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庵》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住在一座庵堂之中的景象。姜特立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庵堂的感慨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
诗中的第一句"天地即吾庐"表明了诗人将庵堂视为自己的家园,与天地相融合,暗示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第二句"胡为号借居"则表达了诗人借住在庵堂中的心情,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称之为"借居",似乎在质疑世俗的定义和标准。
接下来的两句"赵州无住着,不作更还渠"揭示了庵堂的主人赵州并未常住其中,也没有要求诗人归还。这里的"赵州"可以理解为庵堂的主人,也可以象征着世俗的规范和压力。诗人感叹庵堂主人不要求他离开,似乎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由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心境。他将庵堂视为自己的天地,拒绝被世俗约束,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种追求与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相契合,体现了他们对于宁静、自由的追求。
《借庵》通过对庵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对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约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于自由、隐逸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白頠词(二首)。明代。高启。出后阁,临前楹,舞衣皎皎洁且轻。飘如白云向空行,回腰流目君已倾。华灯吐焰欺月明,喧哗不闻遗佩声。茱萸实,红兰叶。千秋欢乐长如此,妾身得向君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