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遣兴二首。宋代。李洪。时序循环速,还惊一叶飞。草衰山自瘦,雨罢水增肥。芡嚼鲛人泪,荷凋楚客衣。鲈鱼不易得,张翰正思归。
《秋日遣兴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以秋天的时序循环为脉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时间的流转之快,令人惊讶万物的变化。其中的一叶飞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草木的凋谢使山峦显得瘦弱,而雨水的增多则使水域变得丰盈,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诗词中还出现了芡和鲛人的意象。芡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果实酷似人的眼泪,诗中的芡嚼鲛人泪,意味着人们在时间的变迁中流下的悲伤和眼泪。而鲛人则是传说中的海中仙子,与芡的意象相互烘托,突出了岁月流转中人们的离愁别绪。
诗词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思乡之情中的彷徨和期盼。鲈鱼是一种美味的鱼类,诗中的鲈鱼不易得,暗示着诗人离乡漂泊的辛酸。而张翰则是指宋代文人张翰,他是诗人的知己,也是诗人思乡的象征。张翰正思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读者在欣赏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句。元代。黄镇成。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潮来估客船归市,月上人家水浸空。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唐代。沈佺期。初闻衡汉来,移住斗城隈。锦帐迎风转,琼筵拂雾开。马香遗旧埒,风吹绕新台。为问沈冥子,仙槎何处回。
釜下吟。宋代。徐照。阿对泉头舂黑菰,萁然豆煮虫泣锅。蜀姜作芼吴盐和,琥珀香烂云子乌。不数肉翁夸安胡,老妻热贮儿怒呼。饥雷欲转藜肠枯,政须一饱百不图。君不见牛觳{觳殳换束},乌毕逋,蟹躁扰,鱼喁嚅。玉脂泣鼎扤血糊,万钱方丈胡为乎。莫笑庾郎一事无食鲑,长有二十七种园中蔬。催儿挂豆更栽芋,坡老自谓我亦识字耕田夫。
赠王将军。唐代。贾岛。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干。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宋代。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季迪病目医令止酒因作此劝之。明代。杨基。病目须饮酒,饮酒调微疴。气血郁不舒,赖此酒力和。所以雷公方,制药用酒多。活血必酒洗,散郁须酒磨。制药既用酒,饮酒良匪他。酒可引经络,酒能驱病魔。病目不饮酒,此盖医者讹。李白好痛饮,不闻目有痤。子夏与丘明,不为饮酒过。饮酒既无害,不饮如俗何。清晨呼东家,买置数斗醝。烂醉瞑目坐,满目春风酡。陶然物我忘,梦见孔与轲。此药岂不佳,而乃止酒那。我今劝君饮,君意无媕婀。庸医或见责,请示眉庵歌。
答吴侍郎二首。宋代。刘克庄。昨泛灵槎河汉津,今撑小艇水云身。相居自作蹲池计,天子何曾如屋嗔。开绿野尊姑领客,第甘泉颂可无人。白沙翠竹宜闲步,绝胜东华踏软尘。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宋代。李弥逊。帐锦笼庭,囊香飘榭,过了芳时强半。觅残红、蜂须趁日,占新绿、莺喉咤暖。数花期、望得春来,春去也、把酒南山谁伴。更帘幕垂垂,恼人飞絮,乱落一轩风晚。手拍狂歌挥醉碗。笑浪走江头,几逢归燕。忆黄华、曾吹纱帽,讶彩楼、催攽F纨扇。功名事、于我如云,谩赢得星星,满簪霜换。向棠棣华间,鶺鴒原上,莫厌尊罍频来见。
遣兴五首 其五。唐代。杜甫。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次古诗韵 其二。元代。王冕。潇洒衡茅下,岁寒同此君。幸遗山水窟,得离虎狼群。有酒怀元亮,无才拟子云。寓形随分已,何用强求闻?
