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梅》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费尽工夫点缀春,
暗香动处少人闻。
近来宫样梳妆巧,
只要明珠不要君。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丽而独特的赞美。诗人通过诗词展示了他在细致观察梅花、描绘梅花之美时所付出的心思和努力。他强调梅花的香气虽然微弱,但仍然能够感动人心。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宫样梳妆的形容,表达了对华丽而繁复的外表的追求,但他坦言,他只需要拥有明珠这一宝贵的珍珠,而不需要拥有君主的地位和权力。
赏析:
《问梅》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展示了胡仲弓对梅花之美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人费尽工夫点缀春,暗香动处少人闻,准确地描绘了梅花那种微妙而独特的香气,以及它的独立、高洁的品质。梅花虽然不如牡丹、菊花那样花繁叶茂,但正是这种纯净和淡雅的美,使得梅花在春天中显得格外傲然和引人注目。
诗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明珠的比喻。胡仲弓以明珠来象征珍贵和稀有之物,他表达了对于内在财富和真正精神追求的重视。明珠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外表或与君主的关系,而是因为它本身的独特光彩。这也可以被解读为诗人对自身追求真理和美的态度的反映。
通过《问梅》,我们可以感受到胡仲弓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内在价值的追求。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粹、高尚之美的赞美,并呼吁人们不被外在的功利和权力所迷惑,而去追求真正的珍贵和美好。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展示了胡仲弓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浙西水平远,浙东山偃蹇。使君是中人,胸次极收卷。伫舟固佳处,超览更胜践。智匠一何深,天藏一何浅。
仙霞道中。宋代。黄公度。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
咏史十二首 其六。明代。释函是。捡点作天子,天命不可违。黄袍竟加身,人心奚所私。惭负若之何,清夜终难欺。试以询仁后,处此宜胡为。干戈将揖让,遂古良有之。百姓讵勿恤,残虐当歼夷。事类乖中情,君子之所非。幼主岂独夫,恩遇匪丛疑。姬公苟莫恃,孺子谁与归。申菽其不芳,粪壤以充帷。沧溟胡宁枯,昆崙胡为移。荃蕙化为茅,久旷安足知。赵氏一块肉,三百以为期。
渡星宿江。清代。李棠阶。穹浪翻空夜有声,河清门外一江横。火敦地古探源近,禄琫烟深绕郭平。南去波涛添瘴雨,东来舆马阻邮程。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
七夕二首 其一。清代。费墨娟。玉露零零物候秋,今宵织女会牵牛。人间无奈难抛俗,天上何须感别愁?
梦余唐卿。明代。高启。路隔成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灯前梦里匆匆见,猿叫枫林月在山。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三。清代。缪葆忠。轮囷大木不知名,甲子何因问杳冥。雨露饱承贞晚节,沧桑阅尽幻奇形。兰成对此还增感,宣武当年独未醒。且醉湘君千岁酒,饱看山色郁青青。
次韵卫庆阳使君送别这章。宋代。曹彦约。细读君诗字字新,巧将监鼓入羹莼。也知世路催行客,更遣工歌劳使臣。千里身心空晤对,五经怀抱想纷纶。他年宛水昭亭外,把玩犹能绝点尘。
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唐代。顾况。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 其一。明代。顾荣章。寻常云起九龙脊,今见螭头喷玉泉。从此出山原不浊,澄清风力浩无边。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宋代。王安石。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欲去锺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和北山泉老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已将形影老江南,不饮情怀稍自谙。安得道人挥玉麈,一宵清语响圜庵。
送秘书家长兄至石门山归舟口号二首 其二。明代。黎民怀。飞篷迅于箭,触浪响如雷。风烟不可住,归梦空悠哉。慌然赤城去,暂向郁州来。喜有梁鸿在,秋风次第栽。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 其一。明代。区益。涉舟罗旁口,如过五盘溪。履险方在兹,白昼闻猿啼。去去还登陆,改辙凌丹梯。垠堮入扳陟,烟霭仍凄迷。历览随适意,得句凭轼题。薄采山中薇,足以充提携。道入西宁县,眼中皆蒸藜。官仪初睹汉,夷俗遂宗齐。四民各就业,郊垒无鼓鼙。词客时即次,羁旅成幽栖。
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
渔家傲(重九良辰,翻成感怆,因用前韵,少豁旅情)。宋代。洪皓。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纵使登高宁忍看。昏复旦。心肠似铁还须断。岁月川流难把玩。平生万事思量遍。但对割愁山似剑。聊自劝。东坡海岛犹三见。
到匡两月叠闻梁同庵崔石师讣音。明代。释函是。宿约成虚梦,初闻复自疑。益伤离别易,难免死生悲。夏木蝉声急,朝钟日影迟。暮年惟有隐,莫遣世人知。
夜雨泊青县二首 其二。清代。金玉冈。宿水唯同雁,还山半似僧。萧然吟卧处,衲被胜青绫。
鹧鸪天。宋代。李从周。绿色吴笺覆古苔。濡毫重拟赋幽怀。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倚玉枕,坠瑶钗。午窗轻梦绕秦淮。玉鞭何处贪游冶,寻遍春风十二街。
同刘侍郎咏笋。唐代。徐光溥。迸出班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出来似有凌云势,用作丹梯得也无。
捉船行。清代。郑世元。客行在西吴,喧呼闻捉船。云奉宪司票,取数须一千。乌程县堂晓传鼓,县官排衙点船户。东船西舫寂不行,里正如狼吏如虎。行人坐守居人困,百里官塘断商贾。罟师渔父都含愁,城南城北水断流。千艘万橹城中集,苇岸芦港风悠悠。大船竞输线,差役幸暂免。小船无钱只一身,捉住支吾应供遣。自从名隶公家籍,日日河头坐白日。太仓合米聊入腹,谁为饔飧顾家室。可怜有船何处撑,江干万众俱吞声。
逍遥乐。宋代。黄庭坚。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木兰花 秋日怀德媗侄女。清代。周贻繁。阴阴庭院天如雾。睡□烟霏香一炷。雁声远带别愁来,风意冷催秋色暮。屏风八幅潇湘路。片片归帆烟外树。酒杯若会此时情,醉送别魂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