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野渡春集韵

赓野渡春集韵朗读

《赓野渡春集韵》是宋代卫宗武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春天的盛景和人们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以及在春季的宴会中所感受到的欢乐和满足。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紫春来独擅场,
春天的红紫色彩独自占据了大地,
销魂人抱送春觞。
人们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举杯庆祝迎接春天的到来。

少嫌宴度声歌短,
欢宴之中人们唱的歌声稍嫌短暂,
晚觉书林气味长。
而在晚间,感受到书林中气息的持久存在。

列座燕毛成二老,
宴会上坐席间的人们渐渐变得年老,
一番花事付诸郎。
但他们对于花事的热情依然不减。

吾侪到此无他好,
我们来到这里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莫厌赓酬费锦肠。
不要嫌弃这份带有补偿之意的奖赏。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宴会场景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欢乐的心情。诗中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和形象描写,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整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愉悦和启迪,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妙和生活的喜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

猜你喜欢

倏忽成远别,幽栖仍薜萝。
草芳经雨歇,虫响入秋多。
夜月柯亭市,凉风镜水波。

()
不许反头逢底下,仅容舒膝簟中间。
听风听雨听滩浪,才得晴时出看山。
()

恸劬劳,思疾苦。往事何堪细数。机绝响,梦难真。萱花不复春。

壁风凄,窗月冷。总是伤心光景。魂寂寂,夜苕苕。孤檠带泪挑。

()

留滞初春寂寞滨,眼明归路一番新。何妨更作重来计,枝上微红解恼人。

()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辟场。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

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

春雨秋霜系所思,伤心舞綵竟无期。后来六簋陈祠祭,得似承欢菽水时。

()

桃花开落不同时,燕子衔泥相伴飞。若向章台问春色,可无清泪湿征衣。

()
霜风寒袭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华澹双阙。
青猿啸苍虬,红萤粘绿发。
滕六欲飞花,巽二急催雪。
()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

玉洁烟轻一片深,飘然出岫本无心。孤飞远映碧天去,也解重来为作霖。

()
杜若洲边卓旆旌,佳晨一醉万金轻。
春光仅有一分在,天气可能三日晴。
解道兰亭亦陈迹,肯吟楚些怆幽情。
人生到处皆儿戏,笑看急標闹两鲸。
()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

永昼宫娥聚笑嬉,小王初习起居仪。朱衫御史心聪慧,学得中庭赞对词。

()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
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
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

打叶雨拳随手去,吹凉风口逐人来。

()

莺花愁旅客,风雨逼清明。
向晓担空笈,萧然出凤城。

()

碧云红树万山秋,蹑蹬攀萝径转幽。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名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千载废兴真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

禅师久住贺兰山,心与白云自在闲。便好因风到人世,化为甘露满人间。

()
径山无寸土庄田,今夏随宜结众缘。
慵论道,嫩谈禅,拄杖桃来个个圆。
不用息心除妄想。
大家吃饭了瞳眠。
()

绿袖垂肩士女图。艳歌还似转莺雏。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

明画烛,倒金壶。使君晓夙宴西湖。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

昂昂野鹤固难群,皎皎冰壶不受尘。一笑每逢青眼旧,多情空愧白头新。

西风未用高纨扇,东道应容岸角巾。珍重长谣倚云瑟,潇湘谁是赏音人。

()

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

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

()

馀生久寄绿云屏,誓死终为传说星。五夜伤怀头自白,一时失路眼谁青。

蒹葭乍拂伊人水,兰芷仍含故国馨。摇落秋风虽可畏,犹随碧照满前汀。

()
沟声流激激,篱影立疏疏。
平旦来浇药,临昏尚看鱼。
比邻怪疏索,风月伴踌躇。
安得王摩诘,凭渠画草庐?
()

谁云俨师示化所,馀香未绝天花雨。痴禅狡狯悉共知,嚼碎红须化龙舞。

痴禅化去虾亦存,至今法门无尽灯。风雨几度惊山灵,庭前柏树犹青青。

()
百链刚非绕指柔,貂蝉要是出兜鍪。
得官若使皆齐虏,对泣何疑效楚囚。
()

云淙一出人皆望,天宇频倾势莫收。若水挝唇无二日,文龙指腹定千秋。

忍将礼乐随身去,尽把心肝报主休。自有容台遗稿在,长偕正气世间留。

()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
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
国风此去无多子,关捩挑来秪等闲。
()
明时乐事输诗酒,帝里风光剩占春。
况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旆自招人。
早知玉漏催三鼓,肯把金貂换百巡。
大抵仁人怜气类,不教孤客作囚身。
()
月月红花开小庭,夏虫丝吐绕枝青。
如何错怪游仙枕,五十年间一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