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吏部石似之。宋代。虞俦。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挽吏部石似之》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请允许我对这首诗词进行分析、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忧国囊封岂是疎,
有才无命信何如。
风回册府三山远,
星殒郎墙一位虚。
贾谊自伤终太傅,
薛收若在必中书。
哀哉埋玉今何地,
却返当年处士庐。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诗中以官员石似之的境遇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无法得到应有重用的悲愤之情。诗中通过吊古忧今,抒发了作者对于忠良之士得不到重用的悲愤和对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似之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时政的不满和对才能被忽视的痛心。首两句"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直接点出了国家官员选拔制度的弊端,才能被埋没,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对此作者深感不满。接下来的两句"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通过运用景物来表达作者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才能被冷落的失望之情,墓碑上星星熄灭,意味着才能被埋没。接下来的两句"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提到了历史上的贾谊和薛收,以此来呼应自己的感慨,进一步抒发了对才能无法得到应有重用的不满和对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最后两句"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通过对埋没的才能的哀叹,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不公和社会状况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现实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被埋没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之情,诗意深沉,给人以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被埋没和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之情。通过运用景物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将个人的感叹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使诗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宋代。晁说之。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独泛十首 其六。明代。何吾驺。新丰春瓮斗千钱,得到唾津便似仙。若见朝来烟雨酿,一杯初宴已醺然。
绍兴十三年自云中奉使回送伴至虹县以舟入万安湖。宋代。朱弁。云中六闰食无鱼,清夜时时梦斲鲈。离汶未逾千里道,度淮先泛万象湖。
壬午元日。明代。黄公辅。忆前壬午学之初,今又重逢觉梦如。世事乘除皆戏奕,生涯终始一琴书。先看春色争强健,后得屠苏任拙疏。最是庭梅堪着眼,隔年风韵更饶馀。
稻垄枫林锦缬文,秋郊乐事压芳春。为山谷访竹尊者,介卫公寻石丈人。
午暑缓觞休北寺,夕曛趣驾度东津。胜游偶际文书暇,一笑溪山面目亲。
已尝早稻晚禾得雨亦骤长出城按行阡陌历诸寺而还成七言二章 其二。宋代。程公许。稻垄枫林锦缬文,秋郊乐事压芳春。为山谷访竹尊者,介卫公寻石丈人。午暑缓觞休北寺,夕曛趣驾度东津。胜游偶际文书暇,一笑溪山面目亲。
赵北口镫词 其一。清代。彭元瑞。绕淀长堤柳色苏,初张黄幄奉宸娱。团圞月照冰池上,万顷玻璃一颗珠。
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宋代。牟巘五。书满精庐芷绕门,门前流水出於沅。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认本原。
