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乐。宋代。黄庭坚。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逍遥乐》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乐
春意渐归芳草。
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
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
梦当年少。
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
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
鬓丝年年渐老。
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
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
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黄庭坚对故国和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疑惑。
诗的开头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草木渐渐恢复生机。然而,作者的故国却远在千里之外,佳人的消息已经沉寂无声。雨水滋润着大地,烟雾中的光景明亮,作者凭栏远望,但却只能看到斜照的危栏,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忧伤。
接下来,诗词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作者曾与朋友邹枚一起共舞雪中,畅谈欢笑。花色与枝干争相绽放,而鬓发的丝丝却逐渐变老。现在,当作者重新遇到美丽的风景时,却感到身体的消瘦和衰老,不知向谁倾诉。
诗的结尾是对东君的感谢,东君赐予了作者华丽而神秘的风景,用翠绿的幕帘遮掩红色的景致。最后两句“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则表达了作者对逍遥快乐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进入华胥蓬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景、故国和逍遥快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已亥杂诗 294。清代。龚自珍。前车辙浅后车缩,两车勒马让先跃。何况东阳绛灌年,贾生欀臂定礼乐。
题桃花双燕图。清代。缪公恩。飞出乌衣王谢家,翻空掠地一双斜。雪销冰泮芹泥滑,莫逐东风觅落花。
东园观梅。宋代。陆游。出世仙姝下草堂,高标肯学汉宫妆。数苞冷蕊愁浑破,一寸残枝梦亦香。问讯不嫌泥溅屐,端相每到月侵廊。高楼吹角成何事,只替诗人说断肠。
葺夷陵幽居。唐代。李涉。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朿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观音岩李景渠邀予同赋。明代。游朴。大士何年苦行归,果成随处辟岩扉。长江不隔人间路,邃洞应藏道者机。石髓夜凝千手相,山花春染五铢衣。闻声欲救恒沙苦,可使呻吟满近畿。
题曾君静中翰湛清华阁诗卷兼述鄙怀。清代。方仁渊。我公吟妙句,思入碧云深。雨过风生竹,天清月满林。但求性情至,不论宋唐音。谬许知己者,相其惬素心。失学从年少,疏狂恋酒杯。家贫轻作客,身拙独怜才。未有惊人句,何因访草莱。君如用幽意,莫使笑陈雷。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唐代。李贺。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晨起。宋代。赵蕃。布衾失余温,纸窗启微明。霜粲万瓦白,江可一苇横。故园菊应荒,郢岸梅且荣。客游胡滞留,岁事行峥嵘。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负閒。宋代。刘学箕。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秋中佳色绝微埃,身在高高气象开。缥缈海门蟠贝阙,氛氲天路出香台。
支离邑戍纷如点,破碎陂湖漂若杯。最是登高难作赋,诸公剩有大夫才。
吴默泉张鄮西二公游清源山有作投示辄用奉酬二首 其二。明代。王慎中。秋中佳色绝微埃,身在高高气象开。缥缈海门蟠贝阙,氛氲天路出香台。支离邑戍纷如点,破碎陂湖漂若杯。最是登高难作赋,诸公剩有大夫才。
癸亥除夕。明代。释函是。一岁光阴馀此夕,千门梅柳接新年。人心寂寞同山水,世故推迁有后先。知见欲留徒叹逝,身名如幻惜生前。纵观衰变谁堪觉,独抱寒襟问古仙。
送卢使君赴夔州。唐代。司空曙。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政成知变俗,当应画轮车。
寄远十一首 其五。唐代。李白。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寄题南山王隐居(一作王隐士居)。唐代。许浑。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明代。徐渭。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药沉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坐里黄冠三两辈,醉来相与说先皇。
破镜行为陈大赋。明代。徐熥。美人有宝镜,价值千黄金。曾与郎君同照影,又与郎君同照心。一朝分散如萍梗,此心虽同不见影。金刀剖处鸾凤分,十年踪迹不相闻。可怜两人持一片,此生何处重相见。劝君对此休自悲,神物会合终有时。
七月九日五噫 其一。明代。张萱。客久缘何事,归迟真浪游。计期才两月,忆别似三秋。梦起月在枕,夜深人倚楼。前宵君见否,织女嫁牵牛。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南北朝。沈约。尊学尚矣。道亦遐哉。启图观秘。辟苑兴才事高东序。义迈云台。峨峨德傅。灼灼英台。复礼曲台。反乐宣榭。阙文内举。輶轩外驾。结朋千里。从师百舍。坠典必修。阙祀咸荐。回鸾献爵。摐金委奠。肆士辨仪。胥人掌县。髣髴神踪。徘徊灵睠。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明代。黎遂球。娑罗春树放花浓,此处英宗幸六龙。地是旧元兜率寺,布金重建落成工。
帝子歌。唐代。李贺。洞庭帝子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与生公游石窟山。唐代。张九龄。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跻险构灵室,诡制非人功。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咄咄共携手,泠然且驭风。
