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平日为饱役,方抛世網婴。贾鱼沽市醖,借姓过州城。老脱尘中境,心游物外清。寒溪行不尽,端为濯衣缨。
诗词:《山居杂诗九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词通过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清净心境的追求和赞美。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日为饱役,方抛世網婴。
在平常的日子里,为了谋生而被束缚,现在才抛开世俗的纷扰。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摆脱了琐事的纷扰,追求自由与宁静。
贾鱼沽市醖,借姓过州城。
曾卖鱼到市场,借用他人的姓氏来过城市的生活。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曾经过市井的生活,但并不沉迷于物质的追逐,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淡泊。
老脱尘中境,心游物外清。
老去摆脱尘世的约束,心灵在物外自由徘徊。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心境清净,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寒溪行不尽,端为濯衣缨。
寒冷的溪水流动不尽,正好用来洗衣服的衣带。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生活在山居的寒溪旁,借寒溪的清冷洗净尘世的烦忧,使内心得到净化与安宁。
《山居杂诗九十首》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表达了曹勋追求自由、清净和宁静的心境。诗中山居的环境和自然景物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抒发了对尘世的抛离和对内心深处的追求。在山居中,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心境得以净化和升华,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贺新郎五首 其二。清代。高士奇。仆本狂生耳,叹孤踪、东南西北,形骸憔悴。自笑胸中何所慕,鹿鹿马蹄车轨,空送尽、年华似水。三十无成身渐老,岂吾生潦倒真如此。磨灭却,五陵气。夜来细数从前事。记当时、兰舟画楫。山川清美。谁遣匆匆轻作别,到底而今翻悔。只落得,悲歌燕市。破浪乘风终有愿,且鹴裘、贯酒私相慰。白日落,朔风起。
哀提学赵先生。明代。陈繗。活水源头涩不流,天光云影一时休。鱼龙泣血波成泪,湖海伤情浪白头。有本谩劳追孟氏,亟称无复见尼丘。洋洋浩派归何处,空自寒潭日影悠。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四。明代。王彦泓。胡床移近矮窗横,月色须安脸上明。连夕不来端负我,此时何可再无卿。真同天士成三个,顿令人间有四并。相对只消香共茗,半宵残福折书生。
宿兰若。唐代。施肩吾。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二。宋代。司马光。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太子刘舍人邀看花。唐代。陆畅。年少风流七品官,朱衣白马冶游盘。负心不报春光主,几处偷看红牡丹。
咏张昌宗。宋代。冯京。一水潆回绕沌村,子房苗裔此间存。同居八世三千口,可惜君恩未表门。
次韵潘茂洪春日书怀。宋代。张镃。东风渐放柳遮门,隔水人家聚似村。渔艇远来夸甫里,僧隣閒过讲慈恩。花繁惯识蜂情性,昼静初闻燕语言。病起适逢春正好,莫教诗思却尘昏。
汴上逢夏左伯孝廉。明代。周藩宗正。雨雪满夷山,相逢逆旅间。寒云依竹屏,微月映柴关。酒半思陈迹,灯前认旧颜。廿年今邂逅,忍复送将还。
浮丘八景 其七 挹袖轩。宋代。陈大猷。高轩飞举兴多豪,学士仙风振雅骚。瑶岛拾来香满袖,相逢犹问旧宫袍。
游玉虚宫。明代。区大相。披云步玉虚,营卫象宸居。万树罗深殿,千峰入广除。丹宫金凤管,紫府玉函书。壮丽观何已,高真意有馀。
中试后自题。近现代。谢觉哉。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唐代。元稹。苍溪县下嘉陵水,入峡穿江到海流。凭仗鲤鱼将远信,雁回时节到扬州。
