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行》是宋代赵文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午后坐在那里,心情悠闲,慵懒地叫人送茶。他的意行(意向、心愿)带他来到了一个野人的家中。春天来临时,千红万紫的花朵随着春风离去,只有诗人独自站在溪边观赏荔花。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为:
午坐如痴懒唤茶,
意行因到野人家。
千红万紫随春去,
独立溪头看荔花。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在闲暇之余的宁静和悠然自得。午后的时光,诗人坐在那里,宛如一个迷茫的人,慵懒地叫人送茶。他的意向引领着他来到了一个野人的家中,这里可能是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僻静之地。而随着春天的到来,千红万紫的花朵随着春风渐渐离去,只有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溪边,凝望着开放的荔花。
这首诗词以简洁、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怡然自得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意向和行动,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午坐如痴懒唤茶,表现了一种闲适、无拘无束的心境。而意行因到野人家,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内心追求。最后,诗人独立溪头看荔花,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沉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诗意,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对内心追求的体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宁静、恬淡的情怀,同时也被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所打动。这首诗词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通过抒发个人情感,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赵文。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都南张氏园寓居。元代。赵孟頫。尺五城南迹似幽,乡心空折大刀头。杏花飞尽燕脂雪,日日东风未肯休。
龙渊。宋代。何耕。门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饮牛水为乾。水乾龙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鱼暇玩侮娬獭笑,纵有灵怪谁当看。德人问舍压我境,便尔筑室相遮栏。坐令异类皆屏伏,恃有此耳差少安。却纡朱绂去监郡,遣我守舍良独难。昨来过门恍如梦,龙致此语催归鞍。先生不信反不笑,谓我饶舌狂丰干。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清代。纳兰性德。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问仲子归期。明代。王世贞。萧然襆被出词垣,时复持螯佐酒樽。为问淹留沧海楫,可能供奉茂陵园。畏途冠盖谁终老,清世渔樵也自尊。何限吴山秋后色,好凭双屐过阊门。
过樟树岭。清代。朱煌。上石亭过岭路遥,肩舆直上望尧尧。多年樟树今何在,只有长空岭一条。
乌啄枣。宋代。梅尧臣。树头阳乌饥啄枣,破红遶地青蝇老。青蝇雨湿惊不飞,残枣入泥人不扫。西风落尽鸟亦归,晋客齿黄终懊恼。
北游诗十八首 其九 七月廿四述思。明代。张元凯。凉风吹原隰,澹澹黄云生。值此流离时,难禁陟岵情。长恸高堂觞,言荐溪水蘋。未始暌诸梦,常若见于羹。更念倚门者,蓬首雪盈盈。
别九韶叔侄。明代。吴与弼。我心日悠悠,喜与故人遇。相随更过村,同游读书处。研墨倩儿童,颇得临池趣。青山一分手,山留白云去。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孟八郎汉,便恁魔去。机不到,语不副。眼里著得百千万亿须弥山,耳里著得无量无边香水海。机副语语投机,眼里著沙不得,耳里著水不得。
春日病起十一首 其十一。明代。顾璘。自怪山中住,邀人更写山。为期风雨夕,长对户庭间。雪片冲炎落,花枝积岁斑。殷勤谢真宰,烟景浪相悭。
月夜金陵怀古。唐代。李白。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宋代。刘克庄。学士朋来似堵墙,共看老笔出提纲。绣鞯张盖传呼宠,不比倡优蓄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