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元父。元代。仇远。騕褭龙媒去未还,独骑款段客长安。青黄谁采沟中断,黑白当从局外看。尊俎风流陈日月,山林人物古衣冠。桂花满袖王孙远,空倚天风十二阑。
《再答元父》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迎娶龙媒去未还,独自骑马到长安。青黄谁采沟中断,黑白只当旁观看。尊俎上陈陈列风流的日月,山林中的人物穿着古老的衣冠。桂花香满袖子,王孙遥远,空倚在天风吹拂的十二扇窗前。
诗意:
《再答元父》以宋代时期的壮志豪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述迎亲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的厌倦和对旅途的向往。诗人以长安作为背景,展现了都市繁华和世俗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自我超脱的态度。诗人通过描绘尊贵的筵席和古老的山林,表达了对于风雅和古代文化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桂花和王孙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高贵的追求。
赏析:
《再答元父》以简洁而凝练的词句,展现了仇远对于人生境遇的抒发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比的手法,诗人将婚姻和旅途、都市和山林、尊贵和古朴等对立的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组合,营造出了一种鲜明的视觉和情感对比。诗人以自我超脱和追求自由为主题,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束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桂花和王孙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体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心渴望。整首诗以简约的笔法,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赋得禁中早春。明代。陆深。重重台殿护雕阑,欲动春声莺尚寒。旗影渐随风力软,冻痕初映日华乾。云依紫盖和香度,龙抱黄金带雨盘。世道正同阳道长,午门朝下杂千官。
闻白岩致仕后起居。明代。边贡。挂冠西入水云乡,笑别东朝鸳鹭行。身对碧山无客主,议存清庙有封章。精神合与三光应,寤寐何曾四海忘。閒步鹡鸰原上草,祗应流恨忆元方。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宋代。唐玨。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还见青匡似绣,绀螯如戟。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汐。夜灯争聚微光,挂影误投帘隙。更喜荐、新篘玉液。正半■含黄,一醉秋色。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至今茶鼎,时时犹认,眼波愁碧。
次韵秋日五首。宋代。姜特立。木落山寒境更幽,世间万事入搔头。何人为广秋声赋,我欲归田蚤晚休。
满江红。唐代。无名氏。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天付与,文章灿。牛刀试,风流县。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
