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宋代。赵蕃。人言潘谷久腾空,衡也崎岖隐墨中。谷见坡诗衡用诀,了知真是一家风。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李崇为引子,描绘了潘谷和衡墨两位文人的境遇和才华,诗意深远,值得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们说潘谷长期飞扬,衡墨之间险峻隐蔽。潘谷见到山坡上的诗句,衡墨则运用独到的技巧,他们都明了真正的文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潘谷和衡墨两位文人的风采和才情。潘谷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文人,而衡墨则在墨守成规的文人圈子中默默耕耘。潘谷通过看到山坡上的诗句,从中领悟到真正的文学风格;而衡墨则通过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技巧,展现了独特的文学才华。整首诗词表现了两位文人对于文学追求的不同路径,以及他们对真正文风的认知和追求。
赏析: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展示了不同文人的特点和境遇,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理解与追求。潘谷被形容为长期飞扬的人,这可能暗示他在文学界有着较高的声望和知名度。而衡墨则被描绘为崎岖隐蔽的人,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中可能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诗词中提到潘谷看到了山坡上的诗句,而衡墨则使用了独特的技巧。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都表明了两位文人对于文学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索。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和领悟,都明了真正的文学风格。这种对真正文风的追求,可以理解为他们对于真实、深入的表达和对于文学价值的追寻。
整首诗词通过对潘谷和衡墨的对比描写,反映了文学界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赵蕃以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两位文人的形象,呈现出他们在文学道路上的各自发展和领悟。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文人的赞美和思考,启发人们思考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自由性,以及对真正文学风格的追求与坚持。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清代。王蓝玉。大树将军气势雄,鸟松高峙挂晴虹。使君阁上徵佳咏,萃得诗人在个中。
独立。唐代。杜甫。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送张月卿。元代。袁士元。野水秋风起,孤村落日清。寸心江百折,双鬓雪千茎。村迥群乌合,天高独雁鸣。题诗送归客,远别不胜情。
大雪寄许彦周宣教法弟。宋代。释德洪。湘西雪连日,荒寒发明鲜。谁持华藏界,堕我宴坐边。遥知毗耶老,薝卜开满前。想见散华女,笑颊微涡旋。不受禅律缚,尚遭富贵缠。游戏翰墨中,骨清耸诗肩。白灰红麒麟,玉液黄金然。醉眼艳秋水,落笔驱云烟。放意吐秀句,与雪争清妍。我诗出寒饿,苦语秋蛩煎。定作笑拊掌,望空须一掀。
春雨。宋代。李弥逊。濛濛烟雨网春晖,南陌清明二月时。细草藏泥供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
有感六首 其六。宋代。严羽。传闻降北将,犹未悔狂图。忍召豺狼入,甘先矢石驱。圣朝何负汝,天意属亡胡。试看山东寇,如今更有无。
送周荇农北上 其一。清代。李杭。抵节休歌《行路难》,出门一笑向长安。天回八极风云壮,江走孤篷雨雪寒。韫玉旧曾伤卞璞,断犀今合淬吴干。嘲啾燕雀浑间事,独立苍茫振羽翰。
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宋代。楼钥。三高之风天与高,三高之灵或可招。小山以后无此作,具区笠泽空寥寥。几从垂虹荡双桨,寓目沧浪独怊怅。笔端不倒三峡流,欲遽招之恐长往。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瑰词三章妙天下,大书深刻江水隅。我来诵诗凛生气,若有人兮在江水。扁舟独钓脍鲈鱼,茶灶笔床归甫里。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与名。谢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薮生风云。他年事业满彝鼎,乞身归来坐佳境。不嫌俗士三斗尘,容我渔蓑理烟艇。
清平调。唐代。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病中喜雨,呈李吉州。宋代。杨万里。两日炎晖烈未收,连宵甘澍沛如流。大田今日非昨日,多稼新秋赛旧秋。凉气隔帘深亦透,香烟穿袖散难留。史君小试为霖手,便作江西第一州。
金陵寄窦尚书。唐代。罗隐。二年岐路有西东,长忆优游楚驿中。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此去此恩言不得,谩将闲泪对春风。
凤山八景。清代。觉罗四明。蜈蜞岭畔峙灵鳌,极目苍茫激怒涛。万派腾空天共远,四围掀浪岳同高。人疑海若吹龙笛,我笑天吴奏玉璈。勘破升沉多类此,鹭鸥偕予乐陶陶。
西山高寄崔刑部。宋代。徐积。西山高,胡为高。上有磨天之巨势,下有黄河不测之险,甚于蜀道之难。西山高,长安之路如云霄。乘无逸驾兮飞无劲翮,我欲往兮有千艰百险之相辽。西山高,长安之路如天遥。夜短梦不到,白日其心劳。西山高,我欲往兮方穷处于蓬蒿。恩之大兮报不可以速,太山之重兮置之有若鸿毛。西山高,无如之何兮徒引领而长谣。青门路兮有时到,愿公之寿兮如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