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宋代。魏了翁。江左忧佛狸,荆州忌老瞒。既虞薪下火,又耻泥中蟠。不虞复不耻,志士宁无叹。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左忧佛狸,
荆州忌老瞒。
既虞薪下火,
又耻泥中蟠。
不虞复不耻,
志士宁无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其中,“江左忧佛狸,荆州忌老瞒”是对政治现实的隐晦批评,暗喻当时政治腐败和权谋之徒的存在。诗中还提到“既虞薪下火,又耻泥中蟠”,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和愤慨。最后两句“不虞复不耻,志士宁无叹”则表明了作者对志士们的期望,希望他们不仅不应该有畏惧和耻辱之心,更应该有奋发向前的志向和行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点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志士们的期望。通过运用隐喻和比喻的手法,作者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批判,又为志士们呐喊助威,寄托了对社会改革和正义复兴的期望。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蕴丰富,既有激愤之情,又有振聋发聩之力,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一。清代。李慈铭。柯山西去,第五桥边芳草路。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
秋夜。明代。皇甫汸。夏晦秋俄代,星虚夜忽分。鉴帷微露月,临槛净披云。旅思随桐叶,乡心及雁群。蝉声杂砧响,并是不堪闻。
翠微堂。宋代。李处权。 我读醉翁文,想当笔如椽。东坡独知翁,谓今为飞仙。伟明后来秀,文亦星斗悬。一旦辞世纷,归巢月轮边。大雅久不作,刘子艺且贤。笔墨所溃,折冲遂无前。向来坐位书,一日万口传。不惭颜鲁公,易地则皆然。身閒无事日,日涉五亩园。图书破百金,花石费万钱。子真隐谷口,摩诘居辋川。渊明道上醉,知章井底眠。风味有数子,较量谁后先。君乃於其间,并得四子全。高堂纳日月,竹树森以联。览彼不尽景,乐此无穷牛。前山若飞来,倚断西南天。灏气濯苍玉,晴阳生紫烟。固疑融结异。真恐造化偏。想像山中人,因之招隐篇。我家居洛阳,门巷伊水连。吾庐荫清竹,不受车马喧。一来升君堂,抚事情悁悁。交浅言已深,胜处相磨镌。却来从杖履,已办几屐穿。折简王夫子,载醪攜向泉。
明皇业比图。元代。宋无。三郎沉醉玉环堕,不上金与索马骑。老大独归南内裹,风流无复亚鞍时。
风入松 咏扇。元代。沈禧。一弯谁翦剡溪笺。雪色照人鲜。湘筠削骨劳工制,最堪怜、舒卷轻便。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流金烁石势如然。此际有威权。只愁一夜西风到,又谁知、中道抛捐。自昔炎凉故态,始终难保相全。
和袁寅亮进士见寄。元代。郭钰。白发禁春愁奈何,当年只合卧烟萝。山中老屋归来早,扇外飞尘感慨多。意薄功名随梦散,交游道谊自心和。两君文采真连璧,枯槁长怀挹楚波。
箪友篇。清代。屈大均。山人遗我荔枝瘿,得自罗浮第三岭。刳作一瓢字箪友,挹泉日向越王井。拳曲千年成一节,半生半死沉香结。精力坚凝剥烂时,饱经甘苦成寒铁。霜皮未尽尚磨砻,蛴螬半食心已空。螺纹如丝旋细细,左纽右缠文不同。故株笼颠复虎跛,留此一拳见礧砢。臃肿何须中规矩,非方非圆但随我。腹大如壶曲柄长,匏尊让尔居中央。巢父手间日摩弄,松枝挂处何清凉。
句。宋代。吴沆。圣主思文德,元臣献武功。一言深悟主,五利且和戎。……天地包羞日,山河匿怨中。……儒生别有泪,不是哭途穷。……战伐功何有,和亲计未疏。将军休抵掌,隐忍待驱除。……氛複埋金阙,尘沙暝梓宫。……古来尝胆事,泣血望群公。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泥滑滑。宋代。文同。春日正晴明,满园花盛发。劝尔竹木鸡,莫啼泥滑滑。
次韵三首。宋代。刘克庄。拂拂东风欲辨晨,新晴和气满郊闉。未妨吹雅存豳俗,何必沉巫怖邺民。田父扶携问鸡卜,村姑呼唤祭蚕神。柴门不识徵祖吏,便是尧时击壤人。
老人峰。宋代。朱筠。翻身龙翻石,招我立老人。辛苦馋涎过,飘若神仙身。老人昔扶杖,鬼窃摧为薪。须眉信甚伟,毋乃曾避秦。黄公与角里,化石或有因。不然谷城葬,生死子房亲。我行揖翁坐,欲就往古陈。白云滃起谷,忽失面目真。旁一老差小,徐甲从䏥贫。索钱吐乙符,白骨支轮囷。颇闻七十庵,所在宅隐沦。斯翁存岿然,及见古初仁。黄山朝朝海,松长如桑匀。松乎海随灭,石寿逾灵椿。
经白沟。明代。王缜。平野沙草黄,朔风捲沙走。萧萧白沙寒,战骨多已朽。仰思忠义贤,勒马伫立久。借问安肃城,壮士今有否。
