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龙洞三首。宋代。赵蕃。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
《题白龙洞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俞君昔行倦,
曾此见留题。
丘壑胸中具,
烟云笔下跻。
如闻在干越,
复道走江西。
使我登临处,
依依独杖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历白龙洞的情景。诗人称赞了俞君(可能是一个朋友或同道中人)在过去的旅行中来到过这个地方,并留下了题字。作者感慨万分,认为自己的胸怀中也有丘壑的景色,但只能通过笔下的烟云来表达。他仿佛听到了俞君的旅行足迹在干越山间回响,又想象着自己走过江西的旅途。这些景致使作者产生了登临之情,他孤独地依靠着手中的拐杖,沉思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俞君留题白龙洞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作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将自然景色与心灵世界相结合。诗人通过烟云的形象化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描写自己孤独登临的状态,表达了一种内心寂寞与追求的心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遐想空间。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偃屈霜青,*层烟碧,□□□古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住人闲。元有仙风道骨。□心趁、玉笋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九难。谁不羡,商山橘弈,渭水渔竿。引相君玉子,助发幽欢。□□寿觞多少,南溟共北海波澜。君知否,庙堂有意,相与□寒岩。
满庭芳·偃屈霜青。金朝。元好问。偃屈霜青,*层烟碧,□□□古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住人闲。元有仙风道骨。□心趁、玉笋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九难。谁不羡,商山橘弈,渭水渔竿。引相君玉子,助发幽欢。□□寿觞多少,南溟共北海波澜。君知否,庙堂有意,相与□寒岩。
途中。唐代。吴融。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暗香 咏梅。用白石韵。清代。张玉珍。花中绝色。但绕花看遍,莫愁横笛。晓镜妆成,珍重琼英未轻摘。软玉笺裁秀句,惟记省、坡仙词笔。最好是、淡月黄昏,疏影上芳席。乡国。慰寥寂。奈竹外轻寒,露华微积。离情欲泣。岁岁春初苦相忆。几树斜临曲岸,香浸也、半池空碧。算燕燕、瘦尽了,那能学得。
九日登南台 其一。宋代。韩淲。台高戏马风吹帽,笑口开时插菊归。却忆东山携妓饮,试呼红袖著仙衣。
赠尹生 其二。明代。王世贞。入朝初着鵔鸃冠,白马雕弧夹道看。久见中原倾剧孟,兼闻少府识任安。枝头杨叶飞星过,匣里莲花映日寒。閒逐孤儿春草猎,独身西去斩楼兰。
题蔡琰归汉图 其三。明代。郑真。銮车处处看春花,又过陈留董祀家。不是戎王荒塞夜,夜深何事咽悲笳。
和陈表用员外求酒。宋代。徐铉。暑天频雨亦频晴,帘外闲云重复轻。珍重一壶酬绝唱,向风遥想醉吟声。
江湖应三月诗社社课。清代。陈忠平。庙堂高踞有高才,汝本难群何足哀。不必忧烦天下计,合当放纵掌中杯。村居客少自幽寂,野径花繁凭剪裁。丘壑能专谁管得,书城坐拥小蓬莱。
送王震所宪副 其二。明代。霍与瑕。匆匆岁序转洪纤,昨日春寒今日炎。幸际休明连月侍,惊看文字五花兼。自嗤弱絮空中舞,岂有奇葩锦上添。最沐怜才频说项,可堪分手聚难占。
送复见心住定水。元代。宇文公谅。定水招提鸣鹤东,鉴湖归去泛孤篷。钵衣不湿荷花露,玉麈遥生桂子风。山静祇看云自动,江澄莫讶水如空。沃州有约寻支遁,还许清谈共野翁。
立冬即事二首。元代。仇远。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贺新郎 同园次过半塘饮戴季默家三用前韵。清代。陈维崧。摇橹苍波罅。食指动、洞庭笋胾,浔阳鱼鲊。掠过半塘桥不远,雪练银涛喷射。村渐逗、屋边篱下。一路横江吹铁笛,调崩腾、恐惹鱼龙怕。好都取,水窗挂。到来便把金荷泻。剧清幽、竹梧相压,尊罍如画。老子放颠须尽兴,管甚南来兵马。酒已罄、何妨再打。门外八驺堪拉饮,问乾坤、谁胜公荣者。玉山倒,醉相藉。
