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啬书事

冲啬书事朗读

《冲啬书事》是宋代文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突显了他的清贫与孤独。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作者在山居中守望自然,与外界隔绝,表现出一种冲动与节俭的生活态度。他不开门,静静地居住在自己的小屋里,但是有一扇朝南的窗户,通过这个窗户,自然的气息进入室内,给予他温暖与安慰。他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享受孤独带来的自由。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他听到了人类的喧嚣声暂时停息,只剩下天籁般的声音,而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在黄昏时分,给予他一种冷静和思考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贫困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中的山居生活象征着作者对尘世的远离,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了喧嚣的尘世,追求内在的宁静与自由。作者通过不开门,只留一扇朝南的窗户,表达了他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同时窗户也成为他与自然交流的窗口。他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种气息给予他温暖,同时也象征了他与自然的融合与依存。

诗中的人籁与天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人类喧嚣与自然静谧的对比感受。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能够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聆听到天籁般的声音,这使得他更加安静和平和。最后,诗中的月华将冷照黄昏,给予了诗人一种凄凉和思考的氛围。月光的冷寂与黄昏逝去的时光形成对比,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及他对孤独与贫困的深刻感受。诗中的景象和意象浑然一体,通过对自然、人类喧嚣与自由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这首诗折射出宋代文人追求清贫与自由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

遍界不会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

园林匆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

()
渊默之得,不可文墨。
流应之功,不可形容。
秋入野水,月行霁空。
影像名字,且唤天童。
()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处著,雪堂自有老师兄。
()

将军台馆俯林泉,春后名花几日鲜。一本千金非不贵,数杯深夜转堪怜。

却披半晕当亭下,似出残妆媚客前。遥忆旧京欢赏处,马蹄尘土踏成烟。

()

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柟。
蜀木似桤成底用,盛时名字落江南。

()

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
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
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

()

旧日逢春喜,而今怕见春。红尘长路客,残病老夫身。

政拙难书考,家贫只累人。自怜头上发,更比去年新。

()
荒苔丛蓧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常常白云来。
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才。
昨夜月明天似水,啸歌行上读书台。
()

古郡百蛮边,苍梧九点烟。
去家疑万里,归计在明年。
风顺眠听角,楼高望见船。

()

雨丝吹冷透窗纱,忽饭东风管鬓华。
岂为梅残便无恨,草生时节胜看花。

()

雨气绯桃重,苔痕石砌幽。青春怜尔远,白发对花愁。

消息传戎马,关山念阻修。双鱼应有寄,漳水日东流。

()

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

()
世人期公浅,云是真谪仙。
愿公老台鼎,白首冠貂蝉。
为之乃固有,弗为愈知贤。
清风不可挹,高高薄云天。
()

江外参差列万山,我家深在万山间。
好山正不用钱买,但要未老身先闲。
长江比愁终似少,江水能回愁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