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权公方丈。元代。仇远。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江枫千百年,时作海潮音。
《报恩寺权公方丈》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
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
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
江枫千百年,时作海潮音。
诗意:
这片金渊多宝的土地,非常幽深。
一个佛寺的方丈,安稳地坐在这里,难道一定要栖息在山林之中吗?
站在池塘旁边,照见佛像的面庞,看着竹子的空心,人的心灵也会变得空灵。
江上的枫树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时而似海潮般的声音随风传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佛法的体悟。诗人通过对金渊(指佛寺)的描绘,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幽深和宝贵。他认为,一个人可以安稳地坐在权公方丈的位置上,不一定需要远离尘嚣,栖息在山林之中。临池照佛面,看着竹子的空心,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内心净化和修行的追求。江枫千百年的变迁和海潮般的声音,则可能象征了生命的起伏和无常,以及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相当常见,这首诗词也可视作仇远对佛法和修行的一种思考和表达。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秋晚送无可上人。唐代。薛能。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汎湖风浪小横嘲诸同游者。明代。王世贞。包山老人出山早,老去忘却包山道。曹子须髯枉如戟,瞥见湖波惊欲倒。乌衣从季酒不停,少停一卮面即青。张郎画手空自好,闭眼不敢酬山灵。李生北客黄少年,倚醉强作东风颠。谩道洮阳能破浪,从它安石也回船。野夫翛然神独往,吾弟酣歌气逾爽。但使人间无二王,何人狎作五湖长。
自钱塘附漕舟汎海至石墩时至正乙亥嘉平廿三日。明代。袁华。平生远游屐,历览名山川。北上齐鲁境,西溯荆襄船。承平百年久,关塞静风烟。道里不裹粮,朝吴暮幽燕。岂意戎马生,跬步那可前。朅来钱塘城,雉堞云山连。带甲三十万,兵革利且坚。中军霍嫖姚,智勇开三边。井邑百战馀,白骨蒿莱缠。粮道又梗阻,故里难回邅。漕侯万人杰,饟运来江壖。仓皇问归路,黄色眉间鲜。太守敬爱客,江亭祖离筵。临行重赠诗,诗句清且妍。暝投海门泊,啴急鸣哀弦。长星蚩尤旗,光亘奎娄缠。修德弭天变,圣主方求贤。黎明众船开,张旗鼓阗阗。推篷视海色,雪满群峰颠。龛赭天设险,峡东崖倒悬。英雄已陈迹,涛浪犹掀天。尚馀射潮箭,钱笴大如椽。扬帆出海口,风静波涟涟。雪霁天宇高,眺远意所便。甬东山数点,跕跕若堕鸢。潮汐既有程,往来谁使然。昔人去己远,此理何由宣。兹游信奇绝,岂独坡翁专。舟归石墩浦,微涡生颊颧。戴星蹋沙尾,借榻营中眠。盘餐荐蟹蛤,调咸异肥膻。匪私一饭恩,幸获能生还。人生涉忧患,所贵道自全。聊以慰旅怀,长哦遂成篇。
简楼伯容。元代。袁士元。雨霁江城晚,凉生六月秋。鸟栖烟树暝,萤出水村幽。残笛鸣邻巷,严更起郡楼。故人何处在?新月柳梢头。
闻等慈师在拂水有寄。明代。程嘉燧。经年不见东林远,闻住峰头看瀑飞。古寺正如昏壁画,层湖都作水田衣。相逢不厌陶潜饮,细倒松肪貌翠微。
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唐代。齐己。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才彦置酒筠溪明甫诗次期韵。宋代。李弥逊。曳杖循清池,浩歌理忧端。忧端不可解,遇酒即暂欢。联绵九嶷高。置我胸中蟠。一浇岂易得,橡栗无朝餐。赤鲤信久绝,白鸥盟亦寒。何人过子云,慰此风月闲。杯行不停手,共惜良夜阑。陶然竹根卧,衾枕天地间。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宋代。刘克庄。颠风猛雨阻追攀,欲问春留数日间。过眼红云成白云,到晴只恐没花看。
客居岭南。宋代。张子龙。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