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双溪三首。宋代。曹勋。欲往双溪积有年,病身须是履晴川。梅霏正作侵衣冷,余暖犹思烘火边。
《和双溪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往双溪积有年,
病身须是履晴川。
梅霏正作侵衣冷,
余暖犹思烘火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曹勋对于双溪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身患疾病的困扰。他渴望前往已经积存多年的双溪,但由于病体原因,他只能踏上晴川的路程。在冰凉的梅雨中,梅花仍然飘落,冷风侵袭着衣衫。尽管如此,他内心的温暖依然怀念着烘火边的舒适。
赏析:
《和双溪三首》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知。首句“欲往双溪积有年”,透露出诗人对双溪的向往已久,这种向往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自然美的追求。接着,“病身须是履晴川”,表现出诗人面对身体的困弱,只能选择一条更近的路程。这里病身与晴川形成了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外境的转换。
第三句“梅霏正作侵衣冷”,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通过“梅霏”这一形象来展示寒冷的季节和梅花的凋零。同时,也通过寒冷的天气暗示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最后一句“余暖犹思烘火边”,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外在的寒冷形成对比,传达了对舒适环境的向往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将诗人对自然和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寄托和对自然的感知,使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思考。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独坐。宋代。陆游。巾帽欹倾短发稀,青灯照影夜相依。穷边草木春迟到,故国湖山梦自归。茶鼎松风吹谡谡,香奁云缕散馡馡。羸骖敢复和銮望,只愿连山苜蓿肥。
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六首·滁仆阳太扑官舍。明代。殷迈。春阴蔽幽斋,朝来始和霁。春风悠然来,花雨满庭际。
卧病京师蒙少伊察院惠米因叙归怀奉呈。宋代。周行己。卧病逾三伏,辞乡已四年。故人分禄米,邻舍贷医钱。志业其如命,行藏休问天。吾归舟已具,老去合求田。
赠张处士山人。唐代。白居易。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示石州刘企贤。元代。耶律楚材。西州来索湛然诗,笑点霜毫录鄙辞。底事行藏元有数,斯文否泰本由时。硕材未信明君弃,雅操何惭暴吏欺。此语颇涉人忌讳,等閒勿使细民知。
远游。唐代。郑谷。江湖犹足事,食宿戍鼙喧。久客秋风起,孤舟夜浪翻。乡音离楚水,庙貌入湘源。岸阔凫鹥小,林垂橘柚繁。津官来有意,渔者笑无言。早晚酬僧约,中条有药园。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宋代。梅尧臣。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送刁景纯知会稽。宋代。梅尧臣。前有朱翁子,後经王右军。至今风俗美,自昔诵歌闻。秦望临丹戟,耶溪漱白云。只应丝管去,惊动海鸥群。
和梁彦国虏退后行经三河诸村落慨然见寄。明代。欧大任。战后秋阴蓟柳疏,怜君驻马为踌躇。烽沉万垒荒烟外,鬼哭千村野烧馀。霜草有狐啼废井,夕阳无鸟入残墟。防胡李牧须频遣,莫更边庭走檄书。
维扬空庄四怪联句。清代。佚名。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 ——故杵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 ——灯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水桶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 ——破铛
三月十九夜四鼓 其二。清代。郑孝胥。月意诚太孤,耿耿终无语。碧落在窗前,徘徊吾与汝。
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宋代。赵蕃。忆昨过辞公,云有湖外役。迟迟未能去,乃此困艰食。湖外米虽贱,旱岁贾者多。贾多米必贵,吾饥其奈何。
