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朗读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是宋代楼钥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十四日,带着家人一起在月光下漂泊,作为这首诗的次韵。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八月十四日这个夜晚与家人一起漂泊在月光下的情景。诗人观赏着美丽的月亮,感叹月光的魅力非凡,令人陶醉。他们乘坐着船,虽然受到了风雨的侵袭,但并不感到害怕,反而感到兴奋和愉悦。然而,诗人也意识到风雨的无情,最终劝导家人归船避雨。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漂泊月下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月光的美丽和神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浪漫的氛围。诗中的"草草"一词,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强调了诗人对这一夜晚经历的珍视。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团结。最后,诗人的劝导归船,体现了他对家人安全和幸福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语言,将诗人与家人在夜晚漂泊月下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意温暖而深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家人的关爱。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

猜你喜欢

架竹引繁英,青罗簇素琼。潜卑宝相色,远过瑞香清。

被雨凝云重,困风舞雪轻。凭谁变花谱,升在最高名。

()

老饕到此已无缘,且减常餐汲井泉。十日斋厨冷于寺,故应蔬味胜腥膻。

()

过了元宵景自佳,东风轻拂酒旗斜。江城可是春先到,已有盈街卖杏花。

()

玉貌仍同雪一般。桃红略减别时颜。任凭憔悴,也尽彀郎看。

小影如魂当月坐,花间不信是人间。抱来才慰,真个未成烟。

()
获罪清时世共憎,龙川父老尚相寻。
直须便作乡关看,莫起天涯万里心。
()

黄甲同登二十年,鹓班每共早朝天。忽惊解组旋行旆,那忍分襟对别筵。

客路西风飘冻雪,关城落木锁寒烟。到家旧业知何处,书屋依然枕石田。

()

稻如马尾覆沟塍,桑柘阴中鸡犬鸣。收穫登场便无事,输租人不入州城。

()

公卿税文藻,名士贡航梯。辽东夸白豕,楚人来山鸡。

欲贵洛阳纸,先灾大谷梨。猎者道交错,謦唾比虹霓。

()
南冠憔悴老钟仪,大府人传草檄时。
书剑旧参横海幕,铙歌新咏渡淮师。
伯才共惜陈琳老,京国空怀庾信悲。
奏罢谈洋尝药后,刘基何事笑陈基。
()
探奇不畏险,拨雾上高岑。
放眼观飞瀑,枕流听素琴。
()

八门运化应时开,进退随金定往来。莫息明炉并百户,安然二鼎位三台。

()

峥嵘碧琅玕,上有栖凤枝。凤凰飞不还,山鸟空愁思。

春风开野棠,绿叶含华滋。岂无好声音,缄口芳菲时。

()
胶胶朝路七书考,请绂星江恨不早。
昔诧庐山心未然,今见庐山真是好。
子卜子家庐山傍,庞眉鹤发商山皓。
老而欲佚不得佚,此佚由来锡穹昊。
()

铁鉴埋重泉,知经几寒暑。山翁筑春田,得之南涧浒。

磨刮追光辉,云卷秋蟾吐。敛衽正面视,历落露心府。

()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
()
道士成金丹,青云可接翼;小夫岂知此,危坐学数息。
如持一畚上,自谓河可塞。
生不遇硕师,几何不自贼。
()

翠叶捲轻烟,素葩乱寒雪。江头杜甫吟,相看斗幽绝。

()

百千灯射水精帘,尚觉游人意未厌。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茆檐。

()
重岗复岭万千程,霜褪红稀步恰轻。
瞥有暗香松下过,不知何处隐梅兄。
()

红英落尽,
未有相逢信。
可恨流年凋绿鬓,

()

为文爱子都无滞,疾读数张堪醒睡。唱高郢曲词调古,锐比干将才力至。

主张衡鉴付谁人,奈何并不蒙收视。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

()
谁叹月娟娟,霜天闲却手。
醉者未能醒,不必重斟酒。
()
络石寒毛涧底明,春来绿遍小峥嵘。
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
()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