将赴雷阳送罗提举之任广东。元代。范梈。松滋暂泊蓟门船,复指番阳路几千。茉莉香深和酒露,桄榔叶暗煮盐烟。齐人旧算无遗策,汉史新藏有剩钱。莫为遐荒心力怠,珠崖更在海南边。
自跋江西道院集戏答客问二首。宋代。杨万里。问我来朝南内南,便从花底趁朝参。新诗犹作江西集,为带筠州刺使銜。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馀花。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曲径幽微隔碧浔,薄山幻叠五湖心。漫由兰棹移尘影,欲采清风问野禽。
竹雨分凉秋味好,松针作饵钓纶深。此来不为藏身计,暂对烟霞试一吟。
送儿就学途中偕筠姊夫妇并渔歌殊熠雨如雪莲游驻马店薄山湖分韵得吟字。清代。陈忠平。曲径幽微隔碧浔,薄山幻叠五湖心。漫由兰棹移尘影,欲采清风问野禽。竹雨分凉秋味好,松针作饵钓纶深。此来不为藏身计,暂对烟霞试一吟。
王将军墓。元代。张玉孃。岭上松如旗,抉收欠石姿。下有烈干魂,上有青菟丝。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欲识烈士心,千里相思共明月。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宋代。孔武仲。高步朝廷上,羽仪鹓鹭行。精诚贯金石,素节履冰霜。爽气今仍在,斯人没不亡。嵩云自闲暇,长映读书堂。
泗州东城晚望。宋代。秦观。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凝翠 其五。宋代。李纲。白云点破乱山青,影落寒溪晚更明。谁谓天涯无雁到,雍雍初听两三声。
水庄引兴。明代。朱长春。宿雨浮山眇欲无,啾啾芦叶生群凫。岩边树拥回流白,云际帆随反照孤。满地菰莼翻钓舍,谁家蓑笠罢农夫。篱花径竹垂垂没,莫遣沙崩损药炉。
摘星楼九日登临。明代。姜塘。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十报恩。金朝。马钰。山侗五愿报师恩。酒色气财誓不侵。便把日乌先赶退,次将月兔更牢擒。月轮重显无圆缺,日色增辉没缩沉。功满丹成何处去,得超云汉绝阳
古意。明代。卢楠。汉苑春繁锁缛纱,银窗娇小护仙葩。朝云袅袅行清晓,落月娟娟见玉华。湘女漫弹瑶瑟怨,天孙遥忆紫烟槎。使君五马何轩豁,伫望郊端柘影斜。
正月三日唐林夫舟中醉题。宋代。孔平仲。屡伏青蒲地,尝登群玉山。家贫甘远适,道直得生还。瘴疠讴吟外,风波笑傲间。今朝一樽酒,万事付酡颜。
赋虞书歌。唐代。贾躭。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金丹诗四十八首。宋代。张继先。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但能求已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
吊岳武穆王。明代。朱朴。淮阴死谤功成日,武穆罹奸志未酬。骨肉虎狼甘就戮,烟尘龙衮可忘仇。泉香古甃银瓶冷,树老新祠碧殿秋。犹有行人拜遗像,宋家陵墓总荒丘。
岩松坞竹俯江皋,小槛凭虚散郁陶。南障近围春谷县,东风遥送广陵涛。
堂无钟梵从僧懒,径有苔踪记客劳。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台高。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庵内牡丹颇盛而僧不知惜也。清代。姚鼐。岩松坞竹俯江皋,小槛凭虚散郁陶。南障近围春谷县,东风遥送广陵涛。堂无钟梵从僧懒,径有苔踪记客劳。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台高。
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连城之璧本无瑕,何中生来便撒沙。跛脚阿师知落处,好冤家有恶冤家。
荣寿堂为江西吴润布政作。明代。杨荣。荣名固难致,得寿尤不常。自非积善家,二美畴能当。延陵遗忠厚,世泽深且长。君乃仕明时,守郡称循良。双亲享禄养,七帙犹康强。颜酡绚晴旭,鬓白垂秋霜。纶诰自天降,宠命垂清光。椿萱蔼秀色,喜气充华堂。乌帽映珠翟,楚楚华身章。子职既无愧,君恩自难忘。矧今仕方岳,严慈寿且康。具庆谅非偶,无乃世德臧。怀哉古人言,作善天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