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感事》
作者:李石(宋代)
诗意:
《感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短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事物的感受。诗中描写了苔藓在雨中被清扫,花朵在几天晴朗的天气中绽放。同时,诗人提到了蝴蝶翩翩起舞,矜持地展示它们的神秘之美;而黄莺也巧妙地模仿着仆人的声音。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欣喜,并通过这些平凡的事物传达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赏析:
李石的《感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对微小事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中的苔藓和花朵展现了自然中的变化和循环。苔扫弥旬雨,表达了清晨雨后,人们用笤帚扫除苔藓的场景。这一景象展示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细致和繁复。花开数日晴,描绘了花朵在晴朗的天气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凸显了自然的生机和变化。
其次,诗中的蝴蝶和黄莺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灵动和多样性。蝶轻矜鬼翅,描述了蝴蝶优雅地翩翩起舞,展示出它们的神秘和美丽。这里的蝴蝶不仅仅是一种昆虫,更是诗人对自由、浪漫和变幻的表达。莺巧学僮声,黄莺巧妙地模仿着仆人的声音,显示出它们机智和灵巧的本领。这种仿效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也是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敏锐观察和热爱之情。它呈现了一个平静而美好的自然世界,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体味到宁静与温暖。《感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唤起了读者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关注和珍惜。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讲筵初启荷恩荣,彩币兼金重礼成。谁有责难窥孟子,只应稽古笑桓生。
黄封露泻春杯数,紫禁风传午漏平。浅薄将何增圣学,几回徒有爱君情。
十二日初开经筵赐宴及白金綵币宝镪感而有作。明代。程敏政。讲筵初启荷恩荣,彩币兼金重礼成。谁有责难窥孟子,只应稽古笑桓生。黄封露泻春杯数,紫禁风传午漏平。浅薄将何增圣学,几回徒有爱君情。
赠星士。明代。何瑭。杏坛寂寂罕言命,沧海茫茫空问津。今日见君谈甲子,守株翻却是高人。
得天经书问。宋代。宋庠。久卧堪忧巷,惊闻不滅书。高风五柳外,深意八行馀。努力邀加饭,相逢约下车。殷勤长跪读,双睫费涟如。
野次欲访于从周不果因寄二首。宋代。王炎。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倚杖时观获,焚香只读书。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宋代。郭祥正。秀气鸿濛济州曲,十歌清池万竿竹。竹里修椽架草堂,不羡长安买华屋。春生广野碧玉柔,月拥翠岚银粉扑。低飞白鹭拣晴沙,闻晓黄鹂啭乔木。明明长剑倚太行,拂拂愁烟蔽盘谷。重冈渐远势愈高,云开青出分秋毫。龙蛇鳞甲雪霜洗,壮士四顾空提刀。阴晴万变恣吟写,三叠琴声猿夜嗥。君不见古来功名输隐叟,种桃采芝皆皓首。不将机械搅灵源,能使形骸颇长久。明公何年归草堂,扁舟我即浮沧浪。江鱼有味四时美,一蓑醉临芦花傍。男儿彼此送终毕,自算此身无得失。江东片月过河阳,为照两处无何乡。
