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迳分韵得江字。宋代。赵文。一亭寒碧中,四面空无窗。种荷未有花,清意已满腔。小坐梅树下,我亦青油幢。晚来蝉声歇,静境热自降。清风与明月,造物无对椿。闲者恣吟取,如瓢分大江。欲归尚未肯,雨湿烟钟撞。
《香迳分韵得江字》是宋代赵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宁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思绪和对自然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座寒冷的小亭子,四面没有窗户。
荷花还没有开放,但清新的意境已经充溢心房。
我坐在梅树下,与青石亭台一同静享宁静。
夜晚来临,蝉鸣声停止,寂静的环境自然而然地降临。
清风和明月都是上天的杰作,与茂盛的椿树相比都显得不够。
闲散的人们随意吟咏,就像将大江分成一瓢一瓢。
虽然渴望回家,但我仍不肯离去,被雨水打湿,烟钟的声音撞击着耳朵。
诗意:
这首诗以一幅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描述了一座没有窗户的小亭子,周围静谧而寒冷。尽管荷花还未开放,但诗人的心中已经充满了清新的意境。他静坐在梅树下,与亭台一同享受宁静的时刻。夜晚来临,蝉鸣声停止,寂静自然而然地降临。诗人将清风和明月与伟大的椿树相比,令人感叹它们的美丽。闲散的人们随意吟咏,将大江分成一瓢一瓢,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尽管渴望回家,诗人仍然不愿离去,沐浴在雨水中,听着烟钟的撞击声。
赏析:
《香迳分韵得江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诗中展示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诗人通过对寒碧小亭、荷花未开、清风明月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诗中的静谧与宁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能够聆听到蝉声的停止和雨水的拍打声。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使读者在读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俗的宁静和舒适。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寂静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赵文。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落第后归终南别业。唐代。卢纶。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绵山怨。明代。李东阳。君侯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君候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臣心见如不见君,谁言如死非君恩。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长相思 秋兴。清代。苏清月。晓风生。晚烟深。几树丹枫点翠屏。钟声处处闻。零白露。罨青云。征雁萧萧下远汀。斜阳照短亭。
临江仙。五代。尹鹗。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题黄万安治东楼诗。宋代。曾丰。楼面自东如择对,景随楼面若相会。眼前献状有龙头,脚底乘机可鹏背。从跻百里东风中,起望长安马首东。府寺有人能北事,乾坤无处不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