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桐花》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似子圆红不似花,
绿丛擎出野人家。
亦知吟青今当换,
火候初成独体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赪桐花的景象。作者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花的颜色和形态的感受,以及对花的品质和价值的思考。
赏析:
《赪桐花》以独特的视角和精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赪桐花的观察和感悟。诗中的“似子圆红不似花”一句,通过对花朵颜色的比较,表达了赪桐花的特殊之处。它们的颜色虽然是红色的,但却不像其他花那样明艳,而更像成熟的果实,给人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绿丛擎出野人家”,描绘了赪桐花生长在郊野之中的情景。花朵繁密地生长在绿色的丛中,仿佛是野人家中的装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诗的最后两句“亦知吟青今当换,火候初成独体砂”,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创作的思考。吟青指的是以青砂为原料制作的茶具,而“吟青今当换”则意味着作者认为现在是时候改变创作的方式和风格了。最后一句“火候初成独体砂”则隐喻着作者的创作正处于初期,还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炼和沉淀。
整首诗词通过对赪桐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的细致观察和对自身创作的思考。同时,通过对颜色、形态和品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审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明代。刘基。客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摸鱼儿 莼。清代。徐釚。惹江东、季鹰归去,只三泖五湖路。年年惯做秋风伴,碧缕愁牵烟雾。愁何莫。君不见、霜摧菰米莲房露。留伊少住。恰鲈脍方残,霜柑又好,一样系情处。堪惊也,惟有波漂蘋末。那禁几番风雨。还从碧涧忆莼羹,脂滑晶莹无数。休回顾。君不见、芦花瑟瑟迷寒渚。犹闻人语。问食品厨娘,银丝冰缕,应为尔添箸。
和韩布殿丞三首 其一 泛湖中。宋代。范仲淹。平湖万顷碧,谢客一开颜。待得临清夜,徘徊载月还。
和钱处和大资四首。宋代。曹勋。曹源一滴鉴云开,便觉星蟾动地来。君去我方专此兴,只应空照话诚哉。
宿洪泽。宋代。梅尧臣。舟子起添缆,夜潮同雨来。寒声相乱急,远梦自然回。水鸟鸣还睡,风灯暗复开。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清代。陈恭尹。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
送左真州还长沙。宋代。姜夔。吴儿牵挽醉蓴鲈,今日西归略自如。别路冷云散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升天行 其二。两汉。曹植。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浯溪。宋代。赵善嗑。两载真成漫浪游,丰碑重拂倍含羞。空怜民力疲刍粟,滥厕时贤动冕旒。病骨讵堪胜重寄,归舟喜不负清流。家山屈指朝朝□,□老休劳念□□。
题俞{扌堇}画八景。宋代。曹勋。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和荅西巢友人 其二。明代。符锡。萍槎无柰此离襟,堪听南冠更楚吟。远树依依浮浦出,澄江脉脉向秋深。星河未蚀干将气,尘土空怀壮士金。北往南来将底事,倚看孤鹤背枫林。
送詹淑正还新安寿母兼同颜舍人质卿同登太山 其一。明代。佘翔。黄山山上削芙蓉,十二楼台紫气重。春酒如渑将母去,何须仙掌露华浓。
樵歌。清代。允禧。不闻人声,但闻斧声。寂寂岩响答,丁丁飞鸟惊。得柴换酒,醉归踏月山歌清。友木石,无衰荣。白云流水自朝暮,万山漠漠烟光青。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宋代。柳永。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日高梳洗甚时忄欠,点滴燕脂匀未遍。霏微雨罢残阳院。洗出都城新锦段。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