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道中二首

射洪道中二首朗读

《射洪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射洪道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远墟行蔼蔼,
滞绪豁欣欣。
挟翠山能润,
矜晴草自薰。
堕鸢那及吸,
飞鹭可堪九。
欲共江流说,
滔滔故不闻。

诗词的诗意是展现了射洪道中景物的美丽和繁荣。"远墟行蔼蔼"描绘了远处村庄的景象,生机勃勃;"滞绪豁欣欣"表达了心情的畅快和舒畅。"挟翠山能润,矜晴草自薰"这两句表现了山水的美丽和自然的繁荣,绿山环绕,青草芬芳。"堕鸢那及吸,飞鹭可堪九"描绘了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形容它们的姿态优美,形成了与地面景物的互动。最后两句"欲共江流说,滔滔故不闻"表达了作者对江水之美的向往,但随着江水滔滔流淌,声音被掩盖,无法传达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的繁荣和美丽,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最后两句描绘了江水无穷无尽的奔流,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人对自然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其精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诗人李流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的细腻观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愉悦和对自然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

猜你喜欢

雪压梅敧,写不就、岁寒清绝。
正阆苑、五分里过了,三分腊月。
()
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
拈得口,失却鼻。
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
()

富贵昌,宜侯王,大吉羊。

()

羽衣能补舜衣裳。闲看云忙。宣文奎画龙珠护,□家山、辉映琳琅。天上重逢初度,仙韶锡宴非常。满期人道鲁灵光。合佩金章。丹牙修出纤纤月,看年年、玉斧吴刚。不枉盘根寿栎,要扶宗社灵长。

()

来鸿去燕十年间。镜中看。各衰颜。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梦里邻村新酿熟,携竹杖,款柴关。人生谁得老来闲。记清欢。见君难。长路悠悠,回首暮云还。断岭不遮南望眼,时为我,一凭阑。

()

地比诸园小,池从前代开。犹馀乔木在,曾见上皇来。

幽径埋黄叶,空庭老绿苔。荒寒吟思怯,落日独徘徊。

()

窣堵岧嵉出半空,蔚蓝天界接刚风。鱼凫彊域遥瞻外,龙鹄山川近览中。

乍似潜虬穿坎窞,俄惊飞鸟出樊笼。登高胜侣归来晚,楼阁烟花紫翠重。

()
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
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
()
龙蛇半灭亭间字,泉壤长埋地下身。
从此世间无玉树,故人三叹泪沾襟。
()

群嚣息尽地逾偏,爽籁泠泠秋可怜。辋口有湖歌自诧,苏门拥膝啸为缘。

清音信许兼山水,幽响谁应别地天。最是北窗天际想,到来吾意亦翛然。

()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

竹轩晓星晷,解剥究玄理。
试以厮养卒,一一见出处。
予欲老江干,因君忽奋起。

()
泮水渌犹浅,春芹叶始敷。
旌旗久停住,衿佩俨相趍。
庾亮亲临学,哀公不诟儒。
兹为表则地,风教自王都。
()

无事莲花府,因君破寂寥。胡笳催进酒,汉月引鸣镳。

说剑已逢敌,从军直渡辽。无将笛中柳,瘦入沈郎腰。

()

秋色共溪长,游人笑语凉。
萍开天倒影,莲堕水流香。
鱼罶和星漉,禽罝带雨张。

()

于穆我皇,之德之纯。
涵濡群生,矧我遗民。
连齐跨晋,输贡效珍。

()
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农。
何事偏宜闲处植,无端复向别时逢。
林间暂击黄金勒,花下聊飞玛瑙钟。
会待重来醉嘉树,只愁风雨不相容。
()

玉溪一别十年馀,北绾铜章西辟书。
寄语湖山好相待,苍颜归日骇禽鱼。

()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
从今可无语,倾耳舜弦声。
()

兴来呼蜡屐,去踏雨余山。恋此枪榆境,仍楗薜荔关。

浮云时一憩,倦鸟复相还。觞咏信云美,犹然妨我闲。

()

江山到处堪图画,风月无边自古今。但要清明如外境,便分动静即吾心。

坡仙取用原无尽,康节登临岂浪吟。天理流行须体识,莫将嘲弄费光阴。

()
野寺重来记昨游,一弹指顷几经秋。
五峰绝顶双松树,相识儿时到白头。
()

父老骈肩不可麾,炉烟争绕御班围。共瞻帝所天光近,更识淮壖马迹稀。

丹扆预传雄算去,元枢先奏凯歌归。由来干舞苗民格,即是姚虞上上机。

()

翩翩击筑共游燕,慷慨行歌易水边。九曲河流看似带,三春杨柳折为鞭。

诗成马上无须草,酒买垆头不论钱。此去长安应咫尺,与君同赋帝京篇。

()

