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和人韵。宋代。刘学箕。晚天未霁烟张雾,浮埃蔽空云擘絮。西山远挂月一眉,澹澹寒辉生绮户。须知仰视天中央,清飚震拂银河光。人影在地林影散,月出皎兮星斗璨。
《新霁和人韵》是宋代刘学箕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霁和人韵,
晚天尚未放晴,云雾弥漫,浮尘遮掩了明亮的天空。西山遥远地挂着一弯月亮,寒冷的光芒在宁静的窗户上绽放。
须知仰视天中央,
应该明白仰望天空中央的重要性,清风震动着银河的光辉。
人影在地林影散,
地面上的人影和林木的影子交织散开,
月出皎兮星斗璨。
明亮的月亮升起,星斗闪烁璀璨。
诗中描绘了晚霞未散的天空,云雾弥漫,浮尘飞扬。西山远处的一弯月亮映照在安静的窗户上,寒冷的光芒给人以一种静谧的美感。诗人呼吁读者仰望天空中央的重要性,清风拂动着银河的光辉,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人影与林木的影子在地面上交织散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共生。最后,明亮的月亮升起,星斗闪烁,给人以光明与希望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宇宙之大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以及追求光明和希望的心境。整体氛围清凉宁静,给人以舒适和悠然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答李甥士常。明代。岳正。李郎勋阀子,被服作儒生。年少胆气粗,俗尚鸿毛轻。平视裘马豪,横突辞赋营。前瞻圣贤域,徐闯八九程。譬如堂堂陈,势莫敢与争。又如虎负嵎,可避不可撄。况服声利驾,肯移跬步旌。齐由尚功大,鲁以秉礼名。在忽故辞偶,于渭事亲迎。道同千方合,书组万缕情。讵谓林下穷,可馆世上英。临风歌玉树,促刺愧冰清。
雒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唐代。马戴。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唐代。韩愈。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甲午送族孙孟郁赴春闱。明代。嵚栎子。翘首鹏飞出故林,八千行色照江岑。青萍闪闪星霜去,老眼迢迢烟树深。蓟越风光殊两地,寸分藜火值千金。不忧上苑无栖处,须慰苍生引领心。
江东陈伯宣置庄名忠养盖取事亲为大之义览卷怅然。元代。曹伯启。忠养名庄奉二亲,澹翁题扁重千钧。江宁陌上人应道,王冢丁祠德有邻。
虎逐狼。元代。刘崧。野狼据山作巢穴,连年呼群食人血。一朝猛虎入山来,虎自凭陵狼迹绝。山中久厌狼害人,乍得猛虎惊良驯。岂知残毒乃本性,鼓吻磨牙更雄骋。一鸟死,百鸟哀,一狼逐,十虎来,山藏泽薮胡为哉。吾闻周公驱猛兽,不用长戈并劲弩,政教修德施溥。人民欣欣乐含哺,麒麟来游凤凰舞。上天甚明民甚苦,更万万古莫生豺与虎。
招高一戴三同过北里喜剌翁春侯至兼订后会。明代。释函可。出门定向北郊行,半路招呼冷弟兄。群雁嗷嗷添鹤唳,幽兰馥馥共藜羹。嗟予岭海梅花梦,羡汝池塘春草生。薄暮曰归重订约,无过隔日足离情。
菩萨蛮 次韵郭安道探梅。元代。程文海。孤根自是春怜惜。一苞生意何曾息。南北本同枝。先开先得诗。风来元不约。冷暖凭斟酌。花落又花开。年年去复来。
北风。清代。陈忠平。北风吹梦到天涯,散作梅花并雪花。盈了满头愁不管,拈将一片冷堪嗟。香涵清气逼春近,月破幽窗浮影斜。四顾苍茫谁共语,算来红豆正催芽。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宋代。陆游。残暑无多日,幽居近小江。酒醒中夜起,松月入山窗。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正气歌。宋代。文天祥。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寄别景卢。宋代。洪适。禹穴遗书不可寻,坐看绿叶再成林。千岩竞秀非吾土,三径就荒劳我心。谁是周人思召伯,今无老叟出山阴。台阶稳上添花萼,时倩来鸿续好音。