诗。唐代。拾得。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尔。养儿与娶妻,养女求媒娉。重重皆是业,更杀众生命。聚集会亲情,总来看盘饤。目下虽称心,罪簿先注定。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质。面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烹猪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吒,更莫称冤屈。佛哀三界子,总是亲男女。恐沈黑暗坑,示仪垂化度。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佛舍尊荣乐,为愍诸痴子。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嗟见世间人,永劫在迷津。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诗偈总一般,读时须子细。缓缓细披寻,不得生容易。依此学修行,大有可笑事。有偈有千万,卒急述应难。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岩中深处坐,说理及谈玄。共我不相见,对面似千山。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问何因缘,致令遣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已。男女为婚嫁,俗务是常仪。自量其事力,何用广张施。取债夸人我,论情入骨痴。杀他鸡犬命,身死堕阿鼻。世上一种人,出性常多事。终日傍街衢,不离诸酒肆。为他作保见,替他说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我劝出家辈,须知教法深。专心求出离,辄莫染贪淫。大有俗中士,知非不爱金。故知君子志,任运听浮沈。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见时不可见,觅时何处觅。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若能悟理性,那由锦绣包。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一群取相汉,用意总无交。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未设一庸僧,早拟望富贵。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故林又斩新,剡源溪上人。天姥峡关岭,通同次海津。湾深曲岛间,淼淼水云云。借问松禅客,日轮何处暾。自笑老夫筋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一入双溪不计春,炼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踯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看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腹。从头吃至尾,ci々无馀肉。银星钉称衡,绿丝作称纽。买人推向前,卖人推向后。不愿他心怨,唯言我好手。死去见阎王,背后插扫帚。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铁床。不许雇人替,自作自身当。悠悠尘里人,常道尘中乐。我见尘中人,心生多愍顾。何哉愍此流,念彼尘中苦。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三界如转轮,浮生若流水。蠢蠢诸品类,贪生不觉死。汝看朝垂露,能得几时子。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寒山为伴侣,松下啖灵芝。每谈今古事,嗟见世愚痴。个个入地狱,早晚出头时。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却迷。只缘前业重,所以不能知。欲识无为理,心中不挂丝。生生勤苦学,必定睹天师。各有天真佛,号之为宝王。珠光日夜照,玄妙卒难量。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灾殃。唯贪淫泆业,此辈实堪伤。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常饮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将钱作梦事,梦事成铁围。以苦欲舍苦,舍苦无出期。应须早觉悟,觉悟自归依。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若论常快活,唯有隐居人。林花长似锦,四季色常新。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虽然身畅逸,却念世间人。我见出家人,总爱吃酒肉。此合上天堂,却沈归地狱。念得两卷经,欺他道鄽俗。岂知鄽俗士,大有根性熟。我见顽钝人,灯心柱须弥。蚁子啮大树,焉知气力微。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若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晖挂太虚,莹净能萧洒。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先破无明贼,神珠自吐焰。伤嗟愚痴人,贪爱那生厌。一堕三途间,始觉前程险。般若酒泠泠,饮多人易醒。余住天台山,凡愚那见形。常游深谷洞,终不逐时情。无思亦无虑,无辱也无荣。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嗟见多知汉,终日枉用心。岐路逞喽罗,欺谩一切人。唯作地狱滓,不修来世因。忽尔无常到,定知乱纷纷。迢迢山径峻,万仞险隘危。石桥莓苔绿,时见白云飞。瀑布悬如练,月影落潭晖。更登华顶上,犹待孤鹤期。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匼匝几重山,纵目千万里。谿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可贵灵台物,七宝莫能比。世有多解人,愚痴学闲文。不忧当来果,唯知造恶因。见佛不解礼,睹僧倍生瞋.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邻。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吞并田地宅,准拟承后嗣。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水浸泥弹丸,思量无道理。浮沤梦幻身,百年能几几。不解细思惟,将言长不死。诛剥垒千金,留将与妻子。云林最幽栖,傍涧枕月谿.松拂盘陀石,甘泉涌凄凄。静坐偏佳丽,虚岩曚雾迷。怡然居憩地,日(以下缺)。可笑是林泉,数里少人烟。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猿啼唱道曲,虎啸出人间。松风清飒飒,鸟语声关关。独步绕石涧,孤陟上峰峦。时坐盘陀石,偃仰攀萝沿。遥望城隍处,惟闻闹喧喧。
天香草堂见梅。明代。庞嵩。丹桂丛中绿野堂,一枝寒玉透东墙。天心乍转今惊复,海国从来先得阳。老鹤新诗和靖子,玉容仙骨小刘郎。和羹欲试调元手,渐引嫦娥不断香。
荆□范侍郎挽词三首。宋代。项安世。功畏人知不遣闻,双双荣国孝曾孙。果州汲绠无遗力,荆府调胹有德言。此日美人俱厌代,何时病士得开门。西风一掬涪翁泪,滴向公家两郁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