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日雷。元代。仇远。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日雷》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坤宫半夜一声雷,
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
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
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
守株不动任春回。
诗意:
这首诗以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为题材,描绘了雷雨过后的春天景象。诗人以生动的描述,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万物的觉醒。雷声唤醒了蛰伏的生命,花房中的花朵也在黎明时分开放。风吹灭了烛光,电光闪烁,雨势急打窗户,突然之间,草木焕发出新的精神,春天的气息催促着它们成长。只有石龟和木雁守株不动,不受气候的影响,任由春天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春天到来的景象。首句“坤宫半夜一声雷”以雷声作为开篇,给人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觉,雷声使得大地开始苏醒。接着,诗人描述了花房中的花朵在黎明时分绽放的情景,展示了春天的鲜活和生机。风高吹灭烛光、电明雨急打窗,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狂暴和活力。下文的“草木精神别”,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中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与春天的气息相呼应。最后两句“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揭示了石龟和木雁无论风雨雷电,仍然守株待到春天归来,展现了它们的坚定和深情。
整首诗以描写春天的变化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大自然中各种生命的觉醒与回归。通过与石龟和木雁的对比,强调了春天的力量和生命的坚韧不拔。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欣喜和希望的情感。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题张家店壁。宋代。赵像之。舍策投床睡便浓,觉来凉叶动西风。惊秋念远无穷意,客里谁知此夜同。
庚子正月彗见於室有诏求言因上己见有感作三。宋代。岳珂。美芹野人意,乔木世臣家。尺璧谅非宝,寸心元不遐。谁知剑门栈,已建郁军牙。所恨箫诏远,不堪闻塞笳。
九效·奸萌。宋代。葛立方。苗芃芃兮防莠,桂郁郁兮防蠹。欲苗实兮桂荣,必莠除兮蠹去。吾有少陵之鑱兮莠必{上艹下耨},吾有尉佗之器兮蠹将奚逃。发嘉颖兮昆仑。缭樛枝兮招摇。粒米狼戾兮乐复乐,长涂炎日兮又庇以垂天之幄。
避寇姥山。宋代。王之道。山前湖水抱烟村,湖外山光隐若存。泛宅浮家聊自托,荫松藉草欲谁论。物情鱼沫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回首故园煨烬里,归欤犹胜傍人门。
洞仙歌。清代。朱彝尊。萧郎归也,又烧灯时节。白马重嘶画桥雪。早青绫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绣上春衫谁襭。十三行小字,写与临摹,几日看来便无别。排闷偶题诗,玉镜台前,浑不省窃香人窃。待和了封题寄还伊,怕密驿沉浮,见时低说。
官舍十咏 其五。明代。梁维栋。吏书怕免楫,高士许相过。董思天人析,马材纪传多。诗题同点笔,醉后各狂歌。客退无馀事,呼童种绿莎。
【中吕】满庭芳_铁马儿虚檐。元代。乔吉。铁马儿虚檐月明。穿帘得失,注月前程。只闻阃外将军令,肃肃宵征。歌舞闹难蹅锦营,雨云闲偏战愁城。嘶不定,钢肠人厌听,风入四蹄轻。渔父词潇湘画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莼鲈高兴西风动,挂起风篷。梦不到青云九重。禄不求皇阁千钟。浮蛆瓮,活鱼自烹,浊酒旋篘红。湘江汉江,山川第一,景物无双。呼儿盏洗生珠蚌,有酒盈缸。争人我心都纳降,和伊吾歌不成腔。船初桩,芙蓉对港,和月倚篷窗。吴头楚尾,江山入梦,海鸟忘机。闲来得觉胡伦睡,枕著蓑衣。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江湖隐居,既学范蠡,问甚三闾。终身休惹闲题目,装个葫芦,行雨罢龙归远浦,送秋来雁落平湖。摇船去,浊醪换取,一串柳穿鱼。山妻稚子,薄披鲈脍,细切莼丝。葫芦盛酒江头市,盏用青瓷。笑吕望风云古史,爱玄真江海新诗。心无事,寻思那时,悔杀进西施。疏狂逸客,一樽酒尽,百尺帆开。划然长啸西风快,海上潮来。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纶竿外,江湖水窄,回首是蓬莱。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萋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芳村近,田原隐隐,疑是避秦人。扁舟棹短,名休挂齿,身不属官。船头酒醒妻儿唤,笑语团圞。锦画图芹香水暖,玉围屏雪急风酸。清江畔,闲愁不管,天地一壶宽。沙堤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笑谈便是编修院,谁贵谁贤,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蓑笠神仙。鱼成串,垂杨岸边,还却酒家钱。