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宋代。曹勋。连朝阴未断,仰食虑尤深。檐溜无穷响,邨灯几处砧。吾儿诗有债,老我韵劳心。屏翳安能借,吹天扫积阴。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续的阴雨不曾停歇,
仰望着食物,我心中的忧虑更深。
屋檐上水滴不断地滴落,
村舍中点点灯光和砧声。
我的儿子写诗堆积了债务,
而我年迈的心灵又为韵律所困扰。
屏风遮挡又如何借来,
吹散天空中积聚的阴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连续阴雨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烦忧和困扰。诗人仰望着食物,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担忧和渴望。屋檐上的水滴声和村舍中的灯光和砧声,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谈到自己的儿子写诗积累了债务,暗示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担忧和希望。同时,诗人自身年迈的心灵也受到韵律的困扰,显示了他在创作中的辛劳和困难。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能通过吹散阴云来抵消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烦忧和对家庭的关怀。阴雨连绵的氛围使整首诗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气氛中,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为切入点,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诗词充满了真实而深刻的情感。通过对儿子写诗和自身的韵律困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和创作的牵挂与担忧。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希望能摆脱困境,抵消内心的忧愁。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次韵杨宰公田道上。宋代。陈造。人有褰裳去,时闲野渡舟。知君问彫瘵,随处访深幽。岁事方关念,村醪不破忧。贳租仍己责,或可继前脩。
寄越中诸友。明代。孙一元。自别西湖上,逃名人不闻。饭甘黄独味,身在野鸥群。俗病难相恼,静居已策勋。何时还一笑,采秀入閒云。
长至日。明代。唐之淳。一年时序总途中,古郓城中复遇冬。漫把诗篇供物色,惟凭酒力破尘容。船头月落长亭鼓,河面风传远寺钟。自叹身随戎马后,故山春事负耕农。
上元即事四首 其二。宋代。程公许。昭觉芙蕖万炬红,马蹄无处避香风。胜游似梦难重省,最忆琼酥点缀工。
同沈守劝农十首。宋代。陈造。病来止酒似渊明,潘岳归田赋已成。布谷催耕如见谂,提壶劝醉更多情。
送许知县英。明代。曹义。看花曾醉上林春,又喜承恩出紫宸。百里牛刀初小试,九天鹏翮未全伸。蓟门暮雪拈行旆,闽峤晴云接路尘。到日想知公事简,雁来莫惜宕书频。
春日陪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岩洞诸。明代。张羽。张宴凌崇颠,返策憩涧阴。南岑夙厌历,北麓今始临。危磴绝来术,崩壑瞰空潭。幽窦抱虚白,哀牝递清音。傍探闯窈窕,侧坐倚岖嵚。古苔纹已驳,春蒲茸渐深。幽禽语相续,惊?窜莫寻。扳萝罥修袂,折兰芳素衿。奇踪掞自古,胜赏发予心。虽微舞雩咏,敢谐溱洧吟。山河永襟带,微生终陆沉。愧乏古人操,将何视来今。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唐代。李嘉祐。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念奴娇 初八夜对月饮纪伯紫处士寓仍用前韵。清代。陈维崧。挥杯一笑,恰举头又见,昨宵明月。如此清光兼老伴,遗恨真无毫发。莲子轻抛,蘋婆细劈,慢取橙齑切。风前倚幌,满城晓角初歇。可惜万事蹉跎,半生偪侧,难得胸怀豁。谁把银河阶下泻,快作西山积雪。感极关河,愁深砧杵,一寸心俱折。为浑脱舞,乃公直是奇绝。
和周宰书林。宋代。陈宓。霏微三日雨如秋,膏泽东南数百州。万物油然生意足,不知还解报君不。
早朝。唐代。白居易。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病中寄王说作。明代。释今严。万缘轻一病,委志卧高岑。月到閒窗小,云连芳草深。死生怜短梦,忧乐负长吟。念子沧江上,遗予契阔心。