过莫丈方伯园亭示云卿。明代。王世贞。不爱泖中色,爱君池上閒。水缘书字黑,藓夺鬓丝斑。名理输前辈,风流亦可攀。嘉宾俨在侧,谁敢不脩颜。
送楚建中颍州法曹。宋代。欧阳修。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再用韵呈师正 其一。宋代。刘一止。谁怜季子黑貂裘,谈舌曾经动碧油。客路何施画眉手,自涂香泽慰飘流。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宋代。王珪。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和陈德章春日送客。宋代。虞俦。岁月斜川路,风流杜曲天。过墙红杏雨,低户绿杨烟。鸿秸今千里,莺花又一年。阳春惭属和,五字得珠连。
登七星山呈仲钦 其二。宋代。张孝祥。便驱匹马出烟岚,圣主恩深若海涵。却到玑衡高处望,白云无数满江南。
寄西峰道士七首 其一。元代。刘永之。栖碧山人两袂轻,玉蜍盛得露华清。新诗不记人间事,尽写瑶台阆苑情。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宋代。蔡戡。庭前植三桂,门外栽五柳。有禽号仙客,爱莲呼静友。邻墙竹千挺,晚色落杯酒。终日对此君,乌知非我有。
和韵答都昌胡令论诗。宋代。项安世。竹屋芦门映短墙,夜深宜月晓宜霜。青山顾欠如相识,白水粘天似故乡。光景万端皆好句,肝肠百鍊见真刚。今君正与民同乐,安得清愁满腹装。
送管养正长歌。宋代。王之道。饯别宜有酒,我无一杯潄君口。送行当以赆,我无一物藉我手。与君意气真相知,君尝谓予可言诗。独有诗句堪送别,欲赋复止空嗟咨。送君胡为三叹息,文酒从今失三益。干戈日寻雅道衰,吾徒一别真可惜。问君四海无家归,飘然此去将何之。答云南阳善城守,屡以孤垒攘重围。我今欲往诚有以,主帅好贤同邑里。辎车傥许载病翁,长策犹能靖多垒。骐骥君看伏枥姿,发虽种种心不衰。胸中之奇老未吐,忍死山谷甘寒饥。君不见元龙豪气真磊落,卧见许生自旁若。时危康济乃丈夫,问舍求田匪余乐。又不见越石夜半闻鸡鸣,披衣起舞贺友生。风尘澒洞四海乱,英雄攘臂收功名。古人相期盖如此,岂效世间儿女子。出门惘惘色可怜,君亦为之殊可鄙。壮君此语胆忽张,群忧散尽增激昂。西风猎猎天落霜,千山凋林松桧苍。寒菊始花黄且香,高空无云老鵰翔。登山临水秋兴长,行人欲行送者伤。我独不复伤,知君壮志殊未央。为君援笔写长句,一洗古今离别肠。
题汪氏插梅图卷后。宋代。黎廷瑞。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长至日林泉偕雪林踰凤冈访友联句次其韵。明代。陶宗仪。凤皇飞舞结青山,九曲云林第一关。轻棹每从溪口去,短蓑长自岭头还。初阳消息升沈里,二老襟怀啸咏间。此地正堪颐莫景,采芝厎用蹑商颜。
次韵道卿观诸葛生制笔有感而作。宋代。周紫芝。任侯富三冬,志在食五鼎。平生名教地,不对纷华境。细书抄蝇头,何当避炎冷。毛锥捐脱兔,高与堆阜等。遂呼东郭㕙,一一拔项领。妙制窥良工,危坐销日永。锱铢辨柔劲,束缚较攲整。那因将军恬,始拜管城颖。乃知鬻伎穷,不异束麻苘。苞苴入朱门,蠹蚛不窥省。吾曹坐书痴,微言姑自警。他年草玄窗,长物俱可屏。潜夫倘或著,封禅慎勿请。相过有馀日,会待风云静。
武康县治松桂林二首。宋代。袁说友。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蒲蓆歌。元代。艾性夫。君不见象床金缕黄龙须,翠帏茸毯红氍毹。凝香燕寝环琼姝,美物作恶常须臾。能令王孙泣路隅,富贵不到山中臞。霜空雁落寒陵肤,西溪女郎织春蒲。作蓆眼肯涵清腴。发僧方丈供横铺。苍烟翠雾不可摹,摩挲温厚便鹤躯。高眠齁齁忘朝晡,远梦飒飒生江湖。楮衾竹榻蒲为徒,观美不足安有余。更生九节寿老夫,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
盆梅为南园蒋大监赋。明代。程敏政。雪天谁解返冰魂,春意搀先入禁门。蓓蕾渐看舒五出,胚胎疑为染孤根。尘空冀北烟花梦,思绕江南水竹村。珍重盛开应有日,洗妆先试绿醅尊。
弹琴峡。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传。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疏松乱石边。
赴潮阳倅。宋代。陈尧佐。休把空言较短长,算来齐物也无妨。蛮民解唱升平曲,愿领闲愁入醉乡。
十二月初一初六两日闻雷。明代。陶宗仪。今年腊月两闻雷,虩虩声从何处来。阳不闭藏先出地,下民修省可禳菑。
叶内相。宋代。程俱。向来英妙压鳌头,去国三年白鬓秋。萧傅岂烦更吏治,贾生元自赞皇猷。高文已得江山助,远业宁为管晏留。闻说云亭已除地,正须椽笔纪鸿休。
山深。宋代。释文珦。山深寒易得,九月已萧然。况是衰迟者,非同少壮年。玄裘如艾絮,禅榻藉蒲毡。童子烧枯叶,先教閟暖烟。
为官苦。明代。袁宏道。白羽落青松,玄霜化秋草。燕市多冲飙,日暮红沙道。男儿生世间,行乐苦不早。如何囚一官,万里枯怀抱。出门逢故人,共说朱颜老。眼蒿如帚长,閒愁堆不扫。
