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花》是宋代文人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细腻而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对花的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渴望。
诗中的第一句“雨脚才收拟杖藜”,通过描绘雨后花园中潮湿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生命的脆弱。其中,“拟杖藜”一词意指扯起竹篾,用来支撑花木的杖子。这一景象给人以疏离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期待。
第二句“檐前依旧又垂垂”中的“檐前”指的是房檐下,诗人通过描写花朵依然垂垂地悬挂在房檐下,传达了花的柔美和坚韧,以及花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接下来的两句“倘余有分花间醉,会有风和日暖时”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分享花的美妙,与花共醉。同时,他也期望在风和日暖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渴望。同时,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赋予花以柔美和生命力,传递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以及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和生活的热情。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观和对于自然的细腻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下祝融峰向白门寺道中作。清代。陈恭尹。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
贺雨。宋代。员兴宗。岁若大旱作霖雨,祷而雨兮旱不苦。诚之一字与天参,往古圣贤珍此语。岁星在蜀二十年,触处丰登多黍稌。世不少惜蹂践之,枉使宝稼叶如土。况复纵恣相凭凌,气焰熏天遽如许。三纲五常沦且斁,以故伤和逢瘅怒。旱魃为灾炽袢暑,扑鹿阳乌乘九数。火云釜甑蒸肉山,不奈炎官云我所。公方忧民心瘉瘉,扫除热瘴还清楚。却忆曾侍玉帝旁,授以金科行按部。办狱更过颜鲁公,一路传呼御史雨。不闻匹妇且衔冤,西蜀向安谁敢侮。和以致祥应止止,喜见太平旧官府。萧时若是号休徵。甘泽沾霈来以叙。石燕漫飞商羊舞,穴处那能问狐鼠。巫觋罢散鼓笛闲,龙德欲归江海去。为言西成祀田祖,饱食不骄民乐聚。昔何戚嗟今怡悦,力回造化公为主。濯濯厥灵玉不焚,伊格皇天归宰辅。焰焰无若雨反风,燮理阴阳且封鲁。御灾捍患世亦希,可但明时繼前古。愿言霖雨思贤佐,镌入坚珉作诗谱。
四月望观帝师发思跋影堂。元代。张翥。佛子来西竺,巍然南面尊。法筵花散漫,香殿玉温黁。龙象诸天下,钟螺竟日喧。朝观立随喜,如在给孤园。
斋居次韵。明代。何瑭。南国斋居万虑轻,北辰翘首正关情。紫坛香蔼通金阙,绛节云开下玉京。乐奏笙箫传禁卫,驾回车马隘都城。人心欢悦天心享,共贺今年大礼成。
水龙吟 其四 白莲。宋代。王沂孙。淡妆不扫蛾眉,为谁伫立羞明镜。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薄露初匀,纤尘不染,移根玉井。想飘然一叶,飕飕短发,中流卧、浮烟艇。可惜瑶台路迥。抱凄凉、月中难认。相逢还是,冰壶浴罢,牙床酒醒。步袜空留,舞裳微褪,粉残香冷。望海山依约,时时梦想,素波千顷。
哭少子治。明代。薛瑄。患难归来始自怜,悲伤何事又相煎。一经赖尔传先业,二竖婴人殒少年。遗卷不堪寻旧墨,荒冈忍复见新阡。伤心问寝寒斋夜,鸿雁行中讶失联。
善哉行。明代。薛蕙。来日大难,痛心疾首。今日为乐,莫惩其后。大难如何,昊天不嘉。吉凶有时,人莫之知。鹿之游斯,在彼中野。庖人调和,将以为脯。翩翩白龙,好是鱼服。豫且射之,载中其目。少康出畋,不复其舍。戎王朝卧,乃缚尊下。式戒在始,式备在终。匪戒匪备,害于其躬。天命戾止,匪夙则莫。勉尔在位,无俾天怒。
温泉。明代。陈琏。华清楼阁骊山下,几窍温泉出地中。波涌石莲光淡淡,香浮粉腻暖溶溶。洞门深锁无人到,复道来游有路通。一自翠华西幸蜀,空馀遗址在离宫。