纂辑诗钞自识。清代。缪公恩。君不见高山大渊置姓氏,古人好名乃如是。又不见载笔纪传成史书,恐名不彰以没世。自晋唐宋递元明,或著诗篇或琐志。古人结习不可除,今者后人宁有异。余亦吟诗千馀篇,共成五万二千字。吾闻太上立德次立功,垂之空言嗟罔济。况乃风云月露词,虽工仅号雕虫技。抑闻诗以道性情,或云古者诗言志。葩经三百十一篇,大抵发愤所为制。最是劳人思妇辞,等閒谣谚偏姿致。当时出语岂求工,天籁之鸣不可企。后世纷纷无病呻,乃尚浮文争绮丽。章求典赡句求丰,往往誇多翻害义。溯从十六窃为诗,其时正课攻时艺。蝇头小字累成编,不令人见藏经笥。及今白发已盈头,犹自耽唫如往岁。暑日寒宵自较雠,缥缃似较牛腰细。灾梨祸枣愧无资,用托中书为编次。虽无功绩似前人,聊纪生平所遭际。自少及壮至于今,纪月编年如掌记。其间三十有六季,纷纷人事填胸臆。曾上金台登岱宗,车烦马殆燕齐地。南下黄河渡大江,震泽扁舟臻海澨。思亲怀友托讴吟,吊古凭今动幽思。春花秋月寄閒情,对酒当歌吐奇气。割裂篇章耻饾饤,堆积群书陋獭祭。固无奇语泣鬼神,亦时机轴生新意。半生心力在于斯,不忍鸿毛等轻弃。忆从归我旧蓬门,不获名流相砥砺。造化弄人多坎坷,幸未执鞭隳此事。晚年鸣铎注一官,居然不食如匏系。散衙退息有馀閒,每每推敲再三四。于今会萃辑成书,裁锦装函自珍秘。吁嗟乎少时妄念颇亦奢,而今不复思功利。只此区区数卷诗,用以遗留于后嗣。其幸或为世所传,其幸后昆能缵继。不幸或生愚子孙,覆酱糊墙任委置。即今散失或不收,转愁后辈生訾议。吁嗟乎悲从中来写我心,叙作长篇聊自识。剪烛高歌歌即书,琢句雕章非所计。
秋怀。宋代。陆游。火食非初志,衣尘每自哀。危途触灩澦,归兴薄蓬莱。逋客传琴调,高僧乞药栽。人间岂不好?病眼自慵开。
魏国东园宴集。明代。于慎行。华馆开名会,高城倚落曛。林芳秋过雨,竹翠午侵云。洞夹平台入,桥通曲水分。太平多宴乐,胜地属元勋。
函关二首 其一。元代。陈基。水宿烦津吏,山行信馆人。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
忆秦娥·惊雷节。宋代。刘辰翁。惊雷节。梅花冉冉销成雪。销成雪。一年一度,为君肠绝。古人长恨中年别。馀年又过新正月。新正月。不堪临镜,不堪垂发。
哭梁思伯中翰四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奇绝当年顾虎头,停杯为我画沧洲。毫端云雾三湘色,堂上烟霞七泽流。渔艇依微临野岸,人家摇落带沙鸥。只今粉墨空惆怅,一片青山起暮愁。
弘法寺送徐子与谪长芦。明代。欧大任。回首金门感慨多,汉家迁客一悲歌。玉珂秋散祇园树,宝剑寒生易水波。郡里太行新雁起,尊前渤海白云过。主恩不遣长沙去,咫尺承明鬓已皤。
别宜春柯宰。宋代。彭龟年。秋风掠梧桐,岁月去如掷。功名趁强健,君子有行役。朝家政急贤,黼座不满席。巍巍庙堂望,留客良独惜。谁为君兰言,亦有子公力。居然怀墨绶,欢喜动颜色。宰邑世情难,指作富贵厄。公尝为我言,百里岂摈斥。虽无槐鼎贵,均是代天职。人方事趣办,声誉已赫赫。公独安其常,容与不可迫。静观物议定,岂止较寻尺。愿公充此心,寿此一世脉。行行见天子,清问下文石。区区尝试语,要不若亲历。公看江南贫,此岂州县责。
重过回龙庵。明代。李之世。破落禅扉带叶关,频来只是爱僧閒。斋厨过午无烟火,可是多时不下山。
苏武慢·澹霭空濛。宋代。陆游。淡霭空濛,轻阴清润,绮陌细初静。平桥系马,画阁移舟,湖水倒空如镜。掠岸飞花,傍檐新燕,都似学人无定。叹连成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鬓。空记忆、杜曲池台,新丰歌管,怎得故人音信。羁怀易感,老伴无多,谈尘久闲犀柄。惟有修然,笔床茶灶,自适笋舆烟艇。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
次韵何叔信。宋代。赵蕃。苔藓斑斑过雨廊,菱荷猎猎晚秋乡。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十六夜玩月次韵。明代。陶宗仪。中秋风雨隔,二八正圆时。天上清虚府,人间太液池。飞腾蟾皎洁,玩赏客权奇。偏照南村老,萧萧两鬓丝。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明代。祁顺。江上凉风日透衣,窗前孤月夜流辉。京华故旧应相念,过却重阳人未归。
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宋代。陆游。借得僧房似钓船,兼旬散发醉江天。酒能作病真如此,穷乃工诗却未然。闲似白鸥虽自许,健如黄犊已无缘。秋高更欲移家去,先葺云门屋数椽。
点绛唇。元代。侯善渊。秀色氤氲,郁郁缭空廓。光飞烁。梦适吞珠,一点胎星落。谪降人间,愧恨当初错。情消索。诱引门生,共赴青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