桧树提壶。明代。陈昌。不到临邛市上沽,春禽终日叫提壶。绿阴遮满城南路,忘却文君旧酒垆。
采药归晚因宿野人山舍。宋代。文同。东岩阴深崖巘古,夹涧垂泉结鹅乳。我来采药晚忘归,试宿荆扉问鸡黍。春风满林灯火冷,一夜不眠山月苦。平明携策下青苍,松叶纷纷洒新雨。
陪冯使君游六首。过相思岭。唐代。贯休。誉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岭上却无机。荒渠叶覆深霞在,片石人吟一鸟飞。何处风砧传古曲,谁家冢树挂斜晖。因思往事真堪笑,鹤背渔竿未是归。
无题戏效李义山体。明代。李梦阳。曾倚清酣奏綵毫,象床冰簟王楼高。徐娘老去风情在,班女愁来赋兴豪。秦柳日斜伤渭曲,楚兰春暮怨湘皋。仙根寂寞昆崙远,浪说人间有碧桃。
【南吕】金字经_春日湖上山。元代。王举之。春日湖上山色涂青黛,波光漾画舸,小小仙鬟金缕歌。他,宝钗轻翠娥。花阴过,暖香吹绮罗。
念奴娇 其二 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宋代。韩玉。有美如花客,容饰尚中州。玉京杳渺天际,与别几经秋。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蘋洲末,南北两悠悠。休苦话萍梗,清泪已难收。玉壶酒,倾潋滟,听君讴。伫云却月,新弄一曲洗人忧。同是天涯沦落,何必平生相识,相见且迟留。明日征帆发,风月为君愁。
寿李惟寅五秩初度八首 其七。明代。胡应麟。北海筵中醉未停,南皮社里叹飘零。青衫白璧联燕市,紫绶黄金压汉庭。宇宙同盟三十载,江河齐算八千龄。赤松少俟功成候,把袂驱羊入翠屏。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宋代。吴潜。窗草池莲乐意连,一帆直到太虚前。拈来瓦砾无非道,触处鸢鱼共此天。鹑固珍羞元是鼠,蜣虽秽物却为蝉。神奇臭腐相更禅,妙理谁知所以然。
山居遣兴。宋代。王松。不求名利寸心安,且把诗篇割爱删。案有奇书消白昼,门无俗客只青山。身为清节衣冠后,自爱风流水石间。半世生涯浑是醉,一凭鱼鸟笑痴顽。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有感。宋代。释宝昙。动地飞花变鹤林,天低直欲近墙阴。共知一饱明年事,谁识三号此日心。东望眼穿秦望白,西湖泪入镜湖深。无边真宰凄凉意,只此凄凉直万金。
貔貅万灶绕城坳,礼重亲耕指近郊。丰稔早占穜稑种,泰和端叶地天爻。
弄田何足论钩盾,劳燕真看出大庖。诏许三农瞻日表,不须前纛拥蒲梢。
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藉田用程学士韵一首怀不能已复缀短韵一章 其二。明代。倪岳。貔貅万灶绕城坳,礼重亲耕指近郊。丰稔早占穜稑种,泰和端叶地天爻。弄田何足论钩盾,劳燕真看出大庖。诏许三农瞻日表,不须前纛拥蒲梢。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唐代。元结。(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二章四韵十二句)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夜坐吟。清代。沈谨学。西风吹林飒如许,落叶数声答虫语。明月一天庭一方,奈何限之明月光。安得放眼一千里,江山秋影穷苍茫。清寒著人一栏浅,且送君诗当清遣。坐看清天生白云,君若不来将怨君。
下邽感旧。唐代。韦庄。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招他邑客来还醉,儳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
又简张王臣。宋代。赵蕃。留落殊方少故人,岂其再见愈情亲。几因高论兴衰飒,频藉深杯慰苦辛。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未闻行日先惆怅,君复何忧慨此身。
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宋代。冉居常。青春恼人思跰跹,女郎市酒趣数钱。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写殷勤。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