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伯潜三首。宋代。廖行之。诗坛得隽敌无强,独立南丰一瓣香。我欲句中闻妙法,君应肘后出神方。陶鎔景色春长好,流转风光物自忙。珍重三薰更三沐,全胜汤饼试何郎。
诗词:《次韵酬宋伯潜三首》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廖行之的作品,他以此回应了宋伯潜的三首诗。诗人表达了在诗坛上没有敌手、独树一帜的自信和自豪之情。他将自己比作南丰花中的一瓣香,独立而独特。诗人虽然自诩妙法,但他期待着宋伯潜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更加神奇的才华。诗人以陶鎔景色的春天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物事的忙碌。最后,诗人祝福宋伯潜在后续的作品中能够更加出色,比喻他能够在诗歌创作的汤饼中取得完美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诗坛上的自豪和自信。他将自己比作南丰花中的一瓣香,独立而独特,显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和独到之处。诗人虽然自诩妙法,但他也期待着他的朋友宋伯潜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更加神奇的才华,以形成一种友好的竞争和切磋。诗中描绘了陶鎔景色的春天,展示了自然美景的壮丽和持久的好处。同时,诗人通过描述流转的风光和物自忙碌,暗示了时间的不息流转和物事的繁忙,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全胜汤饼试何郎的形象,祝福宋伯潜在后续的作品中能够超越自己,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和自豪,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祝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转的提及,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永恒,以及人们在繁忙中追求艺术和创造的精神。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赠缘德。宋代。曹翰。二十年来访道人,奔波寒暑备艰辛。谁知此日圆通会,便是今生出世因。炉里有丹欣得遇,法中无语幸相亲。如何至诀容传受,免向迷途强问津。
一室环潦水,壶尊空倚墙。情驰北邻彦,所谓天一方。
寄我五字吟,四返意弥长。能许冲泥过,多哉招杜康。
师邵复以诗送酒副双尊之句仍以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散于篇内因效建除体次第用之招与十峰同饮。明代。顾清。一室环潦水,壶尊空倚墙。情驰北邻彦,所谓天一方。寄我五字吟,四返意弥长。能许冲泥过,多哉招杜康。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宋代。舒岳祥。身后不遗封禅藁,吟梅全是自题真。画工岂识凌云意,童子趋炎鹤附人。
行香子(探梅)。宋代。刘辰翁。月露吾痕。雪得吾神。更荒寒、不傍人温。山人去后,车马来勤。但梦朝云,愁暮雨,怨阳春。说著东昏。记著南巡。泪盈盈、檀板金尊。怜君素素,念我真真。叹古为言,新样客,旧时人。
李监宅二首。唐代。杜甫。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富相公挽词五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千龄遭际盛,五福始终全。还政周星纪,怀忠入夜泉。华夷思旧德,河洛绕新阡。空有云亡叹,何由止逝川。
襄阳乐。宋代。苏轼。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襄阳春游乐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
留张十二宿。宋代。刘攽。静外尘土息,故人从我游。襟怀已潇洒,杯酒聊劝酬。大笑呼五白,浩歌遣四愁。劳生如此少,叹息为君留。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宋代。王之道。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怀柔。回銮未睹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雨过池塘新涨绿,春归原野霁烟浮。中兴自古须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
宴韦司户山亭院。唐代。高适。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
送别台峰。明代。边贡。皎皎中庭月,照此离客颜。月沈会有升,客去何当还。采采园中瓜,袅袅不可攀。草木本无知,枝蔓相钩环。如何宦游子,岐路长间关。散如蓬逐风,聚如云在山。聚散本莫期,毋嗟涕潺潺。
短歌吟。唐代。汪遵。箭飞乌兔竞东西,贵贱贤愚不梦齐。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东窗遣兴。宋代。陆游。巷陌过从少,园林景物新。群鱼时戏藻,驯雉每依人。映户槐阴密,堆盘麦饵珍。残春又陈迹,怃事一伤神!
寄裴校书。唐代。羊士谔。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苦雨。唐代。许浑。江昏山半晴,南阻绝人行。葭菼连云色,杉松共雨声。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
游仙诗 其八。唐代。张鸿。南山玉柙散馀香,回首人间感海桑。低语金轮同度劫,太阴幸得炼形方。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五。明代。王渐逵。太和山顶肃清真,七十二峰高压云。天门晞发同翘首,九点齐州混世尘。
暮春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溜渠鸣玉雨成霖,春草池塘数尺深。后院落花人不到,无聊独下海棠阴。
秋夕。宋代。赵汝鐩。秋风动梧井,无顿许多凉。夜静滩喧枕,窗开月到床。道心便冷淡,世事莫思量。只被浇花累,朝朝却用忙。
题桃花夫人庙。宋代。徐照。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题陶渊明集后。宋代。郑思肖。拂袖归来未是迟,传家何用五男儿。不堪生在义熙后,眼见朝廷被篡时。
春暮有感二首。宋代。张耒。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晓清。砌红多近采,园绿有深鸣。窗破斜光入,炉消断碧横。白头为吏苦,高卧笑浮生。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宋代。梅尧臣。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时。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晓阴薄。隔屋呼晴噪鹊。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秋容自寂寞。清浅溪痕旋落。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天涯信飘泊。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文园多病宽衣索。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甚良宵闲却。
辽邈。误行乐。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西风满院垂帘幕。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兰陵王(郴州作)。宋代。袁去华。晓阴薄。隔屋呼晴噪鹊。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秋容自寂寞。清浅溪痕旋落。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天涯信飘泊。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文园多病宽衣索。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甚良宵闲却。辽邈。误行乐。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西风满院垂帘幕。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金陵春日逢友。明代。张家玉。钟陵过雨紫烟开,南浦清江隐薄雷。春水满堤春草绿,故园千里故人来。莺声弱柳传歌板,燕蹴飞花落酒杯。一醉萍踪任分散,不劳风笛夜相催。
刘西台。明代。祝允明。何年楮先生,结此太古骨。飞龙蜕胾肉,馀甲裹枸橛。神根发生理,元气日勃勃。彭城已廿载,此骨长不没。
寄贶高秋右迁。清代。陈忠平。蟠潜只待时,破茧终成蝶。盛服带熏风,光仪生素靥。柔肩有荷担,凡事无专辄。任彼浊清流,端方皆利涉。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宋代。张镃。帆腰风便得归程,天末层云暗又明。浅色鸡儿深色草,知谁教汝唤诗成。
春嬉。宋代。赵汝鐩。十分晴色趁春嬉,邻有灰驴惜我骑。舌啭虽然闻翠柳,叶浓却不见黄鹂。小诗题壁同僧知,丫角携琴更鹤随。傍水谁家亭子好,万竿竹影浸琉璃。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元代。方回。谁识虚翁此一虚,归来不叹食无鱼。早闻曾撰异三子,近喜陶诗赋二疏。但苦老身多疾痛,时呼医士问方书。君知湖海元龙否,豪气年来已尽除。
蓬山堂访王鹤隐高士不值。元代。黄庚。蓬莱深处访仙家,云护岩扉石径斜。笙鹤未归春寂寂,青鸾啄碎碧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