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和陈道士韵。元代。仇远。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夜和陈道士韵》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初春的三月,白昼已过,我欣慰地招待了客人,
瑶林的光芒照亮了夜晚的窗户。
我浅斟低酌,与亲密的朋友们共度时光,
却无暇顾及雪落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夜和陈道士韵》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夜色中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感受。
首句“三白先春慰客情”展现了初春时节的清爽和喜悦之情。白昼已过,夜晚来临,作者在这个时刻欢迎客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真挚和热情。
接下来的一句“瑶林照耀夜窗明”通过描绘瑶林的光芒照亮夜晚的窗户,创造了一种明亮而温馨的氛围。瑶林常常被用来形容仙境般的美景,这里指的是窗外的明亮光芒,为诗中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第三句“浅斟低痴儿女”表达了作者与亲密朋友们的相聚时光。浅斟低酌意味着品味酒的浅淡,而“低痴”则意味着深情厚谊。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与朋友欢聚时的温馨和轻松愉快的氛围。
最后一句“那得工夫问雪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沉思和对友情的珍视。夜晚的静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而作者却没有时间去注意到外面飘雪的声音。这种情感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绪和对友情的重视,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它以夜晚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真挚和情感的流露。同时,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诗词也传递出一种宁静、温馨和珍贵的情感体验。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送崖州邓掌教会试次林节推见泉韵□□。明代。钟芳。沧海中原隔,亲朋音信疏。云龙端羡子,灯火独亲予。秋宇搏修翮,灵襟多古书。名高金阙晓,联步玉阶除。
湘灵 其三。明代。王彦泓。妆成浴手卸金彄,女伴孜孜看不休。一样绣针花剪手,怪他偏自会梳头。
范宽秋林萧寺图。清代。乾隆。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妾薄命 其三。宋代。徐积。将身误入楚王宫,负却家山事总空。枕上无言吟夜雨,花前有泪洒春风。假饶醉饱朱门内,岂似寒饥漏屋中。更有文君作奔妾,争如寂寞嫁梁鸿。
玉楼春。金朝。王哲。鹤儿每每常相聚。点点苍苔啄食觑。青霄空外唳天时,明月光中频警露。逍遥鲜洁理毛护。自在游行惟顾步。怡然呼取舞风来,六个随余蓬岛去。
曹署感事。明代。区龙贞。中丞累诏援榆关,节钺长随塞外颁。南国十年输税尽,北庭何日羽书间。荒城笳落秦时月,绝岛屯高海上山。自听秋风铃铎响,几将封事过朝班。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明代。祁顺。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 其一。宋代。李纲。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秋日顾直指招饮镇海楼。明代。陈堂。飞楼百尺白云停,太史曾占有使星。柏院风清消暑气,香醪杯绿泛沧溟。屏开叠嶂芙蓉出,暮霭丛林罨画青。骢马到来山岳动,越裳何处不来庭。
次韵吕浩然四首。宋代。张镃。作诗谁道有梯阶,当下由人肯放开。字字不为声病缚,知君得处自天来。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端坐泥床何所为,雪晴日影上高枝。山麋野鹿全无礼,来不参堂去不辞。
纪行十首 金川门。明代。张羽。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我来犯清晓,天空霜露繁。列宿森在列,北斗峭可援。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俯视不敢唾,中有蛟龙蟠。浮图者谁子,高居凌风幡?下见渡口人,扰扰蜂蚁喧。愧彼超世士,去去将何言。
思归。宋代。陈造。薄宦随漂梗,流光任迅湍。家山蝶梦隔,节物雁空寒。抚事频回首,微吟小凭栏。多情但乌鹊,时肯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