,扶头中酒又何妨。绿窗花影日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