老鹤叹。宋代。贺铸。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俛啄同群雏。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
曹仁宪谨荣寿。清代。方玉斌。岳降崧生岂偶然,独钟元气本于天。赤松讵学长生诀,黄石原来不老仙。一片玉壶冰可贮,千秋金鉴月高悬。沐恩我辈齐罗拜,为作诗歌助寿筵。
题画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烛影摇红 送二守之任毗陵。明代。陈霆。春雾空濛,东风千里湖山晓。红旗画鼓簇花堤,供帐城南早。请看樽前父老。向棠阴、泪流多少。仙舟难挽,湖水空摇,柳丝虚袅。经济才华,东南列郡都来到。马蹄带取弁山春,散向延陵草。人意新来正好。报前途、天门开了。伫看剑履,快上星辰,五云围绕。
宫词 其三十六。宋代。周彦质。春晴太液漾漪涟,柳绿花明艳冶天。十二栏干帘半捲,瑶津亭下按龙船。
浣溪沙·贴体宫罗试夹衣。金朝。刘仲尹。贴体宫罗试夹衣。冰蓝娇浅染东池。春风一把瘦腰支。戏镂宝钿呈翡翠,笑拈金翦下酴?。最宜京兆画新眉。
山居即事四首 其二。唐代。吴融。不傲南窗且采樵,乾松每带湿云烧。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朮苗。
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青山为家,白云作户。稳密田园,鸦飞不度。皷腹台前一转头,不觉四月二十五。
游西湖。元代。张复亨。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送全玄洲太史册封赵藩。明代。于慎行。邯郸道上夹垂杨,六传飞尘出建章。赵国河山连右辅,邺都词赋在天潢。登筵夜对丛台月,染翰春浮玉署香。此日流离知满路,好陈谣俗报君王。
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宋代。陆游。鹤鸣山空无鹤来,青霞嶂深天壁开。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幽禽飞鸣报客至,奇树璀璨知谁栽。花藤怪蔓白昼暗,奔猿落狖无时哀。路穷尚蹑一千级,忽见密竹藏楼台。共言神僧昔住此,至今光景如天台。搘筇负笠出复没,喜动妇人惊提孩。高人何至作狡狯,无乃翫世聊相诙。不然学道穷实际,讵舍正大崇奇儒林丈人学擅世,余事尚压蔡与崔。名山未死可再到,此士一失难重陪。赞府摘山事如织,摆拨领客何奇哉!境幽神怆不可住,归倩玉手传金杯。
题毕直合翻经图三首。宋代。陈造。中原正朔合天王,细读遗书瘿作囊。老子披图揩病眼,为公重炷石炉香。
秋怀。宋代。卫宗武。秋空日澄霁,秋气日萧瑟。塞马健嘶风,候虫悲吊夕。卉木敛华滋,天地失颜色。来鸿谋稻粱,飞隼快搏击。人境顿姜凉,物情亦凄恻。居愁岂无端,感叹继韩笔。
师子林八咏 其六 玉鉴池。宋代。郑元祐。活水涓涓一鉴开,玉光射日莹无埃。临流照见行禅影,天际孤云蓦地来。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一。明代。何巩道。尽日阴阴湖水清,爱閒惟有看山情。晚来更踏无人径,静听新蝉雨后声。
十月六日同朱大桂芳孙大星衍城南晚步。清代。洪亮吉。十日五日一出游,原上草木初辞秋。惜哉岁歉寡欢思,且觅二子吟穷愁。市中扰扰无百家,落日鼓已鸣官衙。饥民入市竞挐攫,野店插竹凭拦遮。故人住近宫墙左,破壁经时有烟火。吏病无能索市租,客来聊复供山果。芒鞋日晚踏市尘,城上月出光愁人。斜阳欲没尚未没,照曜树顶栖鸟嗔。城南城北荒途永,城里蓬蒿余百顷。桧柏难寻隐士坛,辘轳已断仙人井。前时一雨润麦田,短麦稍喜抽平阡。已看黄口竭樵采,忍听白发谈丰年。道旁一辈还相告,曰昨征西捷书到。百斛襄船米禁开,征人失喜居人噪。我今作客虽一方,百里尚得称吾乡。眼中见此谁得忍,树赤无皮石无粉。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明代。于慎行。玉阑东畔画帘前,到处常随豹尾旋。圣代仪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来偏。琅函赐锦驰中骑,宝鼎分餐出御筵。斋室受釐应有问,朝回犹恐夜深宣。¤
