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下若大雄寺汪内相陈朝桧诗

追和下若大雄寺汪内相陈朝桧诗朗读

《追和下若大雄寺汪内相陈朝桧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同时展示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洞察。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斩骨刳心操凛然,
盘根厚地老逾坚。
八千椿木应同寿,
十五尧蓂莫纪年。
辱井已荒伤故国,
琼枝无复盗春权。
六朝陈迹空余此,
阅世真成叹逝川。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两句“斩骨刳心操凛然,盘根厚地老逾坚”描绘了作者对时代沧桑的深切感受。作者用刻骨铭心、操之在心来形容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关注。盘根厚地、老逾坚则用来形容历史的沉淀和坚固,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八千椿木应同寿,十五尧蓂莫纪年”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八千椿木是对历代文人墨客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的精神应该同寿而存。十五尧蓂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花木,暗示传统文化之美不应被时间所限制,无需纪年而长存。

下一句“辱井已荒伤故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遗憾之情。井是国家的象征,辱井则暗指国家受到侵犯和耻辱。作者深感故国的荒芜和伤痛,对此感到悲凉。

紧接着的一句“琼枝无复盗春权”揭示了作者对权力的思考。琼枝是指美好的花木,盗春权则暗指那些篡夺权力的人。作者认为真正的权力不应该被滥用和掠夺,而应该用来维护社会的繁荣和昌盛。

最后两句“六朝陈迹空余此,阅世真成叹逝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六朝陈迹指的是历史上六朝时期的痕迹,而此指的是作者所见到的现实。作者通过观察历史和现实,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对此感到唏嘘和叹息。

整首诗以浓郁的忧国忧时之情,揭示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和权力的思考,作者表达了对美好和正义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感叹。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李洪独特的诗性和才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乌飞金,兔走玉,
三界一粒粟。山河大地几年尘,
阴阳颠倒入玄谷。人生石火电光中,

()
先正声猷在,诸贤竞挽推。
蚤年知振厉,中道惜裴回。
论建何老识,文词岂小才。
近来耆旧尽,徒与士生哀。
()

云暗山如醉,风来树若颠。
怀人多有梦,忧国少安眠。
江海浮鸥鸟,山林叫杜鹃。

()

水落小山浮,山人上下游。
月岩烟桂晚,风浦石兰秋。
食芰渔溪宿,烹葵野馆留。

()

相庭贻庆远,才子拜郎初。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

更深河欲断,节劲柳偏疏。气耿凌云笔,心摇待漏车。

()

如何当此地,亦得见名僧。托尽他乡钵,传来几代灯。

烟霞生有果,云水迹无凭。问遍南朝寺,因师住秣陵。

()

揽衣欲起还眠,杜宇一声春晓。家童走报新事,山茶昨夜开了。

()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

旭旦抱虚寂,斋居绝諠哗。淡然思虑息,悦此景气佳。

凉飔散烦燠,绿树含清华。兹焉即栖屏,奚用穷幽遐。

()
吴中秋晚雨冥冥,自笑闲愁又尔馨。
身世已归南北陌,梦魂犹寄短长亭。
浊醪可酿樽余绿,明镜无情鬓失青。
赖有钓船堪送老,一汀鸥鹭共忘形。
()

南溪晚酌罢,归路笑言同。
家在碧山下,人行清露中。
鹊飞斜映月,虫响暗移丛。

()

抱负如公屈不伸,古来无有达诗人。声名岂似官资小,才调宁如掾俸贫。

东野旧称涛涌骨,退之曾说胆过身。

()
正教堪尊重,一法共不共。
十八不共时,灭却南柯梦。
()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
龙墀问法动天颜,天赠黄金一万钱。
打得衲僧公验正,通禅依旧是通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