读史外纪 其六。明代。朱诚泳。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纲。人文一以著,尧舜垂衣裳。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绳绳隆治道,国祚绵且昌。春秋互征伐,七雄争暴强。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仁义弃不施,吁嗟良可伤。
雨夜题彭甘亭周忠武公墓纪事诗后。清代。陈文述。城头声缓紞紞鼓,楼头响急潺湲雨。秋镫照影读《离骚》,异闻如见周忠武。忠武当年备虎贲,郧襄扼险守荆门。同时功并曹文诏,列镇名齐孙应元。尚书师溃全秦变,青犊西来夜传前。孝宽坚守玉壁城,临淮屡搏中潬战。初陷忻州继代州,一关宁武据山头。烽烟远震阳方口,炮火频燔镇朔楼。筒袖兜鍪集飞矢,关门百战将军死。一有妇女尽英雄,赤熛怒郁屯云紫。张许余威势莫当,贼锋也觉挫踉跄,重兵尚有三重险,诸将宁无半段枪。但使凭城肯持久,都城定为勤王守。三关破竹九门关,可怜绎络降书走。万岁山前野火焚,十三陵树黯秋云。几时石椁滕婴墓,留得青山卞壶坟。百年宰木都成拱,遗民争说将军冢。故垒荒凉箭镞埋,荒祠惨澹弓刀动。墓前环水接灰河,积雨奔腾卷白波。渐见谯山倾石碣,几同滦水啮前和。中夜一峰移突兀,山灵解护将军骨。冠军冢本象祁连,仆射山还摹突厥。始知天意惜忠臣,始识风雷别有神。重勒穹碑蟠赑屃,更开隧道立麒麟。墓门有客曾亲见,传芭再拜牲醪荐。大笔能传河岳心,高文合补英雄传。重读谟觞第二碑,阴风吹雨满灵旗。千秋石马桃花色,锦伞夫人别有祠。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宋代。黄庭坚。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其九。宋代。方岳。彭殇同此躯,颜蹠同此心。哀哉宇宙间,群生政林林。
袁南宫江西归吴门隐居短句奉寄。明代。李瓒。江国徂春暮,兰苕生蕙风。佳人天之末,高隐林泉中。有怀不能伸,愁思渺无穷。朱弦发清响,大吕振黄钟。依依阊门柳,去去塞北鸿。永言寄歌诗,用以慰幽悰。
赠陈东川。明代。王守仁。白沙诗里莆阳子,尽是相逢逆旅间。开口向人谈古礼,拂衣从此入云山。
一翦梅(腊前梅)。宋代。韩淲。一朵梅花百和香。浅色春风,别样宫妆。西湖衣钵更难忘。雪意江天,浑断人肠。清夜横斜竹影窗。赢得相思,魂梦悠扬。玉溪山外水云乡。茅舍疏篱,不换金章。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 其一。明代。庞嵩。袅袅驰虚车,钟陵寄檀轴。报国惭匪才,阅人惯迂目。几见大道周,平陂往还复。旷野栖麟凤,幽岩足虺蝮。阴晴互态变,暑雨迭寒燠。我爱王阳冈,坦坦夷边幅。
秋雨。宋代。陆游。剡曲高秋一草亭,雨来迨我醉初醒。豪吞平野宜闲望,急打虚窗入静听。沙上湿云号断雁,篱根衰草缀孤萤。老人嬾复亲灯火,卧看炉香掩素屏。
杨隐者宅观菊 其一。明代。许继。谋拙生事微,安取沽酒钱。佳辰耻虚爵,黄花负秋妍。敛襟倚凉风,举首望远山。真意固有在,薄俗漫相怜。
挽张姬和彭孟阳 其二。明代。黎遂球。莫向青楼觅合欢,葳蕤憔悴五更寒。桑田似为麻姑变,桃树偏愁俗客看。花社不归钗上燕,酒垆犹舞带间鸾。东风廿四频相妒,折尽红阑十二干。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宋代。张舜民。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宋代。陈造。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宿青山市四首。宋代。杨万里。云涂雾抹澹葱曨,万匹霜绡罩王龙。中有双峰不争长,诸峰情愿长双峰。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唐代。清江。往年分首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处访情人。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忆幼子。宋代。李曾伯。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重修余忠宣公墓堂诗。明代。吴与弼。薇垣参辅隆风教,花县郎官尚典刑。顾我疏顽何似者,敢将名姓污丹青。
春馆。宋代。姚镛。山馆四无邻,东风伴幽寂。瓶花羞晚红,庭草衒春碧。猿攀松树枝,鹤踏苍苔色。麾之不肯去,听读麻衣易。
小春六花 绿萼梅。宋代。岳珂。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怀人。元代。王冕。怀人有多梦,忧国竟忘眠。野草皆成药,江云半是烟。悲鸿联阵下,老鹤唳孤骞。孰信残阳外?疲民问井田。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一。明代。罗钦顺。顿收佳什见情亲,一字都来不犯尘。秋院挥毫风正爽,晓窗开卷墨犹新。论心每忆同游处,矫首难忘奉别晨。门带清流山附屋,暮年新酒共谁频。
