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清代。佚名。炎精式降,苍生攸仰。羞列豆笾,酒陈牺象。昭祀有应,冥期不爽。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炎精式降,苍生仰慕。谦卑地摆列着上等的美味,陈放了陈年的美酒和珍贵的象牙器皿。郊庙的祭祀庄严肃穆,鬼神们的祭品从未有过缺失。送别乐章响起,只愿神灵一路平安前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郊庙祭祀时送神的场景。炎精是指火神,表示神明降临人间,有如火焰降下。整个民众敬仰着神明,虔诚地摆设祭品,准备给神灵献上最好的东西。祭祀仪式庄严肃穆,鬼神们得到了应有的礼遇。在送别神灵的乐章中,人们只期望神灵能够平安地返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场景,展示了唐代人们虔诚敬畏神灵的心态。在古代中国,祭祀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人们相信通过祭祀可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诗中所描述的祭祀场景庄严肃穆,充满了敬畏和肃静的氛围。通过细致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神明的崇敬之情。
诗词中的送别乐章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悲凉的情感。送别乐章通常是在仪式结束时演奏,表示人们对神明的祝福和送别。诗词最后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平安归去的祈愿,体现了对神明的深深信仰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郊庙祭祀的描写,展现了唐代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神明平安归去的祈愿。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给人以庄严肃穆、肃静神圣的感受,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祭祀活动的氛围和人们对宗教仪式的重视。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琐窗寒(重游东湖)。宋代。苏茂一。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到如今梦里,秋风鸿阵,晚波渔唱。惆怅。重来处,望画舫天边,辔丝原上。山阴秀句,付与一声云响。正东湖、谁家柳下,午阴漠漠人荡桨。最堪怜、白发周郎,为江山自赏。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宋代。曾协。五湖城郭带重楼,幕府初开第一州。燕寝香凝了无事,四郊禾穗自盈畴。
后江行十绝。宋代。岳珂。远村烟暝牛羊下,近岸波澄鸥鹭閒。一抹斜阳江似镜,天移小景向人间。
春色将阑花更明,枝头求友亦争鸣。自怜性癖诗为祟,不信吾衰酒是兵。
壮志未销歌宝剑,柔肠欲语谱银筝。遥思把臂翩翩客,领略花神几许情。
陈集生太史以便面赏花及游诃林二诗见贻用来韵赋答 其一。明代。张萱。春色将阑花更明,枝头求友亦争鸣。自怜性癖诗为祟,不信吾衰酒是兵。壮志未销歌宝剑,柔肠欲语谱银筝。遥思把臂翩翩客,领略花神几许情。
寿榆村宗老以顺义官七十九岁。明代。程敏政。人生难得古稀龄,况乃重看九度蓂。庆衍芝兰盈谢砌,义沾恩宠出尧庭。卷舒任我心何累,饮啖兼人体自宁。遐算定同师尚父,榆川山色共青青。
小雨颇寒。宋代。陆游。冬温初喜一寒新,纸阁塼炉养病身。残雨已收犹点滴,断云欲散更轮囷。衣裳可典宁留笥?口腹虽馋肯累人?一事明朝差似乐,探梅闲岸接篱巾。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宋代。黄裳。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点绛唇 美人蕉。清代。熊琏。羞斗春光,红颜冷淡离尘俗。芳心一束。轻展宫衣绿。开遍秋棠,相伴何曾独。湖山曲。萧萧簌簌。风雨敲寒玉。
题丁勖庵秋江垂钓图。清代。陈恭尹。百年舒卷岂难期,七尺渔竿一钓丝。不择水清鱼少处,秋江端可鉴须眉。
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宋代。曾丰。静坐幽眠自反听,我新两耳似蝉鸣。今日更向耳边噪,会忘归真作一声。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宋代。蒲寿宬。黄叶萧萧雨滴阶,梦魂飞到瀑边梅。遥知楖栗山中老,一日花间一百回。
