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资丞相墓

过高资丞相墓朗读

《过高资丞相墓》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高资丞相的墓地,
我心诚意款款地向着祖先行礼。
早晨,蓝天刚刚亮起,
我远远地望见祖先的遗表仍然深深地彰显着他们的忠诚。
他们的后代已经寥寥无几,
而松树和柏树却被贼人砍伐一空。
每次经过此地,我都会虔诚地顶礼膜拜,
但我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流离失所的命运。

诗意:
《过高资丞相墓》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流离失所命运的忧虑。诗人经过高资丞相的墓地,虔诚地向祖先行礼,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然而,诗人感叹后代的衰落,他们的子孙寥寥无几,而世间的贼人却砍伐了茂密的松柏树。诗人虽然致力于向祖先祈祷,但他内心却感到迷茫,不知何时能够摆脱流离失所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墓地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后代命运的担忧。诗人借墓地和遗表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祖先忠诚品质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松楸被盗贼砍伐一空,象征衰落和荒凉,与后代衰落的命运形成了对比。诗中的簪笏、飘蓬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奈。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衰败和自身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家族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词以微妙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家族衰落的触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可谓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人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

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孰知泉沸处,遂使履行难。

落粉销危石,流黄渍篆斑。轰声传十里,不是响潺湲。

()

傍柳泊湖船,停桡薄暮天。远村烟树里,归雁水云边。

钓叟垂香饵,樵童曳纸鸢。江乡民物美,风景更熙然。

()

平原浅草澹烟和,指点牛羊下绿坡。逐队饮时泉响细,偷闲卧处柳阴多。

长河曲岸悠扬笛,斜日微风断续歌。借问道傍骑马客,何如犊背稳披蓑。

()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

()

风光最好传平壤,一夕星轺此暂停。东去江流千顷碧,西来山拥四围青。

故人天末留诗句,美景檐前列画屏。何必颍滨夸胜迹,苏家独有快哉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