入武关诗。南北朝。周弘正。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挥汗成云雨,车马飏尘埃。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
与苏近斋年兄对榻话旧二首 其二。明代。庞尚鹏。月上东亭水接天,春风吹送钓鱼船。长公曾是西湖主,愿借苏堤柳下眠。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元代。周伯琦。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太清乐 其九。宋代。赵佶。九灵玉馆接昆崙,山融流刚不可亲。嘱付紫兰令说与,红尘何苦弊精神。
游能仁寺。明代。金大车。落叶迷幽径,垂藤锁断垣。溪深晴浴鹭,树老昼啼猿。海气庭前障,天花雨外翻。坐来清梵永,尽日不闻喧。
和人韵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西域诸蕃古未知,来生远过禹封畿。名山准拟金泥检,古塞无劳羽檄飞。世乐讵能敌静乐,蓑衣到底胜朝衣。年来痛忆闾山景,月照茅亭水一围。
期夜月。宋代。刘浚。金钩花绶系双月。腰肢软低折。揎皓腕,萦绣结。轻盈宛转,妙若凤鸾飞越。无别。香檀急扣转清切。翻纤手飘瞥。催画鼓,追脆管,锵洋雅奏,尚与众音为节。当时妙选舞袖,慧性雅资,名为殊绝。满座倾心注目,不甚窥回雪。纤怯。逡巡一曲霓裳彻。汗透鲛绡肌润,教人传香粉,媚容秀发。宛降蕊珠宫阙。
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唐代。贾岛。太白山前终日见,十旬假满拟秋寻。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朝谒此时闲野屐,宿斋何处止鸣砧。省中石镫陪随步,唯赏烟霞不厌深。
卢滩杂兴五首。宋代。钱时。火照寒沙雪欲浪,恍疑身是剡溪舟。蚩蚩横目无真色,刚道神仙在十洲。
七律·读报诗之一。近现代。毛泽东。反苏忆昔闹群蛙,今日欣看大反华。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遍寻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和袭美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唐代。陆龟蒙。水平波淡绕回塘,鹤殉人沉万古伤。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
浣溪沙。宋代。李好古。为怯_云挟暑飞。嫩凉故故著征衣。江风吹雨过楼西。未必男儿生不遇,时来咳唾是珠玑。功名终岂壮心违。
杂兴。宋代。方岳。梁武欲为佛,秦皇欲为仙。万乘犹不足,要与天齐年。人生几两屐,过眼如风烟。此心苦无已,忧患长烹前。不见客斯逐,力诋争秦权。宁知咸阳市,父子更相怜。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唐代。杜甫。有客骑骢马,江边问草堂。远寻留药价,惜别到文场。入幕旌旗动,归轩锦绣香。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三。唐代。王翰。百年能得几回过,耳热宁辞顿蹋歌。渌酒暂烘颧颊赤,玄霜难染鬓毛皤。闲中倒指同年少,老限惊心去日多。千里不辞鸡黍约,好将伐木苦吟哦。
桂殿秋九首 其八。清代。奕绘。青青草,灼灼花。一枝开近玉钩斜。东风流水千年恨,一片娇魂化彩霞。
方镜铭。南北朝。江总。元枵命巧,仲吕呈祥。金䥴石汉,铜铸丹阳。价珍负局,影丽高堂。图星拟盖,写卦随方。明齐水止,照与天长。增辉兔苑,永侍龙光。
丰田途中。清代。朴齐家。入谷青丝马,春风时一鸣。山花樵更发,河柳卧还生。蔼蔼村边雨,迢迢原上耕。五云如可觌,凫舄去朝京。
杨子桥送客浮湘。宋代。陈杰。客里还分袂,樽前小系舟。笛声杨子晓,帆色洞庭秋。万里身为本,中年别作愁。乾坤多事在,何日谷林丘。
赠杜郎中。宋代。陈允平。草堂人远只存诗,几席临风入咏思。文印幸传同谷谱,祖灯犹照曲江碑。濡毫省闼春霖足,立马君门夜漏迟。憔悴江南老词客,柳边曾挹汉威仪。
鹧鸪天。清代。蒋春霖。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和文淑湓浦见寄。宋代。王安石。多难漂零岁月赊,空馀文墨旧生涯。相看楚越常千里,不及朱陈似一家。发为感伤无翠葆,眼从瞻望有玄花。唯诗与我宽愁病,报尔何妨赋棣华。
蝶恋花。宋代。杨无咎。昔在仁皇当极治。南极星宫曾降为嘉瑞。犹有画图传好事。身材只恐君今是。对酒不妨同看戏。他日功名,晏子堪为比。更愿远孙逢九世。安排君在鸡窠里。
醉去来辞五首 其五。宋代。耶律铸。可爱风流赵素台,与香风引到蓬莱。诚知宦海风波恶,离了风波醉去来。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宋代。司马光。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节物行无期,自与幽怀惬。