柳梢青。宋代。魏了翁。不果,又以简书不克往侍缺,然于怀,再遣小阕,托诸兄代劝。记得年年。阿奴碌碌,常在眼前。彩舫吴天,锦轮蜀地,阅尽山川。今年苦恋家园。便咫尺、千山万山。但想称觞,三荆树下,丛桂堂边。
和欧阳宣德经野步。宋代。晁补之。溯风何敢祝淮神,青律飞灰气自醇。顾我衰容唯殢酒,因君佳句始知春。山中桂子年年好,观里桃英日日新。延对彤廷须努力,詹生学问及昌辰。
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两汉。钟离权。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相和歌辞·乌夜啼。唐代。王建。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自咏。宋代。蔡渊。屈指抠衣四十年,自怜须鬓已皤然。久知轩冕应无分,但觉西山若有缘。下学功夫惭未到,先天事业敢轻传。祗今已饱烟霞疾,更乞清溪着钓船。
送李尹经述职之京。明代。王鏊。吴下徵输岁转多,疮痍方仗使君摩。铨曹又上三年最,里下曾闻五裤歌。茂苑雪消凫舄远,彤庭日永豸冠峨。春风十里枫桥路,挽邓无由奈尔何。
偶成。明代。李廷仪。秋阴漠漠掩重门,宝鸭香消火尚温。南雁不传沙漠信,满庭衰草自黄昏。
读苏子美文集。宋代。郑刚中。嗟乎,吾不及识子美,诵读遗文泪如洗。公文意气何所似,猛虎负山蛟得水。或如秋风入松竹,或如春温煦桃李。文章乃尔人可知,何事亨衢半途止。定应豪气压凡夫,不学持圆媚唇齿。孤芳独寄丛林中,安得飘风不狂起。一杯失举强名之,包裹锋芒扼而死。天乎天乎庸可问,如子美者使作沧浪之钓民尔。
游云门寺。宋代。赵諴。竟夕雨声寒,黎明日气暄。峰峦添积润,谿涧涨新痕。钟鼓连三寺,杉松共一邨。不须游赏遍,丽句满清轩。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墨子怒耕柱子。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惜春 其一。明代。杨光溥。一年春事等閒过,流水光阴柰老何。莫惜花残难载酒,黄莺啼处绿阴多。
所见 其二。明代。顾璘。贾客牵船入郢遥,泥行千里水齐腰。青楼锦瑟谁家子,一醉挥金太剧骄。
拟古三首 其三。明代。张煌言。百虫恒吟秋,百鸟恒吟夏;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常忧时命乖,荣名不相借;时命亦何尝,经纶贵权藉。所志岂显荣,担负容可卸;感此结中肠,揽衣起视夜。高天明月辉,烂熳繁星舍;愿言披微襟,幽怀得暂泻。
相和歌辞·难忘曲。唐代。李贺。夹道开洞门,弱杨低画戟。帘影竹叶起,箫声吹日色。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乱系丁香梢,满阑花向夕。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七 定心石。元代。张翥。燕坐百念息,湛然方寸间。相无分彼我,空已判真顽。魑魅来相试,刍尼去不还。众人笑痴衲,长日此看山。
送于彦成次玉山韵。元代。陈基。著屐溪头日日过,骊驹歌断奈君何。虎丘山下东流水,争似春愁一半多。
李深之西尉同年谈吴兴风物,再用古城韵。宋代。范成大。李侯昔游吴,莲舟镜苍茫。风鬟与雾鬓,共濯玻璃光。采花不盈舫,日暮云水香。还登缥缈楼,罗襟酒淋浪。卷箔纳星月,踏筵按伊梁。安知有恨事,但恐蒹葭苍。风吹落穷谷,草深麋鹿场。高冈苦炎热,游子悲异乡。尚喜简书省,期会无匆忙。犹余作诗苦,消瘦如东阳。
浣溪沙 题江建霞所藏屈翁山手书崇祯宫词册。清代。冯煦。一老累然蹋野阴。汉家城阙剧萧森。鹃啼鹤唳又而今。遗迹半沦皋羽研,行吟还抱水云琴。更无人识黍离心。
寄酬胡东氏监务。明代。梁兰。何年捧檄向丛台,共拟弘羊善治财。官舍已无民事扰,乡书还有故人来。春涛拍岸樯乌集,暮雨连城旅雁回。此地古称才杰会,知君临眺不胜哀。
昌侍者求斯道。宋代。释绍昙。一念平常裂万差,觉斯民处贵无邪。古今错透长安路,狼藉春风一径花。
东湖书院。明代。鲁铎。山围书院好峰多,行处新诗日几何。中有幽栖人不到,绿萝深洞白云窝。
招亲旧赏花。宋代。张纲。名花朵朵向人开,家酿沈沈旋拨醅。咫尺晴川风更便,追欢何惜片帆来。
寄赠许璋少府。唐代。姚鹄。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馀。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和原甫封月招江梅不至。宋代。韩维。尘事无时已,归休虑暂空。超飖广庭步,萧散葛衣风。默与清樽对,心期静者同。独怜新月色,百过达幽丛。
喜怒哀乐未发。清代。佚名。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雪晴东轩独坐。宋代。赵鼎。云山回合翠重重,不放幽人远目穷。高竹有时催冻雪,饥禽竟日咽悲风。悠悠事与本谋异,扰扰人谁此意同。却坐蒲团聊袖手,更无一语可书空。
抛*乐。金朝。王哲。扶桑祥瑞生芝草。便移在蓬莱岛。金枝玉叶自然好。昆仑上、变珍宝。霞光四面添玄奥。明焰里通颠倒。青童捧诏添嘉号。无为处,这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