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七首。宋代。曹勋。幽栖真在赤城隈,桂月萝云冷斗台。猿鹤定能知我意,移文未怨晚归来。
诗词:《杂诗二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杂诗二十七首,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杂诗二十七首,是曹勋在景色如画的赤城隈的幽静居所中,写下的一组诗词。这里的景色美丽宜人,宛如一幅桂月皎洁、萝云轻盈的画卷。在这里,猿猴和仙鹤能够明白诗人的内心所愿,感知他的情思。当诗人远离家乡,奔波在外,给亲人寄去书信,虽然晚归,但并不怨恨。
这组诗词以景色和自然元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赤城隈幽静的居所中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桂月和萝云的冷峻美丽,以及猿猴和仙鹤对自己心意的了解,表达了他在这个幽静之地的宁静和满足。即使在离家的旅途中,诗人还是能够寄去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尽管归来的时候晚了一些,但并不抱怨。
这组诗词展示了曹勋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他通过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中,传达了对美景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的心境也得到了宁静和满足,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些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一种平和和愉悦的感受。
总之,曹勋的《杂诗二十七首》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寄托,展示了诗人在幽静居所中的宁静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组诗词以其朴素而真实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和舒适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道中自遣。宋代。释绍嵩。绿暗连村柳,江平不见滩。日烘花气暖,岸曲水流寒。世路今逾窄,客心须自宽。悠悠片云质,溪上更蹒跚。
依韵酬张公燮。宋代。李复。城下清溪照病客,溪边开席豆笾丰。故应举酒殷勤处,欲慰疏花索莫中。短发萧萧羞帽侧,强颜咄咄学书空。青山行卜他年乐,深结茅庐访德公。
送侍御张龙坪领东沂兵宪。明代。赵贞吉。手握兵符下鲁中,指挥诸将尚乘骢。密收海上酬恩士,渐散山南挟弹雄。春日劝耕滕壤外,秋风较猎许田东。儒家自有匡时略,何必桥边拜石公。
归义云松禅师敕封郎官寄赠。明代。于慎行。如何尘外侣,亦受世间名。佛果修无漏,官阶号不更。紫衣宫锦制,丹诰法音迎。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
行期一首。宋代。刘克庄。□□同登市骏台,柳边花底早朝回。仕如枘凿难投合,身几麾招老去来。近师旷傍吾岂敢,居枚叟右众应猜。暮年怕与家山别,门外弓旌莫苦催。
张叔温诸公携酒至泖滨明日作此奉谢。明代。袁凯。八月风高鸿雁飞,三江潮落蟹螯肥。已拚白发如秋水,不厌清尊共夕晖。氛膋远连豺虎窟,波涛晴晃芰荷衣。扬雄旧宅城东住,骑马归来月满扉。
李成江村秋晚。元代。吴镇。咸熙画图无与共,传世希微爱者众。二李之后已寥寥,宣和当日尤珍重。新图一旦落人间,神宫寂寞何时还。经营意匠出尘表,上下五百谁能攀。水回中有渔舟泊,山顶崇台招白鹤。篱根浮出水潺潺,万竹琳琅奏天乐。霜飞木落一天秋,栖禽向晚声啾啾。柳溪错认渊明宅,过桥岂是王弘俦。景色萧条如太古,路僻村深贮烟雾。分明再见辋川人,芜词何敢轻为附。清容自是鉴赏家,持将却向天之涯。几回试展未能去,落尽庭前无数花。
送蒲州张尚宝使蜀便道过家。明代。区大相。忽闻歌蜀道,星使出天津。家在龙门上,途经汾水春。锦流潆去栈,蒲坂望归人。不作昼游客,何名贵近臣。
