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大监知宗韵

和赵大监知宗韵朗读

《和赵大监知宗韵》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艺术追求的渴望。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修程占学力,色丝黄娟新组织。
只今下笔追二雅,端如养气闭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须知三长具精识。
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采衣色。
自然雅韵出天姿,芝兰那肯羡玄石。
我惭姱节对俚语,炊沙镂沙意何得。
愿君写入遂锦堂,冷蕊疏枝陪淡墨。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态度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学问修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他将自己下笔追求的艺术境界比喻为养气闭千息,意味着追求至臻境界的艺术创作需要端正的心态和精湛的技巧。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着文人的孤独和坚韧,诗人呼唤读者要理解和赏识文人的内涵和精神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如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等,以此来烘托出自然雅韵的优美和高尚。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并自述自己的艺术创作还不够出色,对俚语的运用和审美意境的塑造还有所欠缺。他希望有心灵相通的读者能够将自己的作品记录下来,并将其珍藏于遂锦堂之中,与清冷的花蕊、疏疏的树枝相伴,使其更添淡墨般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美和艺术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审视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和呼唤。整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

猜你喜欢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文阵已推忠信甲,

穷波犹认孝廉船。清标称住羊车上,俗韵惭居鹤氅前。

()
故国衣冠后,传家礼法尊。
击鲜更下舍,容驷闶高门。
河润金挥橐,风流酒满樽。
平生阴德事,五世眼中孙。
()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

行李淹蒲坂,归期念晋州。高风千叶下,寒雨一山秋。

涧响频惊梦,虫声乱入愁。酒醒孤馆里,心折大刀头。

()

屋头丛木撼苍烟,风卷飞花到枕边。南寺有僧来问字,打门惊觉午窗眠。

()

一叶落,凉初觉。彩云旧订银潢约。美人期不来,秋院罗衫薄。

罗衫薄。恨向青灯阁。

()

谓吾多可失之杂,与人连甍或莫识。

谓吾寡合失之孤,与人倾盖或莫逆。

()

松风远觉瀑声来,池畔明窗对竹开。睡醒方知凉是雨,凤仙花落满苍苔。

()

正坐多知巧言语,终年羁绁在华堂。不如尺鴳藩篱畔,高下枋榆自在翔。

()

炎正中微,泰极而否。边陲云扰,中原糜沸。靖康之元,逼我京师。

金汤弛备,兵缠紫微。天方佑宋,帝在济阳。貔貅十万,左右陈行。

()
雷车隆隆南山阳,电光煜煜北斗傍;急雨横斜生土香,草木苏醒起仆僵。
芭蕉抽心凤尾长,薜荔引蔓龙鳞苍。
葛幮竹簟夜更凉,超然真欲无羲皇。
常年七月蚊殷廊,今夕肃肃疑飞霜。
()
千山万山闽中路,六尺枯藤两芒屦。
去岁梅花迎我来,今岁梅花送我去。
梅花岂解管送迎,白发胡为又南征。
天荒地老终无情,归去归兮老石屏。
()

韦杜去天尺五。日炙锦蔫红腐。占尽洛阳春,不放东君做主。

何处。何处。归梦一蓑烟雨。

()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
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
()

天寒帘幕气萧骚,终日披文不厌劳。但有诚心禆藻鉴,敢矜明目察秋毫。

玙璠启袭光难掩,雕鹗凌虚势自高。号奏身閒无一事,唱酬尤喜得诗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