读明史卢象升传。清代。李慈铭。有明季年党祸亟,朝廷甚于河北贼。国有贤者孙与卢,权奸所忌陷之敌。忠定勤劳擅边事,忠烈桓桓众尤恃。书生三十临元戎,文武七州得专制。雷公白骑一蹶僵,掎隅逸贼贼复张。骁将横刀跃马返,头颅一颗高迎祥。彼哉亨九亦持钺,公伟常为义真屈。指踪狝薙清中原,边吹神兵蹋墙入。十烽连报阴山破,急移韦虎当关卧。宣云屹屹长城孤,东南群盗酌酒贺。黄麾下瞰甘泉宫,墨绖仓皇对殿中。九重不怿要人怨,尽收貔虎归军容。五千见卒奋弮出,大评决战贾庄驿。铁骠四蹙烟尘昏,槊折尸僵满袍血。缞麻衬甲靴藏刀,舐面风前恸故僚。一死君亲名义尽,两河人鬼哭声高。百计诬降结中竖,部曲伤残责对簿。戴就烧鋘狱不移,马严连索君犹怒。枢臣亦是功名流,争功乃与公为仇。上方赐剑不汝齿,明年送汝襄王头。呜呼高阳继死漳州虏,城社凄凉散狐鼠。谁遣中流自坏船,至今泪湿思陵土。
沸水方热锅为宽黔所堕行人泡足戏成。明代。释今无。我饿方思饭,黔宽忽堕锅。脚能供炮烙,腹极怨蹉跎。国手调金酱,神仙爱玉禾。两般俱未得,失意事原多。
闻雁。元代。郑梦周。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
竺上人六月闭关禅诵精进书此勉之 其二。明代。王世贞。维摩丈室外,苔藓自经旬。岂以薰脩业,能坚忍辱身。觅心不可得,缚汝竟何人。好去门前路,清溪涨色新。
谒金门·天气暖。宋代。吕胜己。天气暖。开了荼一半。红日迟迟风拂面。阶前花影乱。俊雅风流不见。定被莺花留恋。千尺游丝舒又罥。系人心上线。
西江月。宋代。黄庭坚。宋玉短墙东畔,桃源落日西斜。浓妆下著绣帘遮。鼓笛相催清夜。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舞余犹颤满头花。娇学男儿拜谢。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宋代。王安石。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春风处处堪携手,何事临池苦学书。
枕上闻雨声。宋代。陆游。小雨廉纤不濡土,忽闻檐溜喜无穷。断知不作西山饿,多稼如云在眼中。
锦厓。明代。霍与瑕。君不见,青阳候,东皇推转繁华毂。山头万紫间千红,天机织得春如绣。既似当年汉陆郎,单车入粤诏蛮王。功成许布千山锦,遍植琼枝万古香。又如蜀使机宜审,尽掘山茶种桑葚。桃花浪暖百溪红,至今人羡三江锦。三月二月春风深,三三两两订幽寻。九龙洞里飘丹玉,七星岩畔散红琛。红琛丹玉纷相对,苍厓古壁生娇态。轻盈彩女额为缠,珍重才郎身作佩。微拖旭日最堪誇,薄染晴岚尤可爱。是谁占此武陵春,桃花源里一高人。无论汉晋襟怀古,几家鸡犬自天真。春风绮树争璀璨,问柳寻花时拉伴。南山白石起清讴,后洞西桥恣游泮。近来诗句颇新妍,为君高唱锦厓篇。笔落不知成五色,长空万里生云烟。
早题。宋代。赵蕃。夜雨晓犹湿,晓天晴未分。澄波静如练,秀野绿于云。禽语无殊听,乡音有异闻。要知皆可隐,鸟兽讵同群。
早春馀雪属目偶成。明代。王夫之。湿云飞不起,一半雪光欺。药裹犹畴昔,莺花笑几时。乌藤苔露坠,白袷柳风吹。知否韶华借,閒心早自疑。
笔授轩。宋代。方信孺。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毗庐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不识字却识字,合识字却不识字。石田恁麽判断,且道意在於何。万人争仰处,一箭落双雕。
舟过凌歊台,望谢家青山。宋代。杨万里。南风久别忽言还,又苦河流九曲湾。若要顺风兼顺水,柂头背指谢家山。
与俞原肃。明代。董纪。相别相逢二十年,吊生问死各凄然。交游零落无多在,乡里萧条不及前。荒陇夜闻翁仲泣,废台今见牧儿眠。何须对此空惆怅,见在深杯且共传。
咏三良。魏晋。陶渊明。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 其二。金朝。毛麾。二卉真香岂复加,便宜编谱入雄誇。留残一点蔷薇水,幻出诸天薝卜花。佩带正垂金钿小,薰炉孤起翠云斜。金笼甲帐豪华事,惭愧桑枢瓮牖家。
秋霁二首。宋代。宋祁。晓河回北陆,夕雨净西郊。水足鱼忘喣,林寒鸟恋巢。阁苔浮绿晕,社橘老丹包。谁与同真想,清风是淡交。
水调歌头 授回阳子口诀。宋代。王玠。性本无修证,命乃有施为。了明此理,道凭玄牝作根基。要得谷神不死,好住西南村里,更莫起狐疑。动静分双用,下手要知时。玩真空,调真息,运真机。铅生汞产,封闭丹炉炼紫芝。拨转银河斗柄,抽出坎中一画,直去补南离。行满功成日,飞步上天墀。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宋代。张镃。山头籐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归燕诗。唐代。张九龄。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赠双峯山和尚。唐代。周朴。峩峩双髻山,瀑布泻云间。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深青道中。明代。林弼。潇潇瘦马深青道,杜宇声残日又昏。风里林花香作阵,雨馀池水绿添痕。采桑野妇轻衣袂,卖酒山家小巷门。无限原头芳草色,教人千里忆王孙。