寓金陵寄家书。明代。陈繗。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题湖山佳趣卷。明代。王汝玉。我生夙抱烟霞癖,半世林泉寄踪迹。五湖春水洞庭山,沙鸟野猿俱旧识。菲才叨禄在京华,频看长安陌上花。翻忆湖山昔游处,不知明月落谁家。美人家在东吴住,占得湖山无限趣。采樵常倚桂枝岩,放棹时过荻花溆。我有茅堂与秫田,归期未卜是何年。玉堂一枕春风梦,飞绕山光水影边。
越问·竹箭。宋代。孙因。维苗山之竹箭兮,禀劲气於乾坤。实东南之美材兮,声价等乎瑶琨。良工相夫阴阳兮,加利镞以为矢。习国人於射渎兮,震电激而星奔。挟之以六千之君子兮,从之以八千之子弟。可以傥方张之阖闾兮,走善射之楼烦。彼群仙之会聚兮,亦以射而为乐。登石室之射堂兮,射东峰而的白。丁令威为拾箭兮,山上下以求索。获遗镞於樵夫兮,偿以樵风之南北。客曰异哉斯事兮,诚振古之怪奇。然越人之弯弓兮,则谈笑而道之。
和七弟英玉始游天宁寺。明代。顾璘。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
饮陈巽卿宅即席赋得帝字。明代。叶春及。黄公避秦皇,子陵傲汉帝。万乘彼不荣,五斗吾何利。迩来脱桎梏,面蘖聊避世。田父尚不辞,况子夙同志。高堂敞华筵,宾客纵横至。日莫饮未休,榕下还席地。杯行不停手,醉卧何足计。昔日习家池,与尔垂千祀。
道院述怀。宋代。陆游。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
灵岩寺二十六韵。元代。王恽。中土论名刹,兹山第一岩。地灵连海岱,境胜隔仙凡。绀殿通虚阁,丹崖间翠岚。天低神宝岭,佛出證明龛。鸡警阴魔暴,僧驯怒虎眈。定师兴寺始,党刻不辞惭。石状殷公怪,眉庞老衲毵。钟声盘绝壑,幡影走枯楠。法护双椤树,经严七宝函。巢栖松鹤赭,茗瀹露泉甘。花雨濛沙界,岩团抱碧潭。布金仍赵魏,仰食不耕蚕。富览山无尽,幽寻力不堪。微官嗟缚律,小隐欲投簪。吟就篮舆往,禅思玉版参。静缘天或假,世味苦相谙。城市蛙居坎,功名蚁战酣。有来求福利,谁复减嗔贪?风化吾儒在,慈恩释氏覃。教崇缘世主,风靡过周南。以此山林胜,皆为佛老探。兹游聊适意,他日尽横谈。翠琰诗如此,清吟口讵缄。顾瞻因咄咄,前后至三三。山主留昏宿,官程畏众碞。夕阳人影淡,犹惜动归骖。
清平乐 甲辰正月出苏州城作。清代。周星誉。金铺望杳。翠被生寒早。十里高城云际小。都把愁儿砌了。樽前一醉天涯。教人梦断窗纱。想煞东风庭院,月痕黄锁梅花。
云安阻雨。唐代。戎昱。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题赵孟庄。唐代。杨巨源。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王濬爱旌旗,梁竦劳州县。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
暑夜。宋代。陆游。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月窗风竹乱,烟渚露荷倾。寂寞借书读,清羸扶杖行。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送黄子宫之西粤绛帐。明代。张嗣纲。几日同歌弹短铗,一朝话别倚孤蓬。衣冠南海声名重,裘马西州闻望隆。象群春明花菡萏,雁峰云净月玲珑。枝头若买苍梧醉,须赋名山寄剡中。
谒金门。明代。刘基。风袅袅,吹线一庭秋草。天际夕阳无限好,断肠芳树老。尘世茫茫难料,有酒便须倾倒。落叶满阶从不扫,醒来新月皎。
哭菊庐舅氏。宋代。刘黻。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
仙游潭五首·南寺。宋代。苏辙。澄潭下无底,将渡又安能。惯上横空木,轻生此寺僧。晓鱼闻考考,石塔见层层。不到殊非恶,他年记未曾。
踏莎行 松花江望雨。清代。王贞仪。黑水惊流,黄云隐雾。晓峰新翠薶千树。片帆刚渡半烟江,不知何处吹来雨。喷雪涛飞,搏沙风驻。翻盆挂瀑横空布。风波如此掉回船,星红一线雷车舞。
祝禧寺访马承道。明代。金大车。地僻秋堂静,琴书此盍簪。短檠禅榻暗,微雨梵钟沉。络纬鸣莎径,松杉绕石林。拥衾不能寐,山气夜萧森。
寄富季申。宋代。晁说之。故人风雪知何处,旅梦时时得旧游。温麦周禾不我饱,秦云陇水使君愁。刘琨数刻欢安在,何逊一筵笑则休。赋就思玄尘易绝,诗成述祖泪难收。曾窥汉简和戎策,尚忆津梁礼佛裘。大轴丹青犹凛冽,小官孙子太卑陬。故园多谢凌霄木,直到丹霄上上头。
七夕。宋代。宋祁。西南新月玉成鉤,奕奕神光渡饮牛。素彩低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楼。天边华幄催云卷,星外横桥伴客愁。莫使银河到沧海,人间沟水易东流。
杂书。近现代。钱钟书。初凉似贵人,招请不肯致。及来不待招,又似故人至。颇怪今年秋,未挟雨张势。但凭半夜风,隔日如判世。劳生惯起早,警寒更无寐。小女解曲肱,朝凉供酣睡。一叹朝徒凉,莫与我侪事。
送德珉山主。宋代。释重顯。溪山春色映云袍,爱住隍城意转高。翻笑忘机自安者,不能垂手入尘劳。
君瑞酒来用前韵。南北朝。邹浩。蟾影舞花真窈窕,江风吹竹是伦伶。开壶日月欣浮白,放眼乾坤得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