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尉登空翠堂鼓琴酌茗有怀怜令二首

和孙尉登空翠堂鼓琴酌茗有怀怜令二首朗读

《和孙尉登空翠堂鼓琴酌茗有怀怜令二首》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花满芳洲、月满楼为开篇,展现了春夜的美丽景色和令人陶醉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琴和茶的钟爱,通过消磨睡意和拂动琴弦来抒发内心的愁思。

诗中提到了寒食和上元两个重要的节日,寒食是清明节前的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会燃放烟花,而上元是元宵节的前一天,人们会点亮灯火。这些节日的提及,使诗中的时空感更加丰富,也为诗中的情感增添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在诗的结尾,虞俦提到了冷官和破裘,冷官可能指的是官府的冷酷官员,而破裘则象征贫困。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暗示使诗中的意境更加深邃,呈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夜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琴、茶和节日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在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中,诗人展示了对世俗琐碎的不屑和对内心追求的坚持,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

险物背阴弥炅矗,奇峰当午更呀牙。须知南地饶春色,安得北风吹雪花。

紫府真人来最近,红尘俗客到弥赊。因何占得多阳地,莫是南方火帝家。

()
朝路江西不十人,又看一个奉仙真。
可怜议论长倾坐,不管声名鲜误身。
若忆去年郊祀日,与渠并辔笑谈春。
何时相赴沧洲去,雪笠风蘘钩白苹。
()

花事阑珊又一年,当门岩壑总依然。落红满地休轻扫,也算留春在目前。

()

我过堂前,一翁危坐,凛若明神。看头颅如雪,居然总角;

丰容柔娈,未琢天真。俄报一翁堂下至,俨肃肃,峨冠博带身。

()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

不寐常欹枕,无言独倚楼。
江淹犹匪恨,庾信始为愁。

()

鲁公食粥已数月,苏子探囊无一钱。身后胡椒八百斛,尔曹堪笑亦堪怜。

()
夕阳茅屋占江干,风敛炊烟作暮寒。
閒看月光牛背上,画图添我一樯竿。
()
形若槁骸。
心若死灰。
真其实知。
不以故自持。
()

琳宫寥阒子声频,树影初圆局几新。门外茫茫名利海,可怜柯烂竟无人。

()
水国烟霞客,春来始定居。
老逢人事懒,贫觉旧交疎。
隙影窥蟾滴,芸香散箧书。
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余。
()

人生出处天难问,闻有灵山试扣之。三月裹粮真不易,一生如梦复何疑。

天台雁荡归时路,秋月春风别后思。我亦有疑烦致问,苍生帖息定何时。

()
丰隆故犯青冥上,列缺应逢返照还。
楼外细蟾呈窈窕,枝间少女故徘徊。
()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
黔南万里地,剑外去宁观。
蜀魄花成血,山魈树隐身。
竹枝歌峡夜,椰子醉兹春。
归访王孙宅,弹琴有故人。
()
举世一枰棋,谁能著著奇。
懒皆安乐法,醉即太平时。
梅雨飞不断,茶烟凝欲垂。
吟诗为无事,多事又因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