庭中千叶玫瑰今春盛发烂然可爱因赋一章寄上。宋代。李至。小槛锁玫瑰,群芳次第催。刺多疑有妒,艳绝却无媒。露洒啼妆在,风牵舞态回。层苞不暇吐,数日未能开。烂胜燕脂颗,殷於烈焰堆。浓将丹笔染,碎把绛绡裁。漠漠香如芷,青青叶似苔。夭难胜暖日,静不惹纤埃。远对褰书幌,傍观置酒杯。朵稀心暗记,根浅手亲培。雉探眠偷摘,僧逢醉觅栽。尽嘲终彷佛,擬折又徘徊。丽夺倾城色,吟归间世才。多情百花主,闻必有诗来。
哭小侄梅老。宋代。苏泂。我初养柏儿,年纪三十四。颖季得梅老,岁数适我类。而梅生不凡,头骨甚硗异。见之怀抱中,宛有成人器。漆光眼目动,玉雪皮肉细。爱之甚于柏,稍长望其贵。每出偏问归,祝父好看视。犹嫌碍关钥,莫伴柏嬉戏。固尝约而父,筑室更隣位。请师共教授,儿侄精六艺。中年不如意,藉此期自慰。庶几和仲老,他日远虎侍。梅胡不佳实,飘谢许危脆。更医再而三,历齿一十二。留之苦不可,去我何乃易。而父真断肠,汝伯重垂涕。尔梅竟何往,小槥但遗蜕。登槃莫荐子,登陇休折寄。云然我所伤,畏是尔名字。梅兮早归来,尚作梅花弟。
白玉楼步虚词(六之三)。宋代。范成大。罡风起,背负玉虚廷。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环拱万珠星。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唐代。白居易。齿齐膘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蹋真珠。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饱无。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
游翠玄幽玩二首 其二。明代。罗伦。玉堂囊青山,母乃巨灵擘。群仙燕清都,一壶春拍塞。紫气来青牛,窈然忘南北。指点极虚无,太玄本无色。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水龙吟·寿李长孺。宋代。吴泳。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送朱东武北上。明代。陈鹤。落日照湖水,残杯催别离。常年分手处,寒柳半无枝。才老宦方达,时清贫正宜。君当谢南亩,休与白云期。
上巳日与诸公游大同雷公山。明代。刘溥。群公佳会属芳辰,自笑游人是远人。花下共拚今日醉,江南又负一年春。云山满眼伤前事,风雨何时洗战尘。回首断沟横古道,不胜悲愤欲沾巾。
齐子馀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其二。宋代。蔡戡。向来小宗伯,日侍太夫人。地占梁溪胜,风流岘首春。版舆随处乐,綵服逐时新。欻断萱堂梦,居然迹已陈。
次韵林子衡恶梦之什。宋代。陈藻。昔人赓诗不赓韵,韵恐不与事相关。后人未得诗中趣,赓得韵来夸甚难。相逢索我一梦吟,我欲可以呈孔颜。若要夜间无恶梦,朝朝心镜好频看。
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五灵妙仙 借柳词韵。金朝。马钰。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读近人诗。宋代。陆游。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
游虎丘。宋代。杨颐。尽日凭高步台阁,意气飘然摆羁缚。灵踪绝迹万千状,群玉排青插寥廓。点头巨石势欲动,突立试剑峭如削。剑池在岭不惮浚,造化神工巧镌凿。寒湫耿耿浸云根,大旱烧云源不涸。跳珠喷激莹无痕,百斛珠玑缀疏箔。丹青妙手画不到,一点尘埃无处著。僧居占尽佳山景,楼殿高低半丹雘。午斋寂寂山风幽,续断风摇四檐铎。始疑东海转鳌背,蓬莱弱流在西角。千岩万壑看不厌,自谓它山尽糟粕。我来因作神仙尉,得舍尘寰少盘礴。不因仙客为先容,争得看山这一脚。乃知世俗徒扰扰,不若甘心处恬薄。长啸拂衣归去来,旧山亦有云泉约。
顿修欲掩关汉阳峰寄之。明代。释今无。廿年同学许同心,南北东西直至今。岂为再苏求阒寂,不堪牢落委浮沉。云侵古桧形犹剥,雪照孤僧意独深。我已尘埃风满面,只教人在水边寻。
寿佛殿。明代。谢重华。嵯峨佛殿碧空俱,景与雷音想不殊。黄叶落残三径冷,白云飞尽一峰孤。澄潭水暖龙归钵,行脚僧回月满壶。谩倚阑干舒啸后,往来还拟探骊珠。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宋定伯捉鬼。魏晋。干宝。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赋家山夕秀。宋代。李曾伯。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五。魏晋。嵇康。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