尝瓜得麻字。明代。顾清。旋拔霜刀剖玉瓜,清甘入口四筵誇。凭君莫问渠家世,见说青门又种麻。
元夕休宁道中遥忆乡里。明代。徐渭。陌上双双结袂频,翩如飞燕蹴轻尘。一年乐事花流水,几夜他乡月照人。驿路酒家留去马,溪桥梅色弄新春。相随惟有孤龙剑,会向囊中笑客贫。
长安有狭邪行。南北朝。萧衍。洛阳有曲陌。曲陌不通驿。忽遇二少童。扶辔问君宅。我宅邯郸右。易忆复可知。大息组絪缊。中息佩陆离。小息尚青绮。总辔游南皮。三息俱入门。家臣拜门垂。三息俱升堂。旨酒盈千巵。三息俱入户。户内有光仪。大妇理金翠。中妇事玉觿笙游曲池。丈人少徘徊。凤吹方参差。
沁园春 其十一 戒游。清代。尤侗。我学渊明,归去来兮,请绝交游。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秫田十亩,将老菟裘。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沧海珠投。而今金尽床头。纵舌在何辞仰面羞。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文章命薄,知己难求。乘兴而来,途穷则返,笑傲随他呼马牛。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
少年行 其二。明代。李云龙。虎头猿臂捷如飞,三陷胡兵三突围。冒雪夜驰沙碛外,长缨亲系左贤归。
周氏敬荣堂诗。宋代。辛弃疾。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口泽母杯圈,改作唇齿寒。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有伐其左臂,那复右者存。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则艰。世其有不知,利欲令智昏。周君千载士,金玉四弟昆。状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又如孔门科,行义皆可尊。我行前冈上,人指孝友门。邀我饮其家,本末能具陈。我家所自出,嘉佑刘三元。至今起俗说,闻者薄夫醇。逮我先君子,仁孝俭且文。室有相乳猫,庭有同心兰。推梨更逊枣,左右儿曹欢。尺布与斗粟,咄哉彼何人。比屋二百年,试比东西隣。东家余破釜,西里今颓垣。萁豆自煎煮,拔地无本根。逼逼守遗戒,岂不在子孙。矧复学圣贤,遑恤后富贫。谁书百忍字,何不一笑温。我老悲古道,闻此摧肺肝。洗盏前致词,福善天匪悭。圣朝重揖逊,欲尧舜此民。请君大其门,车马行便蕃。长歌谪仙李,茂记文公韩。我诗聊复再,语拙意则真。此书君勿嗤,傥俟采诗官。
松坞答鲁南对月见忆之作。明代。顾璘。良宵爱对空山月,赤旱愁侵独坐人。江鹳不将时雨至,林乌还带晚霞新。家依百亩心同切,地隔孤峰梦亦频。野寺相随又相别,人间离合本无因。
访隐者遇沈醉书其门而归。唐代。韩偓。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沈醉酒缸空。夜来风起闲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同胡原仲吴公路游清湍亭赋诗得流字。宋代。刘子翚。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新亭迥临危,急润循岩陬。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飕。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 其一。宋代。黄庭坚。重帘复幕锁蛾眉,银烛金荷醉舞衣。长为扶头欠㪷酒,不关禅病减腰围。
杜鹃花。清代。林耀亭。春风二月正芳菲,蜀魄名花世所稀。红蕊染成真血泪,枝头似唤不如归。
江如晦以诗送蕙一本以诗谢之。宋代。王洋。幽芳不弄妍,人意自推先。比德人间愿,同心事外贤。香因天力与,名自楚词传。桃李多颜色,相逢不敢鲜。
黄金二首。唐代。陆龟蒙。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近来簪珥重,无可上高台。平分从满箧,醉掷任成堆。恰莫持千万,明明买祸胎。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十 石室仙踪。明代。王弘诲。石门幽鸟语关关,仙子游踪不可攀。总为伤情无尽处,年年合浦叶飞还。
庞居士赞。宋代。释慧开。平欺马祖,下祝诸方。生涯荡却,今古无双。不兴万法为侣,一口吸尽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