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宋代。魏了翁。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探讨了古代智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孔训元无实对名,
只言为己与求人。
能知管仲不为谅,
便识殷贤都是仁。
义利两涂消处长,
古今一理屈中伸。
自从圣学寥寥后,
千百年谁信得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智者的思考和反思。作者提到了孔子和管仲,以及殷商时期的贤人,他们都以追求真理和道德为己任,而不追求名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德和真理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和淡忘,人们更加追求个人利益。作者感叹自古以来,真理和道德的观念岐化,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能真正相信和坚守这些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道德观念的思考和忧虑。通过提到孔子、管仲和殷商贤人,作者展示了他们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坚守,以及他们不追求名利的品质。然而,作者也指出了当代社会对真理和道德的淡化和忽视,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的忧虑和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呼吁人们重新关注并坚守真理和道德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智者和道德观念的反思,揭示了作者对于当代社会对真理和道德的忽视的忧虑。它提醒人们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估真理和道德的价值,并呼吁人们将其作为行为准则。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展示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对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题息斋南风堂松竹图有欧阳虞揭诸公诗。明代。郑潜。京师阅遍名公画,此卷传来乱后看。满纸烟云元气湿,半轩苍翠日光寒。文章阁老仪鸾凤,江海羁人佩蕙兰。空忆南风悲岁暮,独怜松桧照琅玕。
一笑山小飞来峰。明代。张宁。飞来峰在西湖上,何事飞来尺地间。只恐飞来又飞去,小门风雨夜先关。
交让渎。宋代。杨备。琴丁结友事耕耘,田熟翻如虞芮君。彼此持廉为弃物,一名交让两难分。
茅山刘先觉高士绘云琴图求诗次杨廷秀韵。宋代。周必大。目送归云膝抱琴,山林犹恐不高深。应怜三十年前客,扰扰尘心损道心。
旌德道中。明代。程可中。底用嗟劳役,空山行自幽。晓云梳树出,清溜篆沙流。税毕收蚕市,场喧过麦秋。驿传东海信,政恐有征求。
赠庄得全太史使西越。明代。区大相。别离良不易,兹别何煌煌。车徒盛意气,衢路生辉光。执手一相送,送子玉河阳。玉河清且涟,中有双鸳鸯。嬉游萍藻间,将举更回翔。将举欲何之,云涉江与湘。风云开赤社,玉节淩朱方。朝游苍梧侧,暮宿丹水傍。但言皇泽远,宁恤道里长。弦歌未终宴,仆御已严装。宵人竞荣宠,君子慎周防。归途倘见忆,为采秋兰芳。
题王宗哲六柳堂。宋代。张宪武。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初暑。宋代。陆游。槐阴清润麦风凉,一枕闲眠昼漏长。山鹊喜晴当户语,海桐带露入帘香。酒缘久病常辞酌,茶为前衔偶得尝。云北云南动游兴,速呼小竖治轻装。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二。明代。薛瑄。归老儒官七十馀,扁舟唯载旧诗书。泥融野岸晴飞燕,饭熟行庖晓荐鱼。花柳风烟新岁月,桑麻雨露旧村墟。到家处处堪行乐,应有儿童为挽车。
柴门。唐代。杜甫。孤舟登瀼西,回首望两崖。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长影没窈窕,馀光散唅呀。大江蟠嵌根,归海成一家。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萧飒洒秋色,氛昏霾日车。峡门自此始,最窄容浮查。禹功翊造化,疏凿就欹斜。巨渠决太古,众水为长蛇。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茅栋盖一床,清池有馀花。浊醪与脱粟,在眼无咨嗟。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贫病固其常,富贵任生涯。老于干戈际,宅幸蓬荜遮。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赏妍又分外,理惬夫何夸。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书此豁平昔,回首犹暮霞。
送别沅汎。唐代。权德舆。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钅基。苟令志气坚,伫见缨珮随。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旧游忆江南,环堵留蓬茨。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宠荣忽逾量,荏苒不自知。晨兴愧华簪,止足为灵龟。遐路各自爱,大来行可期。青冥在目前,努力调羽仪。
行次虎头岩酬寄路中丞。唐代。许浑。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醎.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
寿杨山人。明代。顾璘。巾舄飘飘山泽臞,偶然游戏入皇都。花前丝竹堪陶写,橘里棋枰绝叫呼。旧说登仙多鹤骨,谁家生子尽龙驹。汉廷丞相张苍老,羡尔能传大药垆。
余生为其父德甫丈乞志墓其别也得四绝句送之中间且悲且喜或规或嘲往往情见乎辞 其一。明代。王世贞。七尺穹碑三尺坟,五君垂尽到余君。却怜身后谁知己,此意凄凉不可闻。
海上二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