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牛歌。宋代。蒲寿宬。新秧插遍水盈畴,童穉相呼去饭牛。极目平坡烟草细,歌声何处雨飕飕。
《饭牛歌》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秧插遍水盈畴,
童穉相呼去饭牛。
极目平坡烟草细,
歌声何处雨飕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生活的场景。在一片水田里,新种的秧苗遍布着整个田野。农村的孩子们相互呼喊着,一起去喂养牛。眺望远处的平坡上,烟雨缭绕,烟草细细如丝。歌声飘荡在空中,但是歌声的来源却无法确定,或许是雨声伴随着风雨的呼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景象,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孩子们的欢乐活动。作者通过描绘水田中的新秧、呼唤牛的童穉、远处平坡上的烟草和飘荡的歌声,展示了一个朴实而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新种的秧苗插遍水田,展示了丰收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孩子们的呼喊声表现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也突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诗中的烟草细细如丝,烟雨缭绕的平坡景象,给人以迷离之感。歌声飘扬于空中,却无法确定来源,给人一种神秘而动人的感觉。这种意象的描绘使整首诗凝聚了一种含蓄和深情的氛围,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饭牛歌》通过对农村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表现,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诗中蕴含着对劳动和团结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蒲寿宬。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夜宿鸡鸣山寺。明代。梁有誉。独宿山斋里,空林残雪明。风泉宜客听,江海动离情。罢磬栖禽起,开门落叶平。无生如可学,从此脱尘缨。
陪华林园试小妓羯鼓。唐代。宋齐丘。切断牙床镂紫金,最宜平稳玉槽深。因逢淑景开佳宴,为出花奴奏雅音。掌底轻璁孤鹊噪,枝头干快乱蝉吟。开元天子曾如此,今日将军好用心。
赠小沙弥。明代。梁元柱。少年吾等在,公已大禅家。况复能文藻,何妨斗丽华。云垂方外钵,露挹佛前花。我亦誇元度,因风到若遮。
折杨柳。明代。林世璧。榆塞年年别,兰闺空复春。东风不相识,杨柳满河滨。弄色黄金嫩,飘花白雪新。折来双泪落,遥寄玉关人。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三。明代。董纪。雪绕鸳湖景绝尘,王恭鹤氅倍风神。此时为子遥相忆,欲作山阴访戴人。
和伯氏别元老赠行。宋代。王洋。相见还如相别时,杖头明月旧相随。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乃是雪山儿。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唐代。方干。荣启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古贤犹怆河梁别,未可匆匆便解携。
日出东南隅四章 其一。明代。欧必元。采采南陌,言采其桑。彼姝者子,蚕作是将。静言容好,扬辉道旁。我之怀矣,愿回末光。
鲁忠王挽词三首 其二。唐代。宋之问。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明代。戚继光。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渔家傲(用履齐韵赠邵惜惜)。宋代。郭应祥。自古馀杭多俊俏。风流不独夸苏小。又见尊前人窈窕。花枝袅。贪看忘却朱颜老。曲巷横街深更杳。追欢买笑须年少。悔不从前相识早。心灰了。逢场落得掀髯笑。
次以道荷叶浦。宋代。张镃。向来曾爱叶田田,落日荷花拥櫂前。霜冷不移鱼世界,苇残聊作雁家缘。诗狂顷刻成三首,懒病中间接四边。除此今朝无别事,与君相就乐{左舟右光}船。
月窟吟。宋代。邵雍。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
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箭括。唐代。樊铸。刻□□材圆,相成□不偏。守规心已正,受省礼仍全。有节通贞干,无邪抱直弦。向非兼羽翼,何得札俱穿。
将请乡郡作。宋代。张嵲。本初休车骑,陶令归田园。憧憧天壤间,何人无一廛。惟我若断梗,漂流浙江边。牵丝始立岁,屏处知命年。虚恬因势使,憔悴仍化迁。愧无杨仆功,居不外汉关。又非穉季侠,徒使墙垣穿。欲收衰病身,迤逦还故山。风波渺万里,欲去无由缘。愿窃刺史符,一临江汉壖。敢同昼绣归,仅比辽鹤翻。送老得三径,奉亲归九原。如斯志愿毕,天恩真满泉。所祈造物心,俯狥人欲偏。决策在今岁,无令辜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