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瑞岩示刘子厚。宋代。李洪。肩舆转绿畴,跨浦蹑石梁。暮投瑞峰宿,野色杂莽仓。鱼盐海市隘,松竹山径凉。解衣借僧庐,煮茗涤枯肠。顿忘庚火争,秋色已侵床。古戌此何夕,冠盖来徜徉。一杯偶相属,荔丹咀冰霜。哦诗兴清绝,天池看鹏翔。
《宿瑞岩示刘子厚》是宋代李洪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肩舆转绿畴,跨浦蹑石梁。
暮投瑞峰宿,野色杂莽仓。
鱼盐海市隘,松竹山径凉。
解衣借僧庐,煮茗涤枯肠。
这首诗以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瑞岩宿营时的感受和思考。
诗意:
诗的开头,肩舆转绿畴,跨浦蹑石梁,描绘了诗人乘坐车舆穿过青翠的田野,跨过小溪,行走在石桥上的情景。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傍晚时分来到瑞岩山,野色杂莽仓,山林的景色与野外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随后,诗人提到了鱼盐海市的狭窄,以及松竹山径的凉爽,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多样性。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解开衣襟,借住僧庐,煮茗以洗涤内心的疲惫和困扰。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对山水、天空、植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绪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心灵的净化和舒缓的渴望。同时,通过描绘寂静的山林和僧庐,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描绘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得以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给予读者一种思考和体味的空间。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偶成简任肃斋教论。元代。黄庚。百年光景易侵寻,消遣间愁只苦吟。但觉笔头风雨湿,不知鬓底雪霜侵。冥鸿九负九霄志,老骥空怀千里心。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
渔家傲。元代。欧阳玄。十月都人家旨蓄。霜菘雪韭冰芦菔。暖炕煤炉香豆熟。燔獐鹿。高昌家赛羊头福。貂袖豹祛银鼠襮。美人来往毡车续。花户油窗通晓旭。日寒燠。梅花一夜开金屋。
途中书怀寄奉化知县二首 其二。宋代。卢襄。奔驰渐觉岁峥嵘,负郭芜田未退耕。正恐山溪吹岸去,任从烟草唤愁生。别来竹院门长掩,好去渔舟手自撑。渐晚归心在何许,夕阳低处伴云横。
次韵答黄白仲毗陵见怀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震泽鸿书不可闻,布帆犹在白鸥群。青溪溪畔南朝宅,官阁梅花正待君。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明代。张祥鸢。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
留题东岩院。宋代。强至。仁祠倚岩腹,无处入嚣氛。古像栖深殿,高僧傲白云。山花暖自发,溪溜远犹闻。我正为名缚,翻羞猿鸟群。
屈指曾停雪夜舟,双旌宛转更西游。功名向好应知足,朋旧虽稀渐到头。
孤梦自悬钟阜月,尺书难溯汉江流。莫愁白简妨人事,能遣青山近沃洲。
归思并寄怀留省太宰刘公少司马凌公少司空徐公。明代。王世贞。屈指曾停雪夜舟,双旌宛转更西游。功名向好应知足,朋旧虽稀渐到头。孤梦自悬钟阜月,尺书难溯汉江流。莫愁白简妨人事,能遣青山近沃洲。
次芙蓉渡和颖叔修撰旧题。宋代。郭祥正。绰约芙蓉照碧湍,红绡衫薄不胜寒。吹香洗露情多少,只得元戎一饷看。
春日山村写事三首 其二。明代。杨光溥。病眼昏昏罢草玄,水涯行尽又山巅。午风花柳韦郎曲,春雨桑麻鄠杜田。老去杨朱甘避席,醉来苏晋爱逃禅。小园半亩都锄遍,种得昌阳欲引年。
樊学士送菊次韵答之。宋代。陈著。黄菊有名花,渊明无酒官。酒多人自醉,花好月同看。老未厌人世,天教共岁寒。未应携不去,高步蓬莱山。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大一无外,小一无内。一兮一兮,靡所不在。心地净亡尘,肉山闲弗碍。道环中,绝端倪。空印里,何文彩。风凄凄兮秋落远山,波烂烂兮月浮沧海。
通海夜雨寄淮上故人。宋代。张耒。黄沙浑浑水满川,奔流争岸虎眼漩。南来舟子惯风水,万斛长船如等闲。蒙蒙春雨杨柳湿,漠漠人家鸡犬寒。道途归人寄消息,客行安稳近长安。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宋代。胡仲弓。野眺逾高阪,葬传响外幽。僧从孤寺出,寄倚一林秋。池上烟飞去,亭皋影尚留。远风山下起,吹我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