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喜罢和籴。宋代。姚勉。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戊午喜罢和籴》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到处相思虎政苛,
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
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斂,
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
到底贤声却不磨。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朝政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诗中通过描绘“相思虎政苛”的局面,表达了政府设立官职的初衷与实际情况的不符。人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政府的措施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诗人进一步批评了官吏的贪婪和奸佞,他们滥用权力,对人民征收苛重的赋税,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最后,诗人对于投诉和弹劾的结果表达了失望,贤才的声音未能被重视和采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通过使用象征性的词语,如“相思虎政苛”和“冉求增聚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政府和官吏的批评。他用“相思虎政苛”形容政府的严酷政策和统治方式,表达了人民对于失去自由和幸福的思念之情。而“冉求增聚斂”则揭示了贪污腐败的官员对人民的榨取和剥削。
诗人通过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他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呼吁政府聆听民意,改善施政,减轻人民的负担。然而,诗人对于投诉和弹劾的结果感到失望,表明贤才的声音往往难以被政府所接纳。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政治现象的批评,使得这首诗词在表达真实感受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总的来说,姚勉的《戊午喜罢和籴》通过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愤怒之情,同时呼吁政府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改善施政。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姚勉。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四。明代。林光。问柳寻花出帝畿,新题留别写乌丝。何愁浙水无薇蕨,真信严光是伯夷。去棹快经霖雨后,计程刚到暮秋时。乌纱白葛严州路,祇恐山灵讶到迟。
闻雷。宋代。刘攽。过腊山微雨,开正两震雷。渐南风土异,伤早岁时催。放逐渔翁问,淹留漂母哀。馀寒附烟火,尚有复燃灰。
眼儿媚。宋代。赵长卿。玉楼初见念奴娇。无处不妖饶。眼传密意,樽前烛外,怎不魂消。西风明月相逢夜,枕罩正凉宵。_人记得,叮咛残漏,且慢明朝。
感怀二首。宋代。陈棣。道义年来胜,幽居兴倍长。望随愁共远,懒与事相妨。斜月光生座,修梧影转廊。是心无起灭,世态自炎凉。
陈霞谷来顾西园送别时北上谒选。明代。陈吾德。公车待诏出长安,曾记青尊共岁寒。逸足自言千里易,高栖犹借一枝难。西园地僻携琴至,北极天遥倚剑看。自是郑庄能爱士,肯教词赋滞儒冠。
至前写怀。元代。方回。送分迎至苦匆匆,壁立萧骚肯叹穷。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乱离中。生平不作今人调,尔辈焉知国土风。自觉近诗如死树,傍无枝叶更心空。
谒金门(和自昭木香)。宋代。吴潜。风韵彻。满架平平铺雪。贾女何郎盟共结。睡浓香更冽。春去情怀怎说。却喜不闻啼_。月夜时来闲蹀_。故园三载别。
种竹。宋代。司马光。种竹南墙阴,竹生皆北向。苟非阳在北,竹性安可强。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园葵最柔弱,独取倾心名。
柳眉 其一。元代。张弘范。似敛还舒嫩觉羞,隋堤如为古今忧。翠尖管取传春意,莫向长亭管别愁。
