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感事》
作者:李石(宋代)
诗意:
《感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短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事物的感受。诗中描写了苔藓在雨中被清扫,花朵在几天晴朗的天气中绽放。同时,诗人提到了蝴蝶翩翩起舞,矜持地展示它们的神秘之美;而黄莺也巧妙地模仿着仆人的声音。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欣喜,并通过这些平凡的事物传达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赏析:
李石的《感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对微小事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中的苔藓和花朵展现了自然中的变化和循环。苔扫弥旬雨,表达了清晨雨后,人们用笤帚扫除苔藓的场景。这一景象展示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细致和繁复。花开数日晴,描绘了花朵在晴朗的天气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凸显了自然的生机和变化。
其次,诗中的蝴蝶和黄莺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灵动和多样性。蝶轻矜鬼翅,描述了蝴蝶优雅地翩翩起舞,展示出它们的神秘和美丽。这里的蝴蝶不仅仅是一种昆虫,更是诗人对自由、浪漫和变幻的表达。莺巧学僮声,黄莺巧妙地模仿着仆人的声音,显示出它们机智和灵巧的本领。这种仿效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也是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敏锐观察和热爱之情。它呈现了一个平静而美好的自然世界,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体味到宁静与温暖。《感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唤起了读者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关注和珍惜。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浣溪沙。宋代。汪莘。一曲清溪绕舍流。数间茅屋正宜秋,芙蓉灼灼出墙头。元亮气高还作令,少陵形瘦不封侯。村醪闲饮两三瓯。
王通判挽词。宋代。叶适。祖德负规近,诗流句法超。已多山邑政,恰少省郎招。旅馆身俱寂,传家道未消。长令汉杨震,名逐左原标。
好事近(驾德远·贺生辰)。宋代。赵长卿。不羡八千椿,不羡三偷桃客。也不羡他龟鹤,一总为凡物。羡君恰似老人星,长明无休息。好与中兴贤主,立维城勋绩。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宋代。并叙。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清泉供澣濯,素月铺缯缟。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次杭考功阙左池上。明代。许天锡。禁籞轻云宿渐飞,九重楼阁曙光微。螭头濡笔书言出,鸡舌含香启事归。双阙晓风嘘爽气,一池秋水浸寒晖。令人却忆西征士,已有新霜上铁衣。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湘之山兮幽幽,湘之水兮舒舒,我来兮桂之阳。春聿云莫兮,上下绿净而交如。鸟鸣兮花乾,彼湘之人士兮咏游而鱼鱼。长者兮矩步,童子玉雪兮趋亦趋。挟策兮抱琴,若将游兮物之初。野风兮脩脩,吹万而不可执兮,所过而敷腴。长者顾谓童子曰:快哉此风,吾为汝援琴而歌之。歌曰:沧浪兮濯缨,风凉兮舞雩。微德人兮焉归,以斯道兮金玉。予欲问津兮沂之水,其则不远兮,又焉知湘江之非欤。
送蒲空叙本中往住长芦寺。元代。张翥。杖锡风尘际,师行戒畏途。故人怀槜李,春水到长芦。舍利藏金塔,袈裟系宝珠。禅房大自在,应念室中蒲。
头白吟。宋代。邵雍。头白已多时,况能垂白髭。不如犹甚幸,窃比未全衰。润屋虽无镪,承家却有儿。敢言贫净洁,似我亦应稀。
杨柳枝五首 其一。明代。谢肃。南浦春光媚绿波,脩眉轻展似柔蛾。若非张绪风流态,敢趁清阴马上过。
送王相公之幽州。唐代。皇甫冉。自昔萧曹任,难兼卫霍功。勤劳无远近,旌节屡西东。不选三河卒,还令万里通。雁行缘古塞,马鬣起长风。遮虏关山静,防秋鼓角雄。徒思一攀送,羸老荜门中。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南亩黄云禾弄穟,中洲白云苇成花。归舟恰向其间过,一棹清风夜到家。
题落星寺四首。宋代。黄庭坚。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听游勾勾崖歌戏呈近溪罗子。明代。王樵。康陵斋坐客噂噂,罗子匹马来何晚。为我言游勾勾崖,九龙池西一峰远。初寻樵径入,仰不见白日。五月阴风寒,背岩犹积雪。行看路欲穷,忽与前山通。世外得人境,古寺苍崖中。悬梯独上石龛坐,老僧汲泉煮青松。举头见,塞外转目烟霞空。划然长啸震林谷,便欲凌虚御天风。乘兴独来还独还,不知梯悬下却艰。冉冉又到九龙湾,马头月出松陵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