满江红 其一 和孝威韵。清代。吴绮。春雨桃花,见前夜、苕溪初涨。喜良友、东来双浆,布帆无恙。白雪诗歌行笈里,青霞笑语吹台上。更举杯、邀月有江鲈,樽堪饷。樊川梦,情难漾。旗亭句,人空唱。看游蜂扰扰,蜜为谁酿。燕市漫弹高士筑,邓林本是仙人杖。问何年、乞得鉴湖归,臣无状。
学录李诗翁以诗访予于乳溪之上且求县学积俸。宋代。虞俦。二月江南花气昏,锦囊诗话喜重温。百篇换去东湖骨,一醉招来北海魂。投老黄尘真左计,半生青眼向谁论。学宫乞俸能多少,骥子怜渠蚤候门。
五日饮于金氏园呈王明宇同客。明代。袁崇友。天涯此日逢佳节,细雨沈云迥不晖。翠挹紫岩连客座,绿浮芳草上人衣。山花对酒垂垂笑,林鸟闻歌故故飞。千载独醒缘底事,凭君拌饮莫相违。
答杨辛一君重阳对雨见寄。宋代。韩维。秋风吹雨入荒城,城下篱边菊艳明。佳节相从平日事,新诗遥寄故人情。浮沉保宦非吾愿,俯仰流年只自惊。早晚郊扉收退迹,南陌北陌重逢迎。
九日西湖。宋代。释宝昙。不须归梦更成都,九日西湖病已苏。试把黄花元自好,可怜白首不胜扶。谁边醉帽风欹侧,去底征鸿月有无。一夜抚心欣有得,后来人物不如吾。
郊祀歌十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祠官鹄立泰坛扉,双引交龙绣衮衣。苍璧包茅供盛事,燎烟高傍綵霞飞。
与张山人云谷对饮言别。明代。卢楠。海上曾留赤玉舄,山中今共紫霞卮。相逢暂尔各飞去,飒飒天风驾彩螭。
东邻妙(木兰花)。宋代。贺铸。张灯结绮笼驰道。六六洞天连夜到。昭花吹断紫云回,怊怅人间新梦觉。倾城犹记东邻妙。尊酒相逢留一笑。卢郎任老也多才,不数五陵狂侠少。
丁丑南还道中杂述四首 其三。明代。黎遂球。为有江南花下期,花前飞马踏胭脂。丝鞭落却无心问,策尽垂杨千万枝。
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
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
还自鼓山过鳝溪游大乘榴花洞瞻礼文殊圣像漫成三首 其一。宋代。李纲。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
寄兰室 其一。明代。张羽。离思逢秋自不胜,忽看书札恨翻增。遥知雨绝林塘静,独坐高斋似定僧。
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青英暝池阁。任翻红飞絮,游丝穿幕。情怀易著。奈宿酲、情绪正恶。叹韶光渐改,年华荏苒,旧欢如许。追念凭肩盟誓,枕臂私言,尽成离索。记得忘却。当时事,那时约。怕灯前月下,得见则个,厌厌只待窥著。问新来、为谁萦牵,又还瘦削。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宋代。赵长卿。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青英暝池阁。任翻红飞絮,游丝穿幕。情怀易著。奈宿酲、情绪正恶。叹韶光渐改,年华荏苒,旧欢如许。追念凭肩盟誓,枕臂私言,尽成离索。记得忘却。当时事,那时约。怕灯前月下,得见则个,厌厌只待窥著。问新来、为谁萦牵,又还瘦削。
立秋前二日游湖亭。清代。胤禛。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炎云渐敛秋将近,霁景才看夏欲过。静听菱歌音韵好,何须萧鼓济分河。
庚申正月十三夜立春 其二。清代。慧霖。痴未能除早绝贪,此生端合住茅庵。岂无松竹梅三友,祇有诗书画一龛。瑞现昙花都是幻,味寻谏果要回甘。今宵谁共谈风月,默数星辰看斗南。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天寒人寒,滴水滴冻。赤脚走冰棱,力负千钧重。堪笑霜趺拥叶人,漆桶漆桶。
正月廿一日进呈。清代。郑孝胥。我皇天亶姿,弱冠志恢复。安人在休己,进德在胜欲。天心屡示警,摧折亦甚酷。忧患相琢磨,转祸岂非福。万言苦难切,得要意自足。出话实枢机,片语系荣辱。用财尤贵当,宽大众所服。能除骄与吝,气已绝流俗。识出一世上,可使一世伏。中兴诚至艰,十倍开创局。无逸且有恒,舍此无圣学。
绝句三首。宋代。余知阁。几年魂绕浙城西,十里荷花漾锦陂。踏遍两峰三竺路,又随青嶂入云栖。
和雪吟。宋代。卫宗武。庖无美炙惟野蓛,爨无积薪用劳轴。夜半烹酒和雪吞,賸喜吾庐银作屋。须臾清气散入脾,不觉吟肩楼耸玉。映书更宜剔鱼蠹,拥被那肯作龟缩。饱看衮衮来玉尘,搥璧断圭随所触。地凝瑞气盈欲尺,水剪飞霙出犹六。化工纤巧妙无伦,春卉秋葩总成仆。最欣岁岁为农祥,散作阳和遍云谷。去年一白兆年丰,幸为民力舒穷蹙。今年将见腊前三,欲为民生洗荼