初发白河 其一。明代。归有光。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西江月 其一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明代。杨慎。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春怀六首 其四。明代。孙承宗。猎火千群向晓红,凌河冰泮未全通。枣龟有意戡灵武,风鹤无人呼八公。属国貒弓弯汉月,上林鸿帛系秋风。如山飞挽填辽海,杼轴谁怜空大东。
稻田。唐代。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侍游方山应诏诗。南北朝。沈约。清汉夜昭晳。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画绯桃题诗。元代。贾蓬莱。朱砂颜色瓣重台,曾是刘郎旧看来。只好天台云里种,莫教移近俗人栽。
题高都监新亭。宋代。魏野。高氏创高亭,亭因地得名。半空云咫尺,百里镜分明。襟带山围陕,咽喉地接京。昼闲多待士,时静少论兵。钟磬闻莲舍,枪旗见柳营。吾庐正相望,不似在重城。
题张南山庆九十诗卷。宋代。陆文圭。翁今百岁少十年,我少公年二十五。天与翁龄百二十,我已化作原头土。延年胜得饮食乐,损寿多应作诗苦。梅开偿狼登公堂,一醉独能戴花舞。儿孙拍手向我语,公漆点须贝齐齿。降原陟献步如飞,饱饭何曾饮人乳。梦中独记前朝事,二老相逢必欢喜。
江山庆云桥。宋代。辛弃疾。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邱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和品士亭玩竹。明代。夏良胜。亭覆春云竹几竿,未教无主客来看。补林药起儒生俗,当户驱回炎吏难。万卷昼帘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谁忘得,欲作秦箫和去鸾。
沁园春(和元春兄自寿)。宋代。陈著。人生几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向蠹残字上,甘心抛掷,蜗尖争处,著意丁宁。箭过时光,剑炊世界,谁带经锄谁笔耕。分明似。满一锅汤沸,无处清□。输兄。炼得闲成。□无辱无忧无惧惊。但菜羹粝饭,不求他味,芒鞋竹杖,足畅幽情。八十年来,万千看破,胸次春风秋月明。梅花帐,称困眠醒起,无打门声。
又寄王立之。宋代。黄庭坚。南人羁旅不成归,梦绕南枝与北枝。安得孤根连夜发,要当雪月并明时。
苦寒行。两汉。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比与成父别谓先行矣及再至溧阳则犹未也留数。宋代。赵蕃。分携决意归先我,邂逅尚留翻挽渠。已是常饥思稚子,更逾三月欠家书。岁云莫矣嗟何及,归去来兮计莫如。壮志渡江叻击楫,老怀寻壑愿巾车。
凌虚堂。宋代。张舜民。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惟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中秋微月和彭水赵文卿韵。宋代。阳枋。剩雨顽云乍解围,清光此夜拟依稀。天工不许厌厌饮,月姊终悭皎皎辉。离合随缘都是乐,阴晴任理两忘机。谢君好语无貂续,题拙惭随赵璧归。
秋日偕伯兄步鄠西郊外。清代。顾家树。雁影动高秋,飞云澹不收。相将问征羽,何日到南州。浅水波澜蹙,暮山烟雾稠。天风吹百感,凄绝此淹留。
舟中望。宋代。严羽。日暮黄沙压岸平,江心风浪暗冥冥。南康一望何由到,愁杀舟中指落星。
梦觉。清代。丘逢甲。梦觉游仙天欲明,东窗一角白初生。梅花纸帐春慵起,卧听山禽奏乐声。
赠慎伯筠。宋代。徐积。掘尽昆崙山,美璞才一双。何人横大阵,未战敌已降。秋风吹老桧,明月沈空江。礼天者大事,其器不可尨。
与起来芳三上人游北山寺。元代。方回。癖性爱古寺,郁郁乌龙山。癖性爱古树,万松拥禅关。偶与二三僧,共此一日閒。索茗古寺里,系马古树间。树古生凉飚,寺古殊尘寰。古貌各清怪,古心俱恬憪。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古人谓不足,古风斯已还。
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唐代。殷尧藩。散发风檐下,沈沈日渐曛。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群动能归计,吾生亦谩勤。尘缘难著眼,晚兴寄青云。
初二夕报南川远行终夜思之追送至白沙又恋恋至暮。明代。唐穆。日暮惊传雁,更阑未帐牙。榻前千种思,灯里数团花。迅去南川马,轻追白水沙。情知难作别,迟落晚天霞。
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李建勋)。宋代。徐铉。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马嵬。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