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宋代。胡寅。税鞅年华暮,围炉夜饮酣。雪梅清共映,沙水冻相涵。远意人谁,殊方俗未谙。前冬发湖北,今日滞湘南。
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元代。吴澄。畴昔江乡识此君,清风凛凛动霜筠。被谁点染移将去,也受京华半面尘。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宋代。杨万里。烈考同心德,中兴异姓王。勋劳贯三极,文献在诸郎。公也山林味,天乎日月忙。一生非不达,晚达却堪伤。
杪秋同陆华父登青罗山顶望罗浮。明代。欧大任。嶂前松栝九秋残,紫逻东回路几盘。秦戍风烟馀燧火,粤门天地一泥丸。铁桥云落银涛涌,朱鸟星高玉舄寒。为报安期今可待,去从神武挂吾冠。
送别。明代。张穆。南溟有神鱼,百里见崒峍。呼吸潮汐奔,动息安可悉。我生愧细微,勺水锢其质。智力既已殊,大小乌可匹。真宰今厌兵,春风扫寒冽。有客将何之,万里操仁术。余当老空山,偃曝思朝日。
同年饮中丞恒山宅次符卿泾野韵 其二。明代。钟芳。浮踪偶聚若抟沙,倚遍文轩叹落花。雪后金英看素节,瓮头春色写丹霞。令严掷采飞觥急,壶校翻翎著箭斜。饮罢出门人语静,霜天廖廓思无涯。
读散师诗稿。宋代。单人耘。拳拳我爱散公赐,墨迹酣沉两卷留。刻意苏黄兼熨贴,铸镕韩杜自雄遒。江南烟水汀洲月,原上寒村桑柘秋。对此一灯吟不足,枯肠奇字忽能搜。
所见。明代。林俊。谁以无涯混有涯,百年吾道大方家。力难自可安巢拙,陂斗何须较辙斜。算老每怜馀景迫,策羸真觉去程赊。云中鸡犬今何处,莫漫寻真嚼紫霞。
泽居。宋代。陆游。泽居仅足不求余,旷快真同纵壑鱼。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此际自应还往绝,本无心与俗人疏。
过彭城吊西楚霸王。明代。袁宏道。一骓渡江东,猛气不可触。只手挈河山,英王尽奴伏。鸿门放亭长,肝肠何煜煜。猛虎快吞啖,终不噬伏肉。刘项敌道棋,一先成陨覆。亚夫真圣眼,西楚亦王局。
送段秘丞同理金陵。宋代。宋祁。赭丹濡笔狱无冤,佐守初依凤沼莲。南土出藩申伯宠,辟书为首嗣宗贤。蟠龙运厌山围国,燬角宵凉水际天。哲辅定知三入相,期君同赴渭滨畋。
诉衷情(濡溪悼旧)。宋代。黎廷瑞。曲屏深院赴幽期。心事梦云知。佩环零乱何处,江上草离离。日平西,天似幕,月如眉。依稀还记,两岸杨花,送上船时。
雒阳陈去非自符宝郎谪陈留酒官予时作丞澶渊旧僚友也有诗次韵。宋代。张元干。寒水绕近郭,栖鸦蔽高原。映带幽人居,暝色起草根。衡门东南开,浊河日夜奔。所喜古堤月,初出烟江村。不入城市久,懒访亡与存。羡子了万事,坐以一气春。
严子陵四首 其一。明代。吴琏。文叔苍颜我鬓华,相看甘分老烟霞。莫言故旧无相助,凤阙渔矶各一家。
五人墓行。清代。邵长蘅。春光淡沲山塘路,游丝晴絮娇芳树。路旁剥落三尺碑,云是前朝五人墓。借问五人谁,中间突兀颜佩韦。东西四冢排累累,墓门昼锁松风回。书生曾读前朝史,依稀能说前朝事。天启年间岁在寅,缇骑四出惊狂猘。此时一舸飞吴阊,罽靴绣袄来昂藏。吏部短衣出就逮,观者拥塞如堵墙。轰薨万口那可辨,哭声震天日色黄。五人大呼奋臂起,形势欻忽豗羹螗。谁何一校先横尸,中丞却避御史忙。诏收弃市罪激变,至今死骨传芬芳。忆昔逆阉恣涂炭,鋘斧铜瓮衣冠殃。诸公骈首填牢户,东林首指左与杨。箯舆就考备五毒,尸虫啮肌不得葬。委鬼更灼爇天焰,穹祠金榜蛟龙翔。凤阙敢拟至尊埒,龟趺忍立成均旁。往往蒿呼九千岁,冕旒衮玉争辉煌。宁知势歇顿翻覆,阜城自绝阉奴吭。生祠处处毁斥尽,木石估值充边防。岂惟阉祠旋毁撤,廿年变故那能说。鼎湖凫雁飞满天,钟山天寿狐狸穴。玉匣珠襦夜不扃,皇陵白骨愁冬青。眼前寂寞一抔土,参天桧柏苍虬鳞。年年寒食山桥畔,指点飞花说五人。
竹枝词九首。唐代。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