万物待新生,吉辰斯日最。梅花馥冷芬,兰若蕴清气。

烛粲雪窗红,篆凝绛纱翠。屠酥同寿君,户户有人醉。

()
自计前生定蜀人,锦官来往九经春。
堆盘丙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栮脯珍。
联骑隽游非复昔,数编残稿尚如新。
最怜栩栩西窗梦,路入青衣不问津。
()

诗家例不涉儒家,罕数儒珍到齿牙。我自闲吟消壮志,却因秋实爱春华。

()

南北二十里,两山中过云。采芝随鹿去,拾果与猿分。

酒熟青田核,羹香碧涧芹。非君播诗句,那得世人闻。

()

九重阊阖开黄道,香雨清尘润瑶草。銮舆游幸凤城南,锦绣江山胜蓬岛。

卿云流彩映紫清,薰风绮树娇莺鸣。花园禁籞肃万骑,仰见金钺罗霓旌。

()

楚材从古擅豪雄,况是长沙世著忠。
鸣鹿三章新得句,抟鹏万里稳摩空。
科名直寄文词表,事业相期气节中。

()

不为谈天来碣石,只缘探海入蓬莱。三山晓日晴千里,万灶杉云酒一杯。

白羽已随蛮嶂尽,黄花偏向战场开。风流不减桓司马,醉倚星岩落帽回。

()

閒閒道人真可怜,非儒非佛复非玄。两只青鞋遍大地,一双白眼撑高天。

半世生涯三寸管,欲把千秋常占断。相逢便说肝胆倾,何事逢人邈河汉。

()

江上初收雨,云头尚恋山。
归帆巡古岸,晴草守沧湾。

()

妾乃石楠花,名为端正树。为君守岁寒,不忍辞霜露。

()
德盛乎水。
玄冥纪节。
阴降阳腾。
气凝象閟。
()

死人眼,死人手。
金乌飞,玉兔走。
直截根源,取之左右。

()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

野店沽来酒欠浓,客愁今夜又相逢。江枫渔火都禁得,只怕寒山寺里钟。

()

绿树连霄汉,幽栖羡一枝。托身忘偃蹇,集木识安危。

云暗归巢早,天寒出户迟。名园修健翮,不使弋人窥。

()

一年春事到酴醾。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寄语故园桃李,明年留待归来。

()
荒山连水水连天。
忆曾上、桂江船。
风雨过吴川。
又却在、潇湘岸边。
()

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

红锦靴柔踏节时。微动翠蛾抛旧态,缓遮檀口唱新词。

()
释履从军蚤滥官,已衰能复尚盘桓。
迩来齿发羞相问,乞有衡茅觅自安。
使我襟怀遗内热,诵君诗句袭人寒。
知谁便是知音者,且作岩溪雪景看。
()

鹅黄快泻映金盆,白随湘酃岂并论。

酩酊不妨寻醉侣,鞠躬底事入公门。

()

红粉墙高。风吹嫩柳,露湿夭桃。扇薄身轻,香多梦弱,肠断吹箫。

谁能一见相抛。动人处、诗成彩毫。帐底星眸,窗前皓腕,又是明朝。

()

明月鉴之,如玉之屑。严霜厉之,如冰斯洁。静言对之,君子之节。

()
金缕歌残红烛稀。
梁州舞罢小鬟垂。
酒醒还是独归时。
画栋日高来语燕,绮窗风暖度游丝。
()

折简重开翰墨香,知君襟度定非常。烛花未领春宵话,马足何堪部檄忙。

眼底牛刀初试刃,斗间龙剑已腾光。新莺细柳迎归旆,也著吾诗入锦囊。

()
来借维摩榻,披襟待晚凉。
鸣蜩喧古木,鬥雀堕虚廓。
染翰题新壁,移樽避夕阳。
二公亭畔路,爱惹芰荷香。
()

第一折

()
绝涧移来近市园,又还移入卖花分。
体蟠一簇皆心匝,肤裂千梢尚手痕。
试问低回随俗态,何如峭直抱孤根。
岁寒风节应无恙,鲁兀须知自有尊。
()

未妨关法急,来就使君期。胜算藏彄戏,遍师刻烛诗。

闻歌两岸近,荡桨百壶移。野烧侵沙灭,疏钟渡水迟。

()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
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

君年四十八,我年四十五。百年几会面,念此长恨苦。

金台首相见,各委霞外许。拥怀素心人,动辄屈指数。

()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
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
()

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阴阴夏木长,翙翙巢禽鬯。

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閒旷。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

()

南郡城如铁,西山翠作屏。六年佐州幕,千里望亲庭。

簿领仍相绊,干戈苦未停。晓衙冲暗曙,夕骑戴明星。

()

