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郡登舟偶成一绝。宋代。吴芾。脱得身来上短篷,飘然初试一帆风。孤城回首知何处?只有凌歊在眼中。
《去郡登舟偶成一绝》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城郡登上小船,
轻飘飘地试探起帆风。
回首孤城,不知何处是归宿,
只有凌歊山静静在眼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离开城郡,登上小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的情景。诗人以轻盈的笔触,描述了船在水上飘摇的感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未知的前途。回望故乡的时候,诗人不知道自己将去何处安家立业,只有远处的凌歊山静静地矗立在眼前,给予了他一种安慰和庇护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故乡踏上新的旅程时的心情。首句中的"脱得身来上短篷"揭示了离开城郡的动作,同时也暗示着诗人脱离尘世的束缚。接着,诗人用"飘然初试一帆风"来形容船行驶的感觉,把读者带入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第三句中,诗人回望故乡,却不知道自己将去何处。这种迷茫和不确定感通过"孤城回首知何处"巧妙地表达出来,强调了离别的忧伤与无奈。最后一句"只有凌歊在眼中",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处的凌歊山,山静静地屹立在那里,给予诗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
整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故乡、追求理想的旅程中的内心体验。它展示了离别的苦涩和无奈,同时也传递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和勇气。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被启发去思考自己在生命旅程中的离别与追求。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次韵答叶训导。明代。陈镒。长松废邑兵戈后,旧馆秋深木叶零。烟灭市心双井古,云飞溪上数峰青。东皋访鹤逍遥观,南麓寻僧抱膝亭。多谢携尊慰岑寂,夜檐还共看文星。
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唐代。齐己。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括酹江月。宋代。林正大。开元盛日,爱名花绝品,浅红深紫。云想衣裳□□映,曲槛软风微度。君群玉山头,瑶台月下,一□香凝露。嫣然倾国,巫山肠断云雨。借问标格风流,汉宫谁似,飞燕红妆舞。解释春风无限恨,博得君王笑语。七宝杯深,蒲萄酒满,胜赏今何许。沉香亭北,倚阑终日凝伫。
次韵宋职方新脩厅事。宋代。刘攽。事从梁栋拯隳颓,民有馀工库有财。不待公输洎玉茧,肯论新甫与徂徕。经营结构无遗巧,壮丽宏深要必该。广砌水平铺淡碧,应门风过绝纤埃。云山喷墨文屏合,金兽衔环洞户开。势似名翚飞夭矫,喜知巢燕到裴徊。陈平社宰非无意,薛惠邮亭信不才。会道曹风如鲁卫,辅州元作帝京陪。
和山村见寄诗韵二首 其一。元代。马臻。休将野服染缁尘,大患须知为有身。药饵任从留过客,是非终不到閒人。山中相隐怀弘景,谷口躬耕羡子真。午睡醒来春事晚,枝头梅豆已生仁。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寄荣子雍三首。宋代。张耒。东风三月洛阳城,倾盖相逢气倍增。看尽园花方信马,饮斜楼月更挑灯。年光飘忽双驰毂,心事萧条一老僧。酒病年来慵把笔,新文寄我苦凭陵。
湘中四咏。明代。杨基。湘江两岸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纵教行得也消魂,那个行人不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