送梁持伯暂还南海。明代。胡应麟。翩翩舆马驻江干,暂辍含香汉殿官。云气乍看随玉节,露华犹忆对金盘。尊前叶送罗浮暝,笛里花飘大庾寒。极目故园琼海上,好携春雪向长安。
秋日垂暮郊眺有感。明代。王世贞。迹往忽若冥,念来浩无倪。遨游将抒抱,更使中不夷。东轮背西鞅,荒楚属中逵。芊眠平芜合,郁术浮云驰。回首崦嵫湛,恍睹皇乾卑。赴暝无停色,嘘枯有馀悲。饥兔走顾罝,倦鸟详恶枝。岂不怀休饭,虞在罗伏机。奈何服明哲,俛首就衔羁。大火弥原来,焉能以瑾辞。龙战遗园绮,鸿冥辨孙嵇。神龟安曳涂,雄鸡惮为牺。冯生超自洒,人理其庶几。
和殿卿留别韵。明代。黎民表。凉风落叶大河滨,送远伤魂似暮春。梁苑题诗为上客,嵩山扶杖待幽人。铜驼一别衣冠盛,金马重逢世事新。君去曳裾还得计,滞留俱是叹缁尘。
浣溪沙(老妻生日)。宋代。向子諲。星斗昭回自一天。疏梅池畔斗清妍。蟠桃正熟藕如船。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春秋不记几千年。
赠岩电道人。宋代。王炎。胸次有藻鉴,声行朝野间。我来勾践国,君住少微山。青眼肯相顾,白头今得閒。穷通无可问,归去掩云关。
虎丘。宋代。叶适。虎丘之名岁二千,虎丘之丘何渺然。众山争高隐日月,笑此拳石埋平田。虽然培塿疑异物,划开阴崖十丈悬。冢中有恨索遗剑,亭上无语传枯禅。偏是吴人爱山急,逐面分方夸凭立。屋承隋唐良稳称,墨题熙丰尚新湿。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藓涩。春来春去吴人游,足茧层巅踣应泣。
夏日集普德寺竹林仝林光甫张子明马一卿赋 其二。明代。佘翔。趺坐对琅玕,空林夏亦寒。清斋供野蔌,杂佩纫幽兰。灌木鸣蝉静,孤村过雨残。支公能爱客,不厌借蒲团。
水调歌头。宋代。易祓。祓奉陪判府府判诸丈为淡岩之游,回视融之仙岩,全之砻岩,殆相长雄。使祓向不以罪斥,则安知天下有此清胜。谨以小词纪其实。祓皇恐再拜。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夸娥擘此石EC4C,不独岭之南。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杖履从归去,此乐□湘潭。
右与杨时哲 其二。明代。庞嵩。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衰叶。唐代。齐己。病起见衰叶,飘然似我身。偶乘风有韵,初落地无尘。纵得红沾露,争如绿带春。因伤此怀抱,聊寄一篇新。
黄无悔挽词四首。宋代。陈师道。志大期千里,身宜置一丘。英词真盖世,爽气已横秋。地要黄金骨,天成白玉楼。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长休。
世情。宋代。释文珦。世情多反覆,衰荣难预卜。本是昔时笑,翻成今日哭。故乡无旧业,客身同草木。纷纷轻薄儿,谁能顾幽独。虽无禄资身,喜有山在目。得失何足论,长歌倚修竹。
哭彭先生。唐代。储嗣宗。谷口溪声客自伤,那堪呜咽吊残阳。空阶鹤恋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床。主祭孤儿初学语,无媒旅榇未还乡。门人远赴心丧夜,月满千山旧草堂。
题听之诗卷后。清代。周锡渭。晴丝一缕飏春空,弱弓纤缴乘微风。瞥然鸷若秋隼击,鬼弹中人瘴如墨。骣骑生马踏层冰,尺八短剑万人敌。大弨五石为谁弯,寂寞网丝空挂壁。
挽东莱二首。宋代。康文虎。国尚有人悲此老,天其丧我泣吾曹。平生心事知谁与,怅望今人论太高,便谷卑心随故步,岂期中路丧连鳌。先生已死吾何望,举眼犹知有凤毛。
问韦山人山甫。唐代。白居易。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满江红。唐代。无名氏。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商家醴,须君曲。怀英笼,须君蓄。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更於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游青山当涂王使君命供张甚适。宋代。喻良能。雨映青山访谪仙,颂厨分酿割肥鲜。酣歌一曲西风里,顿失羁愁向酒边。
游华山诗十二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哭恭仲温。宋代。释文珦。 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曾知九要三玄髓,岂混重泉一窖尘。引日伤心亡我友,异时再面是他人。山中弟子怀师德,各翦生绡暗写真。
杂歌谣辞·古歌。唐代。沈佺期。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北斗七星横夜半,清歌一曲断君肠。
又五首。宋代。邵雍。万物有精英,人为万物灵,必先详事体,然后论人情。气静形安乐,心闲身太平。伊耆治天下,不出此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