楼角声残锁禁城,灯花半落夜寒生。
啼鸦井上惊风散,残雪窗前助月明。
清世莫嗟人寂寞,中年渐怯岁峥嵘。

()
池塘经雨更苍苍,万点荷珠晓气凉。
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

明霞烘透春机杼。春在明霞多处。我是有诗渔父。一梦秦天古。
柳枝巷陌深朱户。墙外风流一树。十五年来凝伫。弹尽胭脂雨。

()

六十年前幸附君,见君登第应卿云。禁闱持橐犹瞻近,滇海分符遂离群。

见说悬车耽撰述,极思操彗接清芬。而今起冠嘉宾会,何意工歌又共闻。

()

龙山四面何蜿蜒,下有黄云二顷田。朝来爽气入吟思,外家吾叔真才贤。

十年不见令人瘦,一日相逢开口笑。已呼小吏办酒樽,更遣官奴歌水调。

()
下帘读易沈君平,老向人间识世英。
戏把年龄聊复问,从来富贵不须评。
聊翩诗笔粗豪甚,矍铄精神顾盼明。
我欲求田古松邑,君言此计几时成。
()

几载阻兵荒,一名终不忘。还冲猛风雪,如画冷朝阳。

句好慵将出,囊空却不忙。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

()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
形貌春寒,颠毛雪残。
坐空生灭影,静见离微端。
珊瑚树生玳瑁海,明月珠走琉璃盘。
藏天下於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出世间於世间兮万像谁敢相谩。
()

束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千里风霜欺老鬓,五湖风月寄閒身。

灞桥驴背惊残梦,函谷鸡声促去轮。料得纪行多赋咏,邮筒毋惜寄阳春。

()
倾崖当胸石足啮,失势毛氂槁幽谷。
王孙却走断不到,惟有衰猿如鬼哭。
仆夫酸嘶诉涂穷,我亦付命无何中
悲风忽来木叶战,落日虎嗥枯竹丛。
()
推篷数峰出,野色弄新晴。
雷复阳初长,雪消山更青。
岭坳孤塔露,木杪片云生。
何日尘缘了,来寻猿鹤盟。
()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

独据胡床醉不移,坐深檐露滴髭眉。萧萧风水成音乐,澹澹星河起鹭鸶。

语罢欲乘黄鹤去,兴来忽使白云驰。火龙□傲烹茶□,不析扶桑一气炊。

()
冰监传神苦未工,传来恰恰五秋风。
又将老丑形骸子,般入刘家画苑中。
()
一窗丝雨一帘风,当日虀盐滋味同。
见说主司多好句,肯将弄蚁待诸公。
()

夜宿高山古庙坛,愁闻滴沥雨声寒。自知处险非常计,争奈苍生殆不安。

()

乾坤空断海天秋。远水际天浮。望中一发青山小,云涛涌、万里归舟。

明月双凫渺渺,西风两鬓飕飕。

()

澄清天下志,正色肃朝纲。半道包苴绝,三君姓氏香。

京官料大计,王府注赀郎。夜窘崔呈秀,师侵谢应祥。

()
密下斜飞片片愁,不堪飘泊向西州。
思家对雪诚何味,只与群山斗白头。
()
仁义功高泽子孙,衣冠由是古王门。
位升五品鵷鸾贵,政在三州民社尊。
一旐岂期江汉远,千年惟有德风存。
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
()
将谓长淮已荡平,岂知什堑又颠坑。
从今莫近他城子,怕有南人夜斫营。
()

昨日暴热加蕴隆,今日寒色如穷冬。
居然寒暑变春事,大钧造化谁始终。
我欲直前扣天阙,万神森卫不可谒。

()

檐溜春犹冻,门扉晚未开。
退闲惊客至,衰懒怕书来。
日日教浇竹,朝朝遣探梅。

()

昔望居庸南,今出居庸北。岩峦争吞吐,风水清且激。

逶迤数千里,曲折殊未息。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

久嘱灵山绍祖风,先王行业与心同。精忠已泐天潢上,法辅长留海岳中。

旧沐恩波归鹤荫,新承祇布壮龙宫。无穷感慨成今昔,干舞尧阶忻共逢。

()
僵寒危病分泉台,谁料今犹事酒杯。
可是食羊供未足,只因齏瓮唤教回。
紫荆老树死中活,棠棣春花笑处开。
儿辈不知身是赘,劝餐云母寿方来。
()
龙楼一品亚台联,佚老归来帝养贤。
商皓岭芝追隐伴,胡公潭菊得高年。
客盘梅熟经调鼎,宴渚舟横旧济川。
延阁裁章纡和曲。
()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
雁声秋信北,鸦背夕阳西。
岸远舟逾小,水高山陡低。

()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

朝游云溪上,暮游云溪下。不如云溪云,去作人间雨。

流水赴大壑,白云思故山。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

()

只有两旬别,浑如送远心。把持不忍去,直到日西沉。

()

岩电当年说阿戎,清谈于世竟何功。
君今双目真如电,举世忠邪一览中。

()
一叶扁舟轻帆卷。
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