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判丈以新字韵作长句见赠次韵。宋代。赵蕃。剥啄无嗔叩户频,要听论古诵诗新。百年风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敢谓投心似胶漆,故知与世若参辰。如公接物何多得,岂复畏人嫌我贫。
《签判丈以新字韵作长句见赠次韵》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剥啄无嗔叩户频,
要听论古诵诗新。
百年风雅久不作,
一代典刑今有人。
敢谓投心似胶漆,
故知与世若参辰。
如公接物何多得,
岂复畏人嫌我贫。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诗歌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当时时代风尚变迁的思考和对于自身境遇的坚守。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创新的渴望之间找到了平衡,并以此来赞美一位签判丈(官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娓娓道来。首句以剥啄无嗔、叩户频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孜孜不倦地学习和追求知识的精神。接着,诗人表达了他愿意倾听古人的智慧,却也希望能够发表自己对于现代世界的见解和创新之作。
诗的下半部分揭示了当时文化荣光的逐渐衰落,百年来没有出现过风雅之作,但在这一代人中出现了一位有才华的典刑(指审判官)。
接下来,诗人坦然自述自己敢于表达真情实感,就像胶漆一样黏附不变,因此理解世间的变化如同参照星辰,相对恒定。他赞美如公(指被赠诗的签判丈)不论应对物事,都能游刃有余,因此不会畏惧他人对自己贫穷的嫌弃。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古今文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个人创新的追求。他既希望能够传承古人的智慧,又希望能够在当代有所创作和发表。这种对于传统和现代的平衡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于自身角色的自省,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坚守与创新的价值观的探索。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莲叶舟图。明代。杨士奇。若人有道者,脱迹凡尘中。身轻御一叶,消摇若乘空。仰接三光近,前望十洲通。超然游汗漫,不与世人同。
再赋个侬 其十。明代。王彦泓。琼枝何必问根芽,织席寒门产丽华。寂寞岩阿辉夜玉,幽荒篱落灿仙葩。雪天宜主曾同被,溪水夷光旧浣纱。一笑会登欢掌上,乘风珠唾落烟霞。
不寐十首。元代。方回。细字昏难读,孤灯冷独挑。黄虀余口味,白豆验心苗。玉枕方春梦,金门正早期。先生唯默坐,窗外雨萧萧。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唐代。柳宗元。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春晚奉陪相公西亭宴集。唐代。武元衡。林花春向兰,高会重邀欢。感物惜芳景,放怀因彩翰。 玉颜秾处并,银烛焰中看。若折持相赠,风光益别难。
刘步溪见语闽事并示新作。清代。郑孝胥。闽士褊狭自风气,我闻刘君言小异。汀漳水利可当闽,此议堂堂起人意。建溪高屋如建瓴,水力驱机天所遗。谁能断取万丈瀑,激电鞭霆作机事。富以其邻我何害,反掌当令收万倍。莫从鼠窟寻生活,且引眼光出牛背。老夫岂妄众勿讶,或君不哂前言戏。深人作诗语不浅,多歧徘徊犹堪味。我如冯妇耻攘臂,技痒自嫌囊底智。誓心铁石问韬庵,晚节相期在风义。
日出行。唐代。李贺。白日下昆崙,发光如舒丝。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奈尔铄石,胡为销人。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宋代。陆游。鱼鼓声中白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行路难 其五十八。清代。钱澄之。自别松关苦溯流,更堪烟雨滞孤舟。竹房无限萧疏兴,来作篷窗万种愁!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宋代。曾巩。法定禅房临峭合,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水龙吟 送史总帅镇西川,时方混一。。元代。白朴。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一。明代。史鉴。烈风无停柯,凝霜变青草。年命苦相催,寿者何其少。惜哉延陵孙,无奈徂谢蚤。孤儿未能行,寡妻年尚小。含凄教诗书,洒泪相携抱。矢志期自持,有如白日皦。
江谣。明代。王叔承。政有何苦,视虎为甚。妇人之言,孔子轻信。代王即天位,半赐今年租。县官勤岁课,杀人如斩荼。谓虎有牙,不破我家。谓虎有毒,不食我谷。麒麟凤凰,颂天济济。愿我皇帝陛下寿万纪,小人虽生亦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