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得闻字。元代。徐贲。僧院城南僻,禅林夜见分。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
廿二日题水南寺壁。宋代。赵蕃。落花飞蝶两翾翾,二月清明雨后天。白酒一杯成坐睡,宿寒犹在未除绵。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唐代。王维。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侧闻尘外游,解骖fL朱轮。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宋代。刘过。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先照寺。宋代。叶清臣。一径凉飚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峰。寒生列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仙顶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吟情老尽江南句。几千万、垂丝缕。花冷絮飞寒食路。渔烟鸥雨,燕昏莺晓,总入昭华谱。
红衣妆靓凉生渚。环碧斜阳旧时树。拈叶分题觞咏处。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
青玉案(题《草窗词》卷)。宋代。李莱老。 吟情老尽江南句。几千万、垂丝缕。花冷絮飞寒食路。渔烟鸥雨,燕昏莺晓,总入昭华谱。红衣妆靓凉生渚。环碧斜阳旧时树。拈叶分题觞咏处。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
赠余进士。宋代。徐积。江南风物清温好,关内河山气势雄。更看蜀中山水秀,一时兼取作吟翁。
登崇禧塔。明代。刘克治。宝塔依灵宇,攀跻箭括穿。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树没嵩台迥,山连石室偏。法云银草净,慧雨玉毫悬。双树琼帘外,诸天画栋前。雨花三界寂,清梵一僧禅。目极中华尽,心纡象教缘。愿承功德水,金筏度迷川。
送王文玉归浙。宋代。强至。插旗打鼓放船头,二纪蓬莱一梦游。回首谁能顾庭鹭,收心自可近江鸥。盘堆玉缕鲈初脍,盏溢金波酒旋篘。摩诘定怀廊庙弟,新诗未免到皇州。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唐代。孟浩然。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读阮云台先生西洋米到纪事诗有感。清代。张印。浚河要溯源,种木当护根。源窒流不畅,根伤叶不繁。我读文达诗,慨然生愁烦。以茶易外米,意在民食屯。虽云通有无,彼利难具陈。况乃减彼税,悬禁苦吾民。我荒彼鼓舞,我丰彼逡巡。价值贵贱间,操纵权在人。何异教子弟,跬步限家门。又不绝其交,奸徒滋攀援。父兄年日迈,子弟智在昏。一旦有不讳,人将倾我囷。会须辟田亩,努力事耕耘。岂容束手坐,终岁乞诸邻。区区执政者,瞢腾我无论。如何一代贤,亦复口津津。阃言不外出,谁为达天阍。
题钱舜举折枝山茶。明代。刘基。岁暮寒气结,百卉无遗荣。懿此独不淍,方冬烨红英。有似节义士,特立不爽贞。幽居屏纷杂,丹铅寄深情。葱茏翠云翘,缀以流霞精。玄霜避晨艳,华月助宵明。坐令桃与李,无言愧微生。赠诗勿遐弃,贵之比瑶琼。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明代。唐之淳。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元代。方回。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赠守能师。宋代。释智圆。高卧湖山畔,尘机任万端。连云吟阁静,度水讲钟寒。幽户碧嶂闭,新书雪夜刊。却应趋竞者,相笑隐林峦。
独寐。唐代。王铎。春风惠然来,照此素帷光。欲寐不成寐,如有深徬徨。虎豹虽已远,风波在故乡。骨肉屡轗轲,生死能不伤。欲归难为归,欲济河无梁。红颜谁可保,遭遇亦何尝。江皋花渐开,灵鸟鸣西墙。远游竟何事,祇以搅我肠。耿耿天为曙,缄泪拥衣裳。
送人还乡。明代。孙继皋。客久忽不乐,曰归秋色深。凶荒数口计,迟暮百年心。柳自河桥折,花曾谷口寻。朱弦莫中阕,终曲为知音。
晋祠。清代。严遂成。桐戏祠空草乱生,山悬如瓮下环城。龙收隔岸黄云气,水送前朝碧玉声。一夜沉龟鸣毁垒,千秋盘木记屯兵。摩挲苏壁留题遍,只数鸳湖二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