赠永嘉张相士。宋代。刘过。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杰惊稍能儿德祖,举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淡。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雨坐。明代。郑鹏。元宵才过又花朝,美好光阴孟浪消。屈指兼旬疏酒盏,苦心临水送诗瓢。简编相与权支遣,风雨生增更寂寥。小大乾坤咸自适,鹍鹏何必哂鹪鹩。
和故人韵 其二。宋代。文天祥。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甫里送妹。明代。归有光。甫里县西角,吴淞水流澌。吾往不能归,入门复咨赍。小女来相将,牵衣问何之。人生会有适,怜汝途姑时。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元代。杨维桢。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窥。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四登科诗。宋代。杨申。荣第时皆有,通家得者稀。德星一门聚,昼锦四人归。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效官修政术,此去展才徽。
访友人郊居。唐代。刘沧。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醉唱劳歌翻自叹,钓船渔浦梦难疏。
望远曲。明代。卢纮。明知人不归,日日楼头望。人尚在天涯,只疑行陌上。陌上红尘逐日飞,何曾尘里见人归。经春历夏无消息,检点秋风又寄衣。
次临封八景韵 其六 南寺钟声。明代。岑一麒。城头挝鼓尚纷纷,僧扣蒲牢到处闻。惊落西山金顶月,摧开白石岭头云。钵林未发悬河论,玉麈先挥听法勤。早坐禅台尘虑静,何须法外问华勋。
渔栖辞。元代。刘崧。苍林兮碧溪,我渔兮我栖。朝鸣榔于中泽兮,夕余济于澨西。波洄沿兮不可以倏迷,路窈窕兮风凄凄。反予遵兮故蹊,云鳞鳞兮不可以隮。漱白石兮藉芳荑,悄空谷其无人兮,见翩翩之凫鹥。志逸而嬉兮得丧以齐,纶不必施兮彼笭箵又焉足赍。乐哉洋洋兮,吾乌知尔之为鲦鲿为鲸鲵。
百花中,夭桃秀色,堪餐作珍味。武陵溪上,□宋玉墙头,全胜姝丽。去年此日佳人倚。凝情心暗喜。恨未得、合欢鸳帐,归来犹半被。
寻春记前约因□,题诗算怎耐、相思憔悴。攀玩对、东君道,莫教轻坠。尖纤向、鬓边戴秀,芳艳在、多情云翠里。看媚脸、与花争好,休夸空觅水。
花犯(桃花)。宋代。杨泽民。百花中,夭桃秀色,堪餐作珍味。武陵溪上,□宋玉墙头,全胜姝丽。去年此日佳人倚。凝情心暗喜。恨未得、合欢鸳帐,归来犹半被。寻春记前约因□,题诗算怎耐、相思憔悴。攀玩对、东君道,莫教轻坠。尖纤向、鬓边戴秀,芳艳在、多情云翠里。看媚脸、与花争好,休夸空觅水。
寄上赵南仲枢密。宋代。戴复古。能为明哲保身谋,富贵功名总罢休。早向急流中勇退,归来闲伴赤松游。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九和。清代。佚名。祗荷坤德,钦若乾灵。惭惕罔置,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酬运判毛正仲。宋代。郭祥正。明公青霄我平地,才不超群怀厚愧。小邦苟禄度残年,侧望车尘掩玼疠。海浪翻云古渡头,感公为我须臾留。请说相逢在何处,上下梅山成昨游。忽得新诗惊老格,飘飘真是金门客。蹇驴已困何由攀,一夜微吟添鬓白。
登岱 其三。明代。王弘诲。河山十二杳无涯,法界玄超望转赊。景入壶中采日月,坐来衣上满烟霞。缑山直拟随仙驭,牛渚真看犯客槎。婚嫁何年异禽尚,胜游五岳尽为家。
桐庐江中初打桨。宋代。范成大。二十年前鬓未斑,下滩归路落潮乾。如今衰发三千丈,却趁潮平再上滩。
隐者·松间开一径。唐代。司马扎。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投纶溪鸟伴,曝药谷云飞。时向邻家去,狂歌夜醉归。
菩萨蛮(冬)。宋代。鉴堂。浦南回桨归庭户。户庭归桨回南浦。帘卷欲晴天。天晴欲卷帘。月光交映雪。雪映交光月。残漏怯宵寒。寒宵怯漏残。
送范东叔归帅潼川。宋代。陈傅良。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归思甚於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我更有怀言不尽,故将短韵代长歌。
哀李栾城辞。明代。张弼。浩溔潏濊兮栾水扬波。黯惨蒙雾兮野雨流沙。萧瑟莽苍兮木无柯。漂摇旅寄兮居无家。噫嚱吁夫君兮胡陨魄于斯阿。亲昵何在兮环视维他。连蹇孱弱兮惟赢童之是。与幽沉转辗兮遂罹此。若羁栖翕忽兮英魂其何许。夙矫翼以方翔兮溯芳风而委羽。川激湍以东注兮弗盈科而奄沮。痛尔同气兮檗餐而茶茹。怅望闽邦兮逶迟崎峣。遄驾灵举兮峻山洪涛。仰叩彼苍兮彼不我昭。噫嚱吁夫君兮庶返故庐以逍遥。
杂兴十首 其十 赵园。元代。赵秉文。佳木千章曲岸南,此园阅世似飞禽。地幽花晚春兼夏,山近岚昏晴似阴。溪雨断桥愁渡水,樵风吹帽怯穿林。马头纳纳沙边路,霜叶浓时忆重寻。
秋日书院登眺。明代。王渐逵。丛磴纡盘一径微,清秋澄灏藉光辉。重溟列峤霏霏出,鹿日雄风故故依。万树阴浓开雪洞,半天空翠敞云扉。不随华士夸文佩,愿学仙人着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