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楼峰。宋代。马廷鸾。短椠传边警,长篇罄亩忠。危邦韬昼锦,剧盗剪春葱。地隔几庐舍,天怜两秃翁。而今吾后死,作传岂能工。
《挽李楼峰》是宋代诗人马廷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完成对英雄事迹的传述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诗词以短椠和长篇来形容边警的传奇事迹,短椠指的是短篇的文章,长篇指的是长篇的文章,暗示了边警为国家奉献的短暂生命和付出的巨大努力。而罄亩忠这一词,表达了边警无私奉献、忠诚无间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危邦韬昼锦,剧盗剪春葱”,再次强调了边警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危邦指的是边境危险的国家,韬昼锦则暗示了边警在白天隐忍不发、夜晚行动如锦绣;剧盗剪春葱则表达了边警与剧盗对峙的紧张场面,春葱这一形象寓意着盗贼的狡猾和边警的机智。
接下来的两句“地隔几庐舍,天怜两秃翁”,表达了边警在保护边疆的同时,也与家人分隔两地。地隔几庐舍表示距离遥远,天怜两秃翁则表达了诗人对边警和他的家人的同情和关怀,秃翁指的是年老头发稀疏的人,暗示了他们年事已高。
最后两句“而今吾后死,作传岂能工”,表达了诗人对于边警的后代无法完整记录英雄事迹的遗憾和自责。吾后指的是边警的后代,作传岂能工则暗示了诗人自己无法完美地记录边警的事迹。
整首诗词通过对边警英勇事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无法被完整记录下来的遗憾和无奈之情。诗词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以及对边警和他的家人的同情和关怀,既展示了边警的英勇牺牲,也凸显了诗人对于边警和他的家人的敬意和思念。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廷鸾。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江华送熊清父游广州时予有衡阳之役。宋代。乐雷发。邂逅阳华且酒壶,海鹏衡雁各征途。閒身俱被饥寒役,老境还堪离别无。乡梦定应思款段,客吟何用说娵隅。曾从仙叟参玄诀,好访安期采涧蒲。
过赞善庵。元代。萨都剌。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脩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南村杂赋十首 其五。明代。陶宗仪。径微深草没,桥仄乱云藏。檐角联渔屋,篱根系野航。雨馀晴溜碧,天迥晚山苍。回首关河隔,并州是故乡。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宋代。杨万里。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
蓦山溪(与何遂夫为寿)。宋代。卢炳。韶华七换,阻庆生申旦。今日向高堂,载卮酒、为君满劝。绣帘低挂,瑞霭□香浓,倩双娥,敲象板,缓缓歌珠贯。芝兰挺秀,俱是皇家彦。只这一般奇,见方寸、平生积善。几多厚德,天锡与遐龄,鬓长青,颜不老,日日开华宴。
荔枝。唐代。戴叔伦。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赋得桃叶渡送宋仲珩在南京。元代。徐贲。单舻饯行客,晓济桃叶渡。粼粼起横波,苒苒明芳树。汀霞待日散,风鸳向沙聚。艳质悲已往,秾景空延伫。昔人既怆情,兹离愈伤绪。兰觞饮为停,桂楫理还住。临流怅莫追,清歌眇何处。
河梁话旧十绝句送左辖吴公之山西 其十。明代。胡应麟。分携二十霜,腾踔九万里。高咏河梁篇,涕泪尽知己。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宋代。辛弃疾。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宋永兄见和春怀再赋仍约秉彝兄寻春西郊。宋代。黄公度。朱毂常怀蹉跌忧,荜门长苦斗升谋。此生幸不贫到骨,未死何妨酒入喉。北里人随春渐老,西郊地与兴俱幽。凭君更语广文叟,饭足还须醉始休。
寺中春。明代。文林。野寺沈深门半扃,午窗慵起晚风轻。云开半壁夕阳出,花落一庭春草生。鸟掠池中得鱼去,鹤归云外傍僧行。马曹散吏真如隐,咫尺山田带雨耕。
方寸铁赠朱伯盛。元代。邾经。朱君手持方寸铁,橅印能工汉篆文。并剪分江龙喷月,昆刀切玉凤窥云。他年金马须承诏,此日雕虫试策勋。老我八分方漫写,诗成亦足张吾军。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一。明代。区越。山寺鸣钟客赋诗,登高还忆去年时。秋光渐满十分候,野兴独无些子儿。白酒似知供眺览,黄花若为遣衰迟。家童探报山中事,亦说风流少故知。
