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连昼夜不止。宋代。赵蕃。天漏谁能补,河倾势未平。踞床如露处,曳履学泥行。朽柱芝菌出,断沟蝌蚪生。南公安已惯,北客见犹惊。
《大雨连昼夜不止》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大雨,以及雨水所引发的各种景象和人们的反应。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雨连昼夜不止》中文译文:
天漏谁能补,
河倾势未平。
踞床如露处,
曳履学泥行。
朽柱芝菌出,
断沟蝌蚪生。
南公安已惯,
北客见犹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大雨为主题,通过描绘雨水的连绵不断和洪水的冲击,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感。诗中的景象生动而具体,展示了大雨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诗的开头,"天漏谁能补",意味着天上的漏洞无法修补,雨水源源不断地倾泻而下,形容雨势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河倾势未平"进一步强调了洪水的威力,表达了雨水不仅对天空,而且对大地的影响。
下文描述了人们在大雨中的生活场景。"踞床如露处,曳履学泥行"描绘了人们的屋宇已被淋湿,只能坐在床上,而行走时被泥水所阻。这些描写体现了人们在大雨中的困境和无助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朽柱芝菌出,断沟蝌蚪生",通过描绘朽烂的柱子上长出了芝菌,断开的沟渠里出现了蝌蚪,展示了在大雨中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的真实感。
最后两句诗,"南公安已惯,北客见犹惊",通过对南北地区人们对待大雨的态度的对比,表达了南方人对大雨的习以为常,而北方人对此仍感到惊讶。这一对比在地域文化和生活经验上的差异上,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不同态度和反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雨的力量和持续不断,以及人们在大雨中的生活场景和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感叹和对人类力量的无奈。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深思。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石头城。宋代。任希夷。石头只解着王苏,漫说夷吾计亦疏。尽使西风能举扇,可堪重见伯仁书。
会稽怀古。元代。柳贯。湖波皎镜浸青蘋,朝落西陵渡口春。地下珠襦谁拾块?人间玉椀久成尘。夹舟蛟剑神先化,掊鼎龙文字既泯。留得冬青啼杜宇,并分泪血染湘筠。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宋代。何绛。悲风吹地日无光,道是贤王旧战场。君子不留猿鹤在,萧萧白骨总闻香。
山居。明代。翟珠。一区郊外最幽偏,野草山花满砌前。懒甚难抛书过目,病多全仗药延年。不来富贵何须待,无恙烟波自有缘。此意不从通显会,道情谁向峒溪传。
贻儒生。宋代。黄裳。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宋代。章甫。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岂惟身上衣,浑家口中食。水阔蛟龙怒,鱼鳖不易求。虽无租赋迫,长有风波忧。偶来苍江头,落日相劳苦。斗米今几钱,粗免寒饿否。形役乃如此,人生真可怜。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
遣兴。宋代。李吕。天净鸟飞远,路幽花自香。春风吹草木,野水满池塘。事去青山在,人閒白日长。兴来搔白发,微意久难忘。
呈蒋薛二友。宋代。赵师秀。中夜清寒入緼袍,一杯山茗当香醪。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重上天台看海涛。
开元寺留题。唐代。无名氏。双松偃亚老龙起,唤得清风到别楼。尚忆曩年诗酒伴,几回天际识归舟。台阁相连驾远空,乱山烟霭夕阳中。眼前风物初非旧,惟有清凉一寺同。
一剪梅四首 其四。清代。奕绘。清温斗帐伴梅花。花影窗纱,人影窗纱。梦余诗思绕天涯,手中花耶,意中花耶。拈来已是白牛车,说尽莲华,说尽楞伽。水沈烟篆惹盂茶,雪满袁家,香满林家。
古意。唐代。陈羽。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著尽黄金缕。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妾年四十丝满头,郎年五十封公侯。男儿全盛日忘旧,银床羽帐空飕飗.庭花红遍蝴蝶飞,看郎佩玉下朝时。归来略略不相顾,却令侍婢生光辉。郎恨妇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看郎强健能几时,年过六十还枯槁。
承恩出塞留别扬州诸故人。清代。卢见曾。解网深仁且莫论,孤臣犹在识天恩。三年便许朝金阙,万里何辞出玉门。沙暗阴山秋猎壮,雪明瀚海夏裘温。多情应信扬州月,直送征轮到塞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