()

梵行冠太罗,淳风抗玄纪。无形有常存,观世翻然理。

屡践不终劫,探幽度生死。三乘通便路,清虚无尘滓。

()

万乘高临五凤台,两阶干羽一时开。鸣鞭虎旅随风肃,按剑龙文傍斗回。

上将指挥归庙略,君王神武自天才。镐京燕喜歌周雅,羽猎长杨陋汉裁。

()
食肉固可鄙,枯肠合搜诗。
旁观听平亭,蔬筍同阿师。
涉春拟办多,才尽不自支。
贺也能苦吟,玠体忧素羸。
()

都城夜半初飞雪,台省应多祥瑞诗。眼底饿夫寒欲死,来年总稔济谁饥。

()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
历历机梭看转旋,衲僧手眼有千千。
将知白雪上方饭,出自黄云负郭田。
溉灌流金溪口月,耕犁卷幕陇头烟。
和泥合水谁家事,参饱元无分外禅。
()
羽籥云罢,干戚载扬。
接神有格,锡义无疆。
()

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
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

知君高节抱幽贞,为写修篁石上生。却忆瑶琴清奏罢,满天风露听秋声。

()
马首争迎我鲁山,山村风景趁诗还。
樵苏饱暖烟干聚,鸥鹭平安渌几湾。
似把宦荣抛度外,但收民喜上眉间。
作舟事业才轻试,余刃恢恢心自閒。
()

锥刀较计我何曾,商略人生且摸棱。
九万里风鹏背阔,倚栏不隔碧霄层。

()

华构新营向越城,开元诗礼旧家声。閒居蚤遂田园乐,高致都归月旦评。

诞节喜闻添寿算,宾筵想见集耆英。江东云树南飞鹤,聊遣儿曹寄此情。

()

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乘车真得意,戏綵足承欢。

剑阁留诗草,亭溪把钓竿。玉堂回首处,梦绕五云端。

()

识面者无数,论交要有缘。
未闻苍玉佩,先枉碧云篇。
采凤腾诗笔,持螯泛酒船。

()

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

()
荧荧灯火临书卷,续续蛙声入桂林。
背后曲肱眠小子,床头酌酒服玄参。
()
吹来槐荚细,过去杜鹃悲。
惯客久无念,送春閒有诗。
()

二十学从戎,白头犹异地。谁知黑河流,尽是征夫泪。

()
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

岭表昭垂阿母名,寿筵时震管弦声。地曹有善休祥远,天道无私雨露零。

桃笑三偷金屋蔼,酒浮千日玉船轻。喜看香篆烟蛇袅,袅入斑斓舞袖馨。

()

欲集珍丛称此堂,春来栽槛首花王。连砧不动开犹少,对酒多情格自强。

白昼已凌乡锦色,清阴宜接讼棠芳。娱宾一奉笙歌赏,从此香名岁月长。

()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青灯向暗壁,光焰坐自消。
鞲鹰铩六翮,绝意于云霄。
()

正气今寥落,斯人喜在前。诗书偿夙志,科第占青年。

家世陈文范,才情李谪仙。好贤常折节,重义不论钱。

()
叶重如将青玉亚。
花轻疑是红绡挂。
颜色清新香脱洒。
堪长价。
()
敌疆未寻盟,天王日尝胆。
边声入河岳,孤臣增百感。
()
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
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
金沙丰腴合德艳,酴醾轻盈飞燕身。
久无丹白应知我,齐散天香供道人。
()
物物拈来,般般打破。
惺惺用、玉匙金锁。
沥沥澄源,炎火焰火。
盈盈处,上下倒颠换过。
()
吾爱傅季珪,为事求端倪。
群愚亦智诈,不辨祛厥迷。
感深卖针媪,靦以食豆鸡。
一县称神明,鼠辈榛其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