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箬笠底风云缥缈,钓竿头活计萧条。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纶竿送老,酒篘绿蚁,蟹擘红膏。兴来自把船儿棹,万顷云涛。风月养吾生老饕,江湖歌楚客《离骚》。溪童道,蓑衣是草,不换锦宫袍。渔家过活,雪篷云棹,雨笠烟蓑。一声欸乃无人和,妻子呵呵。包古今不宜时短褐,泛江湖无定处行窝。休扶舵,轻将棹拨,江上月明多。活鱼旋打,沽些村酒,问那人家。江山万里天然画,落日烟霞。垂袖舞风生鬓发,扣舷歌声撼渔槎。初更罢,波明浅沙。明月浸芦花。渔翁醉也,任横棹揖,不缆桩橛。晚来隔浦灯明灭,船阁沙斜。芦花梦西风睡彻,松茅烟夜火烧绝。秋江月,林梢半缺,潮信早来些。江天晚凉,一滩蓼沙,十里莲塘。酒缸盛酒船头上,有几个渔郎。云锦机织作成醉乡,绮罗丛排办出沧浪。杯盘放,鲈鱼味长,甜似大官羊。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携鱼换酒,鱼鲜可口,酒热扶头。盘中不是鲸鲵肉,鲟鲊初熟。太湖水光摇酒瓯,洞庭山影落鱼舟。归来后,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江声撼枕,一川残月,满目遥岑。白云流水无人禁,胜似山林。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村醪窨,何人共饮?鸥鹭是知心。轻鸥数点,寒蒲猎猎,秋水厌厌。五湖烟景由人占,有甚防嫌,是非海天惊地险。水云乡浪静风恬。村醪酽,歌声冉冉,明月在山尖。篷窗半龛,挂晴帆饱,照夜灯馋。一竿界破江云淡,虾蟹盈篮。未放我杯中量减,尽教他鬓影秋搀。船休缆,中流半酣,系楫下湘潭。
村居杂题 其二。明代。袁宏道。稍似朱衣巷,儿童问礼诗。一村垂大带,十里望丹旗。小榜依蛮市,枯扬引水祠。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
西风碍长养。元代。揭祐民。西风碍长养,冷气移当暑。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者》,戏书一绝其后。宋代。苏轼。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
九月 其二。宋代。王炎。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因滇中使寄方子及。明代。欧大任。五载南音楚执圭,相思更在益州西。开边异代通华马,奉使何人祀碧鸡。客戴次工能共醉,蛮封么㱔请留题。还君鞭弭中原日,莫恨昆明听子巂。
阮宝夫将游朗宁过访啸楼止宿有赠次其韵 其一。明代。李云龙。小楼春水上,客到梦俱澄。笑指东方白,遥看旭日升。在家能出世,有发亦为僧。但自空诸有,何从得未曾。
永兴道中人家。明代。邓云霄。一径穿林杪,群山护竹扉。秋高禾黍熟,日暮牛羊归。窗外浮云度,厨前瀑水飞。平生丘壑意,对你益忘机。
游开先寺。唐代。杨廉。昨日遗踪访紫阳,今朝名寺寄徜徉。松依石路晴偏荫,泉引斋厨饭亦香。世味岂如云卧好,僧家端为客来妨。龙池青壁高千丈,欲记初游到上方。
题龚山人草堂。唐代。吴筠。世人负一美,未肯甘陆沉。独抱匡济器,能怀真隐心。结庐迩城郭,及到云木深。灭迹慕颍阳,忘机同汉阴。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兹道我所适,感君齐素襟。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
山水图二首 其一。明代。释宗泐。何处山如此,人间画独工。数峰华顶合,一径石桥通。野艇依桃涧,仙台近柏宫。昙猷不出定,云树昼溟濛。
喜雪。宋代。张嵲。澒洞四山没,万籁无遗声。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成。
鸭雏。宋代。梅尧臣。春鸭日浮波,羽冷难伏卵。尝因鸡抱时,托以鸡窠暖。三旬壳既坼,乳毛寒脤短。鸡宁辨其雏,翅拥情欵欵。一日向水涯,所禀殊未断。泛然去中流,鸡呼心悹悹。人之苟异怀,负义不足算。有志在养毓,勿论报德限。
题风木堂卷。明代。程本立。男儿徒食禄,亲没为谁荣。竟抱终天憾,深违爱日情。九原双泪彻,万事一毫轻。最是堂前木,悲风日夜生。
次庸斋先生韵赠黄隆中。宋代。朱继芳。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吟成梁父时当隐,炊熟邯郸客正眠。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览镜。宋代。白玉蟾。岁事軨吼好送穷,头今未雪脸犹红。一回览镜一回老,天已安排欲我翁。
病中许存礼叶孟咨见访示桃岩诗因次韵。元代。吴景奎。绝壁巉巉草木稀,晨霞烂烂照熹微。泥丸裹核人何在?药径迷花客未归。空翠倚天开锦树,乱红如雨落云衣。饥餐阿母千年食,还胜山中采蕨薇。
与阳正父阳存子上风联句。宋代。王南运。诗见阳枋一。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唐代。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耿山南望有怀父诞。明代。张嗣纲。耿山岭上望南驰,日出高峰似九疑。松柏耐寒擎翠盖,梅花冒雪放新枝。函关紫气来何处,锦里斑斓定此时。遥想白云亲舍下,翩翩青鸟会瑶池。
南安岩主大严禅师真赞。宋代。黄庭坚。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其松也,欲与三界作阴凉。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山居诗。明代。雪山法师。未必树皆侵汉者,低枝亦可挂吾瓢。年来饭后无余事,且立松门看晚潮。
山居诗。宋代。释延寿。只园闲适乐箪瓢,莫讶烟霞道路遥。龙穴定知潜碧海,鹏程终是望丹霄。拨云岩下来泉脉,嚼草坡边辨乐苗。门锁薜梦无客至,庵前时有白云朝。
立春前密雪应祈呈范内翰。宋代。李新。六出飞霙岁或愆,喜观琼砾晓滂然。水官休隶一时惨,木帝已夸群物妍。斗换石田皆沃壤,暗催云稼入丰年。吾君诚祷通旻昊,愿听氓谣被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