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宋代。赵蕃。万室望霓愿,千村车水歌。民劳已至此,天意定如何。朝听闻争米,宵传说借禾。始焉因食饭,终矣事干戈。
诗词《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是宋代赵蕃所作,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词句描绘了人们在困顿岁月中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万室望霓愿,千村车水歌。
民劳已至此,天意定如何。
朝听闻争米,宵传说借禾。
始焉因食饭,终矣事干戈。
诗意:
这个六月十五的时刻,雨势非常猛烈。千家万户都期望着出现彩虹,千村万落都充满了车水马龙的热闹声。人民的辛劳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他们开始思考上天的意志究竟如何安排。在白天听说人们争夺稻米,夜晚传闻有人借粮食。从此刻开始,人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忍受艰辛,但终究还是无法避免战乱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心境。诗中的“万室望霓愿”表达了人们对于希望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期待着出现彩虹,象征着幸福和和平。而“千村车水歌”则描绘了繁忙的场景,生活的喧嚣声从诗中流淌出来。接着,诗人写道“民劳已至此,天意定如何”,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上天意志的思考。他们开始怀疑,不知道命运将如何安排他们的未来。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人们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争夺和借贷。白天争米,夜晚借禾,这反映了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进行的激烈斗争和相互扶持的现象。最后两句诗“始焉因食饭,终矣事干戈”以悲凉的语气表达了人们不得不为了温饱而投入到战乱的残酷中,生活的苦难无法避免。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了宋代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心态。它揭示了人们在动荡岁月中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思考。这是一首真实而深刻的诗词作品,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传递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杂感六章 其一。明代。王世贞。新秋凉气微,大火犹蒸濩。不知当庭树,何繇中销落。葺葺梁间垒,玄鸟翩然作。今逝如有乖,昔来如有托。人情亦已长,积衰方成薄。
戏题药裹。宋代。范成大。卷却丝纶扬却竿,莫随鱼鳖弄腥涎。须知别有垂钩处,枯海无风浪拍天。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宋代。李公昴。绣谷流明帜。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远峰断、莽苍烟水。护日晴云收午暑,飒长风、振叶生秋思。笼雾炷,飘霞袂。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山色骄人逢此客,尘尾霏霏露碎。一笑又、羊衔新穗。田野欢声和气合,唤觥船、猛为鱼占喜。谁会得,醉翁意。
踏歌词 其一。清代。毛奇龄。园里花成子,梁间絮作泥。风鸢移柱线,云母贴窗衣。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
同申元帅游司马山。金朝。李俊民。千年古庙映崇冈,寂寂空庭草树荒。见说旱时求得雨,一池由有老龙藏。
赣江曲 其五。明代。区大相。二日看山快旅情,不知虚骇已多经。傍人莫怪舟行稳,来往溪禽识使旌。
寄刘铜仁。明代。边贡。地阔天长柰尔何,春风门巷少经过。遥怜白发星星短,无那风尘日日多。怀旧独吟平子赋,感时偏忆少陵歌。江村细雨蘼芜长,是处扁舟有钓蓑。
闻惟寅谢事寄慰四章 其一。明代。胡应麟。铜柱勋名日月傍,谁将薏苡溷行藏。袖椎无客同朱亥,弹铗何人过孟尝。动色燕台传市虎,关心辽海问岐羊。他年首事金城策,老为先零出庙堂。
六州歌头。清代。庄棫。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静帘栊。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剩得轻阴,阁外深深护,雨湿烟浓。望江南江北,绮思去无踪。似水韶华,太匆匆。记嬉游处,春如海,花飞径,乍相逢。佳约误,钿车过,更谁从。影朦胧。旧日庭前月,似团扇,又熏风。秋未到,欢长好,意惺忪。纤手瑶琴自抚,仙裾戛、玉佩丁冬。任鸳鸯六六,水宿梦相通,碧涨悠溶。
雨后出岔河野望杂兴五章 其三。清代。姚燮。野菜花如绣,满塍黄蝶飞。翩迁逐风去,撩乱上人衣。佳日留春态,劳心羡物机。林阴接芳草,天宇极清晖。