万载县桥疏。宋代。释印肃。万载洪机一发,直得耳聋眼瞎。放身通济仁心,度尽微尘佛刹。劝英贤,须特达,百亿龙天齐鉴察。大开宝藏施珠珍,个裹无私一毫发。
水龙吟(次利漕范右司韵)。宋代。京镗。四年留蜀无补,好是求归得去。风帆百尺,烟波万里,宁辞掀舞。楚尾吴头,我家何在,西山南浦。想珠帘画栋,倚阑凝望,依然卷云飞雨。最好九霞光处。见当时、结知明主。冰霜节操,斗星词采,羽仪朝路。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道日边好语,相将飞下,有人知否。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郑子重帅参先月楼·是夕无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词韵)。宋代。方岳。绿尊翠勺,约秋风、一醉小楼先月。谁取宝奁奔帝所,深琐玉华宫阙。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别与天接。我欲飞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怀雪。玉斧难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绝。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了不遗毫发。举杯相属,唤谁笺与天说。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唐代。权德舆。莺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题张京尹所献嘉瓜图歌。元代。刘崧。南京五年夏六月,京尹献瓜状殊绝。骈瓞双承雕玉槃,连包并进黄金阙。尹言产自句容县,野老田夫骇初见。一叶连蜷引浑沦,两壶磊砢连葱茜。是日君王御武楼,徵问吏牒趋公侯。星联翠影落丹扆,日射神光浮冕旒。敕令捧至乾清殿,永拟先尝须庙荐。词臣上颂美真奇,画史图形著蕃衍。盛哉圣恩浩如天,民勤物阜宜丰年。小臣作诗纪嘉应,愿继大雅歌绵绵。
游东山次王司马韵。明代。杨旦。云破晴光散远山,老天今日亦开颜。绿垂岸柳晚风定,红落林花春事閒。散步偶随孤鹤去,浩歌宁逐白云还。针砭俗耳挥弦管,静听泉声戛佩环。
东阳夜怪诗。清代。佚名。乱鲁负虚名,游秦感宁生。候惊丞相喘,用识葛卢鸣。黍稷滋农具,轩车乏道情。近来筋力退,一志在归耕。
新夏。明代。文徵明。暖风庭院草生香,晴日帘栊燕子忙。白发不嫌春事去,绿阴自喜夏堂凉。闲心对酒从时换,老倦抛书觉昼长。客有相过同一笑,竹炉吹火试旗枪。
桑落旧方传陆海,椒花新颂及滇春。能消客底千金夜,顿有天涯两玉人。
无家垂老同漂梗,痛饮狂歌非隐沦。岁去年来真反手,柳青头白转伤神。
庚寅除夕王子推送桑落酒适传希说叶道亨同过守岁即事。明代。杨慎。桑落旧方传陆海,椒花新颂及滇春。能消客底千金夜,顿有天涯两玉人。无家垂老同漂梗,痛饮狂歌非隐沦。岁去年来真反手,柳青头白转伤神。
八归 题张子苾祥龄半箧秋词。清代。况周颐。吴鬓霜点,京尘衫色。如梦事往倦说。何堪蠹纸珍珠字,还付九天哀怨,雨潮呜咽。二十年前分襟地,剩惨澹铜驼烟月。渭水曲、莫赋招魂,此恨总华发。赓和年时对影,挥毫珠玉,四印高斋清绝。远游王粲,少时张绪,荏苒兰荃摧折。访沧桑旧雨,我独中肠杜陵热。知何许、令威华表,瘦损琼箫,香词空半箧。
赠邓驾部。明代。祝允明。十载襟期利断金,高山无固海无深。忽看凤阙城中会,还似鸡窗梦里寻。袖底电飞雷焕剑,壁间泉响伯牙琴。休论鉴物知音事,识取悠悠太古心。
崇法寺。宋代。韩缜。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野活稻田秀,耒耜洞沟畦。登岑复入谷,渐过西山西。举首望华屋,双岸郁相携。虚桥烟霭,峻卷闼排虹霓。下马踏危级,褰裳涉修梯。超然层阁外,仰视穷苍低。俯眺亦人有,森森乔木齐。喧嚣从吏语,嘲唽惊禽啼。既饭复搜讨,林间得幽蹊。岩阿访灵迹,大士常高棲。古殿蚀苔鲜,丹青暗尘{翳羽换土}。俯身践危蹬,侧足缘深溪。老树阴潭黑,风修乱蝉嘶。悬泉洗阴壁,莹色如玻瓈。佳观诚可恋,迟留惧颠挤。扪萝出天险,始免魂神睽。缓步凌巀嵲,双旌随杖藜。回瞻花雨地,已被烟云迷。顿辔下平陆,晴川留马蹄。新篁映碧宇,野寺临长堤。乘倦驻归策,荒园步柔荑。婆娑两高树,磊落垂红离。汲井漱甘液,拂尘观旧题。出门尚斜日,隐隐闻城鼙。胜概亦陈迹,茫然失端倪。为诗记仿佛,吾友无诃诋。
小楼。宋代。陆游。吾州近在西山麓,雪山万仞临冰谷。小楼森森阅三伏,清簟疏帘对棋局。肌肤凄凛起芒粟,肝肺峥嵘叠琼玉。香泉向夕初罢浴,桐竹生风吹细谷。九衢憧憧车击谷,黄尘赤日汗可掬。还家欲休客陆续,借与此诗令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