次韵岩起晓晴。宋代。李弥逊。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西子妆。清代。况周颐。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漫兴 其二。明代。袁宏道。独往吾何有,狂痴世所怜。一身书蠹后,万事酒杯前。礼乐从先进,交游附少年。昨来益自喜,信口野狐禅。
瓦器易石鼓文歌。宋代。张耒。周纲既季宣王作,提剑挥呵天地廓。朝来吉日差我马,夜视云汉忧民瘼。桓桓方召执弓钺,蔼蔼申韩赐圭爵。北驱猃狁走豺狼,南伐淮夷斩鲸鳄。明堂车马走争先,清庙笙镛尸载乐。岐阳大猎纪功伐,石鼓岩岩万夫凿。千年兵火变朝市,后世纸笔传冥漠。迹荒事远贵者寡,叹惜风霜日摧剥。君诚嗜古更过我,易以瓦器尤奇卓。满盘苍玉列我前,制古形奇异雕琢。羲黄已亡巧伪起,采椽土木消纯朴。何为获此上古器,经历万古遭搜掠。寥寥墨翟骨已朽,尚有遗风传隐约。又疑晏子矫齐俗,陶土抟泥从俭薄。或云古者宗庙器,斥弃金玉先诚确。是时此物参鼎俎,蒉桴土鼓诚为乐。呜呼二物信奇绝,赖有吾徒与提握。不然乌瓦与荒碑,坐见尘埃就零落。
秋日自丹噶尔赴西宁。清代。来维礼。阴雨无情阻客程,驱车破晓出山城。莫愁前路无相识,无数青山带笑迎。
菩萨蛮 夏闺二首 其十三。清代。尤侗。一阶芳草茸茸绿,乱飞蛱蝶无人扑。欲摘小蔷薇,嫌他棘刺衣。昼长停绣谱,私共双鬟语。心怯越梅酸,只将纤手抟。
金峰积翠。明代。范嵩。远望高峰好,残晖半照临。山岚晴杳蔼,春树影萧森。绿䯻烟中见,青屏雨后深。此间有真趣,顿尔息机心。
三月廿七日来道之将归会稽送之桑园别墅。明代。范景文。剪烛为欢夜雨前,易州酒媚越归船。赏花限展还三日,瀹茗瓶开第一泉。稍歇吹弹因说剑,不妨谐谑亦参禅。怕闻人与春俱去,起拂离歌奏别弦。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唐代。陆龟蒙。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天寒夜漱云牙净,雪坏晴梳石发香。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莫言洞府能招隐,会辗飙轮见玉皇。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良常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桂父旧歌飞绛雪,桐孙新韵倚玄云。春临柳谷莺先觉,曙醮芜香鹤共闻。珍重双双玉条脱,尽凭三岛寄羊君。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卒风暴雨,鼓荡无前。石裂崖崩,回避不及。总教丧尽生涯,方见时清道泰。功不浪施。
澡兰香 蝶茧和小云韵。清代。周之琦。罗浮旧侣,仙迹曾栖,一剪洞云溜碧。花迷试梦,橘蠹淹秋,怡好舞衣藏得。问匆匆、粉怨香愁,情丝因谁暗织。壁镜分明,可念春来消息。看取团栾样巧,中有柔奴,玉腰纤魄。翾飞小影,阅到枯形,密绪尚怜攲侧。付兰闺,掺手亲缫,却恐蚕娘未识。剩几片、芳草宫斜,罗裙空忆。
星岩二十景 其一 洞开华盖。明代。谭谕。穹窿一窍与天通,瑞蔼祥光满洞中。忽听凤笙声彻处,五云缭绕驾回龙。
初秋访黎继腾书馆得天字。清代。李英。西林有胜缘,行乐荷苍天。社会怜今日,霞栖愧老年。芳尊余自醉,白雪尔名传。况值新秋候,高斋益爽然。
谒福陵恭颂。清代。胤禛。一峰天柱象昆仑,圣武开基百世尊。庙貌辉煌茂剑舄,尘氛荡涤辟乾坤。赤龙遐举云留影,石马宵趋汗渍痕。赫濯声灵通僾肃,春秋霜露感长存。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其三。明代。谢元汴。帷灯聚先民,顾影徒侣稀。空坞人迹少,月黑虎夜归。往来雪浪中,沧洲一布衣。桑乾不可渡,岁序心事违。
颂古四十四首 其五。宋代。释法泰。张公养得三个儿,长大不知谁立志。呼来月下同踪由,眼睛个个皆相似。
不显名大檀越请偈。魏晋。释慧远。大机圜应脱名模,极目风光满帝都。昨夜酒楼春洞晓,当头彻见大毗卢。
送张寺丞。宋代。李覯。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游大隋山。宋代。郭印。我闻大隋名,梦寐犹记录。得檄天彭道,喜气和可掬。出城六十里,崎岖转江曲。山门忽斗上,危步依筇竹。崩石带烟云,异草罗涧谷。寂鸟下窥人,累猿时挂木。路穷才见寺,金碧焕双目。祖师古定光,灯冷无人续。开公生异世,大事如付嘱。僧言山长阴,朝暮云容蹙。兹辰为我晴,叠岫堆浓绿。虚阁倚秋风,一洗尘土俗。举手揖丹景,横身跨白鹿。十年劳问讯,亲到心始足。坐久烛渐微,借榻云间宿。山寒寐不成,窗外泉鸣玉。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八。元代。吴当。宫臣侍侧近炉熏,衣上龙乘五绣云。鸣玉锵金俱鼎食,早思偃武与修文。
简崇德葛令。宋代。李洪。十载交期晚益亲,弦歌尤喜政声新。倦游偶是临邛客,索价惭非少室人。旅舍谁惊五浆馈,官梅初见一枝春。挂帆明日归苕霅,从此诗筒莫厌频。
