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富池罗汉院

题富池罗汉院朗读

《题富池罗汉院》是宋代文人李流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禅院景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和禅修环境的赞美和敬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深树老小禅关,
关对江淮千古山。
万舶堆中江上乐,
时时箫鼓寺前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林茂密、树木苍老的景象,以及禅院的小门关口,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深远。禅院对峙于江淮之间的千古山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在江上,船只繁忙穿梭,仿佛是给禅院带来了欢乐和生机,而箫声和鼓点也时常从寺庙前传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禅院的宁静与山水的壮美。禅修的环境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同时,船只的喧嚣和寺庙前的音乐,也给禅修带来了一丝生动和活跃,增添了整个场景的韵味。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禅修环境的赞美,展示了禅修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通过对禅院与自然景观、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山水交融的美好感受,让人心生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

猜你喜欢

温江离省近,民俗向称饶。
处处是流水,时时当度桥。
沤麻成白雪,酿酒比红蕉。

()
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

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青山。

()
到处笙萧鼓笛中,诗人随分得春风。
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
()

中州淇水来泼泼,介鳞无数沾涓沫。流入漳河愈觉清,临流谁识源头活。

化作膏池一片冰,炎威都被清风夺。冰之清,贮玉壶兮凝水精。

()

寒暑有代谢,人事亦推移。蹉跎慨畴昔,俯仰念复兹。

篱落委秋蔓,馀葩含夕姿。物化谅难穷,吾生知有涯。

()

四壁无图画,推窗尽简书。真吾何所寄,深处乐如如。

()
绕树行百匝,临池把一杯。
白知茶蕊上,红对烛花开。
已作寻芳去,何辞尽夜回。
恶风无藉在,明日满苍苔。
()

江水攒流活活春,桃花浪里问渔津。操舟正唤风波急,稳舵中流未易伦。

()

饷留儿女自喧呼,指点春禽又引雏。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
梅阴荫西窗,实繁枝叶低。
小鸟时来鸣,向我如栖栖。
一鸟鸣未已,一鸟随和之。
鸟声处处起,高下声参差。
()
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河深。
久闲物理有相复,历城官事森成林。
乘时敛散逐十二,鞭挞逋负徒哀矜。
一杯相属未尝得,百亩归去将安能。
()

五彩春霞绣绮袍,文章无复看挥毫。相思惟有南山色,彷佛当年意气高。

()

才看花回晚日明,停杯不饮槊空横。
羡君洒落方成趣,笑我虺隤不及盟。
但向舍南窗北看,浑如林下水边清。

()
家声昔冠秦中望,妇学今传颍上风。
百岁流光方过半,新春逝水忽驰东。
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
他日拂弦悲旧曲,应将哀恨寄孤桐。
()

蟹壮湖村橙子黄,秫田绕舍未全荒。双亲住在姑溪上,却望青山是故乡。

()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

可怪人心常不足,岂知稳处是安宁。连日江行虽是缓,却无狂吹阻扬舲。

()

茅屋小柴门,前峰烟树昏。夕阳芳草径,霁雨落花村。

竹下安茶灶,山边置酒尊。吟翁常款曲,佳句细评论。

()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

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

()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
不贪名利乐优游。
收转心猿踢气球。
日享三餐朋友饭,夜眠一宿玉人缕。
真快活,度春秋。
()

浚哲惟皇,绍熙有晋。振厥弛维,光阐远韵。有来斯雍,至止伊顺。

三台摛朗,四岳增峻。

()

为避尘埃到海滨,海中依旧有黄尘。风波满眼才登岸,又被惊沙乱打人。

()
叶叶霜林著意红,翩翩行骑语墙东。
黄金拟买长门赋,未信君恩属画工。
()
竹屋已三间,花迳旋一新。
芳苞束碎锦,细草铺柔茵。
曾悟顺动豫,岂叹云雷屯。
个中足俛仰,世上谁经纶。
()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
一自仙游去不回,徒令孝子有余哀。
他年华表归来后,知是人间几劫灰。
()
月在荔支梢上,人行抹利花间。
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