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宋代。苏辙。眼看狂澜倒百川,孤根漂荡水无边。思家松菊荒三迳,回首讴歌沸二天。簿领沉迷催我老,春秋废格累公贤。邻居屈指今谁在,一念伤心十五年。〈辙昔侍先人于京师,与希声邻居太学前。是时公之亡兄与二亡妷皆在,今十五年,而在者唯公与仆二人。言之流涕。〉
冬日杂书六首。宋代。张耒。岁暮北风疾,山深寒日昏。授衣贫厌补,添纩老须温。懒慢抛书卷,晴明到药园。邻家新酒熟,吾敢但空樽。
诉衷情。元代。王庭筠。夜凉清露滴梧桐。庭树又西风。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云淡薄,月朦胧。小帘栊。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桃源。元代。刘崧。青林被重冈,苍石立绝涧。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驱车鹤岭下,沮洳湿危栈。微茫烟霞集,披靡杉筠间。高秋灏气豁,秀色纷属盼。芸芸澼纩子,涉水恒及骭。山女行负薪,结发垂两丱。年丰粳稻足,食狃刍与豢。呼吏不及门,征租少稽慢。银坑重茶赋,往往先月办。缘山八九家,火耕习薅铲。土屋桑树高,鸡鸣日方晏。清霜落原菽,夕露沾畦苋。盱嗟避秦人,历世乃多患。岂知太平俗,铠甲未尝擐。永宜旷士怀,乐此谢游宦。种桃实吾事,荷耒乃不惯。穷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叹息行险艰,南云送凉雁。
筠阳竹根枕。宋代。周紫芝。高安老竹三尺围,断为釜甑中可炊。蕲州开笛不足数,嶰谷截筒空自奇。何如猫头未成竹,化为霜根白如玉。峥嵘劲节不得施,历碌黑斑空满目。白头老吏饱官仓,云梦南州睡初足。筠阳别乘一幅书,寄我中刳两枵腹。飘飘逸韵青衣郎,梦中相见筠山阳。一笑摩挲抚君背,定教从此毋相忘。我欲问舍无何乡,为我往使华胥王。人生草草两鬓霜,要知日月壶中长。
题徐士元画梅雪轩图。明代。张羽。高轩岁莫情,取物制为名。人与梅俱素,诗因雪倍清。散盐能润物,结实拟和羹。稍待花开夜,来听扑树声。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宋代。刘克庄。羽檄联翩趣募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健儿争欲趋淮阃,宣相相看若父兄。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二首。宋代。魏了翁。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无白愧无宗。诸君知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
湖上蒹葭白露秋,司空小队若为留。十年不对陈徐榻,百里同登李郭舟。
卷幔疏灯摇浦树,停杯凉月堕津楼。那堪细数生平事,无限悲欢是旧游。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四十四 七月望夜与刘晋川司空约会南旺湖舟中赋赠二首。明代。于慎行。湖上蒹葭白露秋,司空小队若为留。十年不对陈徐榻,百里同登李郭舟。卷幔疏灯摇浦树,停杯凉月堕津楼。那堪细数生平事,无限悲欢是旧游。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唐代。陆龟蒙。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祠庞颍公。宋代。王九龄。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委身任虎将,献馘鲁侯宫。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至今勋业在,隐然齐岱嵩。少时居荫下,读书此堂中。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梁间产灵芝,秀异郁青葱。殿角存琬琰,挥毫气吐虹。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后人勤仰止,图像君子容。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地远尘不到,山高气自雄。松竹交荫郁,桃李间繁穠。堂经百年久,隳圮几一空。断砌行春蚓,败壁号秋蛩。僧有惟{左面右力}者,鼎施葺施工。兴仆广湫隘,疏林撤翳蒙。至今山下路,冠盖仍憧憧。我来为此邑,坐阅三年穷。催科本自拙,抚字亦何功。惟有心如水,庶几踵前踪。适当岁初吉,敛板揖清风。来携一壶酒,谨致三酬恭。昔尝怀此念,今乃遂我衷。作诗留壁间,聊以写鄙悰。
赋蛛网落叶。明代。许继。秋气感木叶,故林飘坠时。不成栖蔓草,还复缀蛛丝。屡舞凉风得,高悬落照宜。多情似留恋,可奈已辞枝。
郡斋水阁闲书·闻道。宋代。文同。闻道幸非曲士,读书甘作陈人。为文自怪逆俗,好画谁知入神。
次九日登武山韵 其一。明代。陈谟。寸怀能着几多愁,每向登临叹谬悠。黄菊翛翛冷彭泽,苍烟莽莽暗齐州。光阴祗是留连客,酩酊何妨断送秋。有约不闻空怅望,来诗多趣苦为酬。
不遇咏。唐代。王维。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游龙华寺二首。宋代。范宗尹。古寺山环合,崎岖路仅通。一庵寒闭户,群木夜号风。幽胜穷探尽,尘劳洗涤空。兹游恐不再,聊记小诗中。
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违尉用去年送行。宋代。孙应时。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