行香子 同李元镇晚酌张氏小阁。元代。许有壬。璧月香云,小院重门。办诗愁、多是黄昏。梨花淡淡,柳絮纷纷。对古铜炉,神品画,靓妆人。半醉多羞,一笑欺春。有丹青、描写难真。秋波侧媚,云岫轻颦。是蕊珠仙,巫峡女,洛川神。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宋代。林景熙。踆乌不傍飞,斂景下蒙谷。征途险在前,而况车折轴。夸父追羲和,欲挽丹砂毂。意远力不任,化作邓林木。漫漫夜何如,长歌饭觳觫。
赠石崇诗 其三。魏晋。曹摅。美兹高会,凭城临川。峻墉亢阁,层楼辟轩。远望长州,近察重泉。郁郁繁林,荡荡洪源。津人思济,舟士戏船。得厕大欢,屡蒙宾延。饮必酃绿,肴则时鲜。仰接温颜,俯听话言。嘉我乃遇,遭彼频烦。
至海昏三首 其三。宋代。释德洪。天公无计奈此老,时复致之拴索间。寄语故人休念我,幸因王事得游山。
神静师院。唐代。韦应物。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游崇国寺得明字 其二。明代。袁宏道。只作幽探计,如来与證明。出门皆黛色,入寺有泉声。酒似溪光嫩,身如云影轻。閒官无别侣,头白旧方情。
秋日刘别驾偶过。明代。杨巍。近午犹高卧,小车说到门。披衣迎好客,问妇有清尊。市远盘餐少,秋深松菊繁。文章与出处,身外不须言。
答陈粹之用旧韵 其一。明代。祁顺。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海山聆妙曲,安得不移情。
田舍二首。宋代。刘克庄。源里人家太古时,争为鸡黍款渔师。下山莫向城中说,第一休教太守知。
翻经台。宋代。谢逸。吾祖牧临汝,滞讼清公庭。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棂。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台倾人已寂,声名蔼馀馨。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
凤翔八观,并叙 其七 李氏园。宋代。苏轼。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谁家美园囿,籍没不容赎。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䪅。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毂。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何当办一身,永与清景逐。
苦寒归心愈切次胡可泉韵。明代。陆深。囊无杨震四知金,手种桓温柳十寻。残菊傲霜如恋客,栖鸦带日自投林。间来曝背犹堪献,惊起冲寒苦未禁。梦绕故园春事里,烟波门巷落花深。
舟中夜眺。明代。张嗣纲。楼船兀坐水连天,遥望波光思渺然。山色有无江水外,涛声断续岛洲前。喜看南海归琛赆,犹惧东夷起燧烟。刁斗击残头上月,枕戈空自夜无眠。
寄太康知县周宣德。宋代。徐积。冬之季月,月及上弦。太康书来,慰此皤然。并其成法,别为一书。敏而有术,使我嗟吁。考其大指,官之楷模。官守其约,事总其要。何弊不除,何隐弗照。如陛高台,俯视四旁。不持度量,是物可量。挈裘之领,提纲之纲。维简维能,维能维精。维精维思,维思维诚。既诚既明,既信既行。日有馀力,民亦閒暇。不肯顽恶,孰为欺诈。不出一符,不遗一力。或将尔车,或负尔穑。四境之内,如云坌集。一岁之事,先期以办。私无所扰,公无所患。至于盗贼,无处伏藏。情既暴露,脱身奔亡。吏案可空,刑书可阁。俾尔室家,既安且乐。岂唯太康,世蒙其业。凡百有司,皆来取法。勿毁其成,在彼后人。勿有所嫉,勿摇勿倾。如川斯流,勿窒其行。美哉太康,不负厥官。到官之日,坐席未安。所成者大,所及者远。何以加之,加于所勉。又何加焉,不倦于终。遗之无穷,智者之功。
慈湖夹阻风五首。宋代。苏轼。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端叔奉诏还朝二首。宋代。袁说友。清樽连日话辛酸,正为中年作别难。二十年间嗟契阔,八千里外得团栾。湖山觉梦俱萍迹,风月题诗遍锦宫。一舸输君已仙去,微吟空所屈平叹。
与李瑶泉甘文峰月夜投壶会饮因携游赋此。明代。张子翼。菖蒲初泛舟中绿,甘荔新传席上丹。千里月来今夜共,百年壶送此杯宽。江云独纵南州远,剑气双侵北斗寒。酒罢不禁还秉烛,楼头容数四更残。
木兰花(望梅)。宋代。莫将。少陵长被花为恼。况是梅花非草草。临歧争奈不吟诗,此度诗人宜可老。诗成莫惜尊罍倒。不醉花前花解笑。醒时分付两三枝,酒后忆君清梦到。
秋怀。元代。贝琼。露下百草变,凄凄天地秋。亦如中年客,玉颜安可留。山鸣迅商激,水涸行潦收。恩方改团扇,意复存弊裘。梧桐叶尽脱,孤雏夜啾啾。光景忽已逝,感之双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