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朗读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词表达了作者看到雪后自己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鬓非丝素白,
颜是酒争红。
献瑞吾无与,
哦诗且课功。

中文译文:
我的鬓发不是纯白的丝线,
我的面庞是因饮酒而红润。
献上的祥瑞我无法与之相比,
因此我只能吟诗来表达我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雪作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的外貌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思索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鬓发不是纯白的丝线,颜色却因饮酒而红润。这种描写可能暗示了作者年岁已高,白发已现,但饮酒仍能使他的面庞充满红润之色。这种对自然变化的描写,揭示了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经历生命的变化和成长。

接着,作者提到了献上的祥瑞,他自认无法与之相比。这里的祥瑞可能指代雪,雪是一种纯净、美丽的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祥瑞。作者以自己与雪相比的谦逊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诗,作者希望能够携带着藜杖外出,享受冻泥通行的自由。这里的冻泥可能指代冬天的泥土,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严寒中自由行走,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自我描写和与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思考和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了美的力量和人生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

猜你喜欢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未许谿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

汉家中垒业,父子世传经。掌摘金茎露,光分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

秋日明锦树,秋水漾轻舻。得鱼足充庖,亦足供酒壶。

青山常为邻,白鸥常为徒。不识簪缨贵,焉知忧与虞。

()
梦里明明周孔,胸中历历唐虞。
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
()

月晕知将风,碍润知雨至。及彼未雨时,绸缪桑土悴。

倾桡易新栋,败甓圬早治。何以危堂下,鱼龙陈百戏。

()

家住城南千石泉。

()
重赋严刑作祸胎,岂知由此乱离媒。
家传揖让亦难济,况是身从倾篡来。
()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
雁回杳杳浑无报,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
汉南行乐不可复,殿中立班时会君。
华省方看列宿贵,名州欻见左符分。
飘蓬聚散古难必,塞马去来乌足云。
出处行藏君素达,吟情聊对祖山云。
()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
西山岩壑,东湖亭馆,尽是经行旧路。
别时方见有荷花,还又见、梅花岁暮。
宋家兄弟,黄家兄弟,一一烦君传语。
相忘不寄一行书,元自有、不想忘处。
()

华扁烦君远寄将,溪藤犹带墨花香。行人拭目知多少,蓬荜从今倍有光。

()

南禺有鸟皆称凤,鹣鹣乃是蛮子。碧树交栖,青衣两比,长唤归飞难已。

时穿烟水,与白练红绡,竞餐花蕊。却恨鸳鸯,恁生多了一双翅。

()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
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
瘦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

秋日事行游,游此清江湄。俯视青鸟翻,仰见白日驰。

人生寄一世,风尘岂足羁。贫贱安其常,富贵令身危。

()

银河高挂玉楼前,笑拂彤云尺五天。几处关山明月好,何人终夜不成眠。

()

书来双璧忽相投,雁过浮光十二楼。□□□□知汝在,开尊北海共谁游。

浊漳涛挂孤城雪,大陆风驱万骑秋。回首中原犹偃蹇,不堪箕踞谢文侯。

()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

永拟东归把钓丝,将行忽起半心疑。

青云道是不平地,还有平人上得时。

()

旭日初开霁,东风积雨过。一溪新水涨,满地落花多。

山色明于画,莺声巧似歌。休嗟春事去,亭沼渐清和。

()

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

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坐断飞云上,红轮覆五天。

()
归棹便风泝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
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
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

驱驰谪宦走江皋,镜里流光有二毛。才薄敢思宣室召,官闲空愧华州曹。

交游满眼谁倾盖,懒惰何心自解嘲。回首不堪吟望处,钟陵山色倚云高。

()

圣朝予告辞三楚,帝子遗书问一丘。曾赋小山丛桂树,还教幽壑耸岑楼。

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罗列石林争献巧,却疑江上即沧州。

()

一别三年慨远暌,萍踪无定任东西。望穷乡国暮云合,梦入野塘春草萋。

座上可能杨子对,膝前应解老莱啼。诗书美躅还须蹈,莫更频频索枣梨。

()

有美一人。
被服纤罗。
妖姿艳丽。

()
川摇百艇陆千车,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儿歌妇笑总呦哑。
()

海国茫茫独雁飞,仲宣楼上又斜晖。杏园春信催行李,好制燕都远客衣。

()

江南米价贵如珠,蔀屋穷檐尽断厨。莫谓奇堪居市侩,须知饱亦死侏儒。

鞠藭深谷呼谁应,薇蕨荒山采已无。民食所关优岂细,流民郑侠补新图。

()

