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寺即事。宋代。楼钥。不到兹山二十年,岂知重见旧山川。烟深虽不见湖水,且看长空万里天。
《刘寺即事》是宋代楼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到这座山已有二十年,
怎知道再次见到故山川。
烟雾浓密,湖水难见,
只能仰望无垠的天空。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楼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离开故乡已有二十年之久,当他再次回到故山川时,发现景物已经发生了变化。烟雾弥漫,湖水难以辨认,但他仰望天空,感叹着它的辽阔和壮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乡愁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描述烟雾弥漫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直接看到湖水的遗憾和失望,但他并不沮丧,转而仰望长空。长空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追求。整首诗抓住了瞬间的感觉,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之间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广阔天地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秋日同金在衡过天界寺。明代。金大舆。老去厌纷华,来寻静者家。午香飘石鼎,中饭出胡麻。古树秋生耳,疏枝晚缀花。蒲圃对支许,终日共趺跏。
采桑。南北朝。傅縡。罗敷试采桑,出入城南傍。绮裙映珠珥,丝绳提玉筐。度身攀叶聚,耸腕及枝长。空劳使君问,自有侍中郎。
数四乘间遂道其衷。翌日复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张曰:予始自孩提时,性不苟合。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饭,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婢曰:崔之贞顺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谕情诗以乱之。不然,无由得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三
懊恼娇痴情未惯。不道看看,役得人肠断。万语千言都不管。兰房跬步如天远。
蝶恋花。宋代。赵令畤。数四乘间遂道其衷。翌日复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张曰:予始自孩提时,性不苟合。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饭,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婢曰:崔之贞顺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谕情诗以乱之。不然,无由得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三 懊恼娇痴情未惯。不道看看,役得人肠断。万语千言都不管。兰房跬步如天远。 废寝忘餐思想遍。赖有青鸾,不必凭鱼雁。密写香笺论缱绻。春词一纸芳心乱。
为许玄伯题画二首 其二 绯桃。明代。陶宗仪。学会徐熙笔法奇,浓磨翠屑衬胭脂。武陵溪上神游熟,写得春风小折枝。
送林君锡宣德。宋代。黄裳。最喜君来写我忧,群情忙处独抽头。功名机会须时可,诗酒光阴属自由。醉度九秋江上舫,食游双箸海边州。两年官满休瞻望,且与磨铅了校雠。
咏鹤。宋代。张嵲。昂藏野鹤混群鸡,志在云天失路悲。湖海稻粱元未足,虞衡罗网莫轻施。独怜铩翮垂寒雨,可念长鸣向晓曦。却使君乌惊羽翼,上林能占主人枝。
钱翁。清代。顾炎武。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