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亭。宋代。周文璞。禹驱龙蛇不驱蚊,依然跧此山之坳。有时渊停忽奔放,如负山走如玉跑。昔时莘渭正如此,咨尔来者无空嘲。
《翠蛟亭》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蛟亭
禹驱龙蛇不驱蚊,
依然跧此山之坳。
有时渊停忽奔放,
如负山走如玉跑。
昔时莘渭正如此,
咨尔来者无空嘲。
中文译文:
翠蛟亭,
禹驱赶龙蛇却不去驱赶蚊虫,
依然留在这山谷之中。
有时它平静停留,有时又奔放自由,
如同负重的山峦奔走,如同玉石的跳跃。
昔日的莘渭河水也是如此,
向你询问来者无意嘲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翠蛟亭为背景,以禹驱赶龙蛇但不去驱赶蚊虫的情景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禹驱龙蛇不驱蚊”,通过对比龙蛇和蚊虫的驱赶,表现了作者对于微小事物的关注和包容态度。翠蛟亭作为一个虚构的地点,象征着人世间的一处避世之地。山谷的“跧此山之坳”一词,描绘了山坳的景色,具有一种幽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流动性。诗中的“渊停忽奔放”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既有静谧停滞之时,又有奔放自由的瞬间。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事万象的变迁。
最后两句“昔时莘渭正如此,咨尔来者无空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莘渭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地理景观,意味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作者呼唤来者不要嘲笑这个变化过程,这是对人世间变迁无常的一种接受和理解。
整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思考和感悟,表现出一种豁达、包容和对变迁的接纳态度。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周文璞。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梅花六咏 其二。明代。李云龙。濯魄盈盈立,无花亦自香。更从向暖处,先为逗春光。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好呼山上月,还为奏霓裳。
题画士女 其九 题双文小像。明代。徐熥。鸾笺半幅为传神,画里相逢梦里亲。安得人间綵灰酒,莺莺夜夜似真真。
简张都宪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榜题龙虎旧联名,宦迹升沉隔两京。离合虽惊头并白,交亲终喜眼俱青。滥登棘寺知无补,峻陟霜台倍有声。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话平生。
感皇恩(雁汊泊舟作)。宋代。吕胜己。秋意满江湖,雨轻风熟,上水扁舟片帆速。远山低岸,贪看浅红深绿。不知回柁尾,沧湾宿。推枕起来,举杯相属。休叹风尘为微禄。几年行路,但觉登临不足。且翻楚调入,清江曲。
喝火令 舟泊姑苏。清代。薛时雨。柔橹惊残梦,韶华逐逝波。四年重向此经过。一笑虎邱风月,大半属青娥。彩袖香招蝶,新妆黛掩螺。昼船双桨疾于梭。越是三更,越是冶游多。越是客舟停处,面面起笙歌。
点绛唇。金朝。元好问。连夜春寒,夜来好梦衾暖。寺楼钟断。却恨更筹短。一点闲情,苦被离愁管。西城晚。雁飞天远。草色归心满。
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明代。王世贞。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浊酒两三行,聊以佐归怀。
忆秦娥。宋代。刘辰翁。梅花节。白头卧起餐毡雪。餐毡雪。上林雁断,上林书绝。伤心最是河梁别。无人共拜天边月。天边月。一尊对影,一编残发。
三峡桥。宋代。李纲。我昔曾作云安行,道逢除书还玉京。至今遗恨不一到,与听三峡流泉声。此来又谪武昌去,庐山当道欣所经。栖贤寺前小三峡,拭目便觉增双明。黄牛明月坐中见,瞿塘艳滪森相迎。山寒草木郁葱茜,逼耳似闻猿狖鸣。悬崖乱石互回转,震吼正坐不得平。珠跳云沸巧潨射,晴昼雨雹驱雷霆。壮哉造化融结此,故使水石相喧轰。妙音流出无尽藏,乃与衲子门庭争。飞桥赑屃跨虚碧,面对五老峰峥嵘。我来云物为开霁,当暑万壑松风生。提携更得二三子,杖履不辜丘壑情。垂瓶得水不敢漱,老坡旧约今寻盟。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宋代。韩淲。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寻思那里要他知。试比古人犹未。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如何则甚破他疑。只学今人足矣。
八月二十八日与潘少白刘君曲草酌耕养堂时刘。宋代。舒岳祥。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隣。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借誉门多客,临危俗少亲。平生刘正仲,於此见情真。
秋衣才著带围宽,强起聊陪一日欢。少长尽招佳子弟,后先竞集古衣冠。
花如多病怜容瘦,蟹味堪馋怕性寒。潦倒敢誇能作赋,错教人当谪仙看。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四。清代。李振钧。秋衣才著带围宽,强起聊陪一日欢。少长尽招佳子弟,后先竞集古衣冠。花如多病怜容瘦,蟹味堪馋怕性寒。潦倒敢誇能作赋,错教人当谪仙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唐代。元稹。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鸩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母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佯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旁人知妾为主说,主将泪洗鞭头血。推摧主母牵下堂,扶妾遣升堂上床。将进酒,酒中无毒令主寿,愿主回思归主母,遣妾如此事主父。妾为此事人偶知,自惭不密方自悲。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
题钱从事画六首 其四。明代。徐庸。杖藜行过水西桥,欲访山家近却遥。茅舍竹篱无限景,红蔷薇对绿芭蕉。
和赵尚书无辩诗。宋代。吴泳。夫子动以易,孟轲性其天。或毁或沮之,於我何加焉。天地犹有憾,伊人得无言。笑彼狥人者,区区欲求全。
资圣寺送甘二。唐代。王维。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一作正)受。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舟行。清代。郑相如。迢递长河路,解维日暮间。云横城北树,花落水西山。出浦呼风疾,停篙放溜间。星宵何处宿,前去是江关。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须发沧浪,形容寒瘠。春林带雪痕,云山染秋色。光明一点兮蚌有蕴於月华,清净八弦兮鸟不飞而天碧。
题猫捕蜂图。元代。尹廷高。游蜂初不识含蝉,偶入花阴搅昼眠。一线纤腰能几许,枉教瞪目暗垂涎。
暮春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溜渠鸣玉雨成霖,春草池塘数尺深。后院落花人不到,无聊独下海棠阴。
宿玉阳山房。明代。王懋明。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翠微一磬幽,霁月寥天静。叶落霜渐寒,秋高夜弥永。不寐若有怀,啼鼯下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