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侄。宋代。方岳。尔亦为贫驱,窗间砚欲枯。自从村墅别,曾到陕山无。寒圃应肥菜,秋霖怕损租。有旧供夜读,时一唤吾雏。
《寄侄》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你也因贫困而流离失所,窗边的砚台都快枯竭了。自从离开了乡村的住所,再也没有去过陕山。寒冷的菜园里种满了可口的蔬菜,秋天的雨露却可能损害租金。我依然保留着以前读书的旧物,有时会呼唤我的侄子。
诗意:
《寄侄》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方岳在贫困中的遭遇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自己贫困的生活环境,砚台干枯象征着文思枯竭,生活的困顿使他无法回到乡村。然而,他仍然关心家乡的农田和租金的损失,同时表达了对侄子的思念和期望。
赏析:
《寄侄》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境况和情感体验。通过窗边的砚台和离乡的经历,诗人传达了他在贫困中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菜园中的蔬菜和租金的损失,反映了诗人对土地和生活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自己保留的旧物和呼唤侄子的场景,展现出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读者分享,引发读者对生活、家庭和情感的共鸣。
《寄侄》这首诗词虽然长度不长,却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方岳的内心感受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让人在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念佛三昧诗四首 其四。魏晋。王齐之。慨自一生,夙乏惠识。托崇渊人,庶藉冥力。思转毫功,在深不测。至哉之念,主心西极。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唐代。喻凫。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宋代。张栻。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次韵刘耘庐。宋代。赵文。江南有故事,极热介秋夏。空斋得幽景,众绿天所画。对景惬余情。谈文及兹暇。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百年易过花,万事庶生蔗。羲和如走马,疾急不可靶。何妨奴严光,讵肯吏侯霸。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
陈公辅迁居。唐代。王圭。大隐何尝厌市闾,新迁端为好楼居。坐来叠嶂云生麓,住近双溪客有鱼。二顷可供投辖饮,五车争羡载行书。门前怕有西台使,未许兴公赋《遂初》。
春日居法云兰若 其一。明代。徐熥。移来书舍傍琳宫,隔断红尘路不通。游屐半閒新雨后,法幢高挂乱云中。夜深松偃疏帘月,春尽花飞晚磬风。谩谓空门人迹少,相寻日日有支公。
感皇恩。宋代。蔡伸。王孙何在,不念玉容消瘦。日长深院静,帘垂绣。璨枕堕钗,粉痕轻溜。玉鼎龙涎记同嗅。钿筝重理,心事谩凭纤手。素弦弹不尽,眉峰斗。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元代。方回。树形万怪石千奇,我亦曾行亦有诗。焉得一官如长吏,出郊长是看山时。
寄答参寥五首。宋代。张耒。我生为文章,与众常不偶。出其所为诗,不笑即嘲诟。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年来知所避,不敢出诸口。时时未免作,包以千袭厚。低心让儿曹,默默众人后。见君不能已,颇亦陈所有。君岂少取之,时以佳句授。幽弦喜有听,清唱慰孤奏。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
诗三首 其一。宋代。刘季孙。中宫在天半,其上乃吾家。纷纷鸾凤舞,往往芝朮华。挥手谢世人,耸身入云霞。公暇咏天海,我非世人哗。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宋代。吴光。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点绛唇。宋代。杨无咎。散策芗林,几回来绕团团树。月明风露。平地神仙数。准拟归来,移近东家住。应相许。为君起舞。直到高寒处。
秋闺。清代。谢本量。桃花红烂漫,是妾送行时。今夜闺中月,照侬别后思。秋声边露白,雁尽塞衣迟。非作征人妇,此情良不知。
谒金门 赋玉簪。元代。王庭筠。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愦?闲蝗?梢皇祝*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七。宋代。曹勋。客路逢寒食,禾秧出已齐。清溪三汊浅,白鹭一行低。禊饮心何在,茅峰路恐迷。随时随有乐,何处不幽栖。
端明尚书汪圣锡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周必大。刻意追元祐,斯文未丧予。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太末分携晚,东胶觌面初。追思二十载,痛哭泪盈裾。
西湖八景 其二 大梦松声。明代。徐熥。澄湖潆绕越王城,十里湖光似镜平。怪得寒涛何处起,前山无数乱松声。
新蝉。唐代。刘兼。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
富敌陶猗,才卑贾马,气吞曹刘。更妓娱安石,东山名胜,樽盈文举,北海风流。事冷千年,身兼八子,豪举伊谁与匹俦。应还笑,为天将降任,未欲东周。
优游。宁久淹留。管蓬矢桑弧志早酬。有棠棣联芳,庭萱不老,砌兰擢秀,蟾桂传秋。要颂椿龄,若将柏叶,婢膝奴颜应合羞。直须是,功名期会,同跨鳌头。
沁园春(为友人寿)。宋代。程正同。 富敌陶猗,才卑贾马,气吞曹刘。更妓娱安石,东山名胜,樽盈文举,北海风流。事冷千年,身兼八子,豪举伊谁与匹俦。应还笑,为天将降任,未欲东周。优游。宁久淹留。管蓬矢桑弧志早酬。有棠棣联芳,庭萱不老,砌兰擢秀,蟾桂传秋。要颂椿龄,若将柏叶,婢膝奴颜应合羞。直须是,功名期会,同跨鳌头。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十五 八哥。明代。王世贞。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