八请犯天颜,今朝出汉关。
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

()

朝看花未稀,暮落已如许。四时有代谢,一雨变炎暑。

山亭月皎皎,蟋蟀终夜语。凉飙集素襟,感彼机中妇。

()

龙江烟水秋茫茫,静海寺外千帆樯。眼前江水等一勺,寺僧为我谈西洋。

荷兰真腊久入贡,雄心未餍明文皇。刑余之臣佐远驭,戈船直指西南荒。

()

黄金台下共留欢,独向青溟奋羽翰。雁塔乍题唐进士,鹓行仍别汉郎官。

江云缥缈双凫下,海日苍茫一骑寒。白昼琴堂歌咏暇,看花还忆在长安。

()

隐约堆云漏角尖,重檐痕讶宿花添。分明银蒜凌波漾,低抹金莲贴地纤。

捲动香风惊醉蝶,护将青琐认移蟾。画屏红烛人何处,背押薰笼隔幌拈。

()

役役到番国,悠悠谁故人。僧房半牢落,湖水失清沦。

我岂倚楼赵,君真惊座陈。何为辱倾倒,相与尽情亲。

()

一切声,是佛声,檐前雨滴响泠泠。
一切色,是佛色,觌面相呈讳不得。
便恁麽,若为明,碧天云外月华清。
()
去时儿在腹,忽已语嚘哑。
何日番休了,迎爷两手叉。
()

残冬见微霰,大雪降春前。喜得四时正,不忧三等田。

况逢人谷日,开出艳阳天。汉室勤农诏,应须到日边。

()

水南山寺逢秋社,几树芙蓉未著花。薄暮凉风渐吹急,月明山路接溪沙。

()

明皇逸事传十眉,正是唐家零落时。霓裳曲调虽依旧,阿蛮终不似杨妃。

画工貌得非无意,欲使流传警来世。翠翘红粉尚争春,隐约香风起仙袂。

()

畟畟古干将,经世不再见。丰城匣已空,龙亦久当变。

百怪日夜出,思尔一断剸。装佩美纷纷,不尔真百鍊。

()

百载旧蓝图,赫然犹在壁。民生逢不辰,公去叹何急。

溽气闷青天,噪蝉欢赤日。踟躇凉殿中,胡以汗衫湿。

()

陈子少英迈,逸气不可挫。典型肖乃翁,出语辄惊座。

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功名鹰在韝,岁月蚁旋磨。

()

胜地桃溪敞陌头,南山佳气蔼亭楼。风传竹韵笙簧奏,波漾霞光锦绣浮。

豹变泽文看紫雾,仙才丛桂想千秋。地灵自是人多杰,蹊下芳名万古留。

()

中枢魁柄不旁挠,出镇三边地望高。无事西番降土鲁,有人南赣缚宸濠。

平时料贼谋先中,远道筹粮记最牢。凭仗子公多气力,老来终得长天曹。

()

暗雨疏灯此别君,相思何地更停云。明朝又上浈江路,枫落寒艭未忍分。

()
无计遮留岁月残,颇惊节物愧才悭。
可人腊雪偏宜处,屈指春风未到间。
犹得微吟供午枕,不须高卧闭晨关。
晚业碎玉零珠后,已老苏州一半山。
()

浮蘋风忽聚,沽酒向前汀。雾重涛翻黑,云生岸失青。

沙鸥颠不下,渔棹冻俱停。惯历风波险,无烦问独醒。

()
蜂儿虽小物,各自有君臣。
夺食已非义,焚巢兹不仁。
杀身缘底罪,作俑定何人。
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
()

凿井遘古坟,古坟衬沦没。谁家青铜镜,送此长波月。

长河何冥冥,千岁光不彻。玉匣历穷泉,金龙潜幽窟。

()

圣朝尚文治,侧席思英贤。下诏宣郡邑,推荐相后先。

所以布衣士,彬彬起林泉。林君潮阳彦,质美而志坚。

()

倚袖杯深,回灯笛婉,一别三年信杳。东阁吟仙,南湖桨女,今日相逢应肖。

知有微香引,又脉脉、背风沉了。可见数点残花,桥边和雪流到。

()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
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

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族盛江乡。逵鸿振羽仪宾馆,海燕和鸣入射堂。

才识到今推艺苑,文章自昔重胶庠。西郊十里寻芳草,出郭先闻翰墨香。

()
延寿芸香七世孙。
华轩承大对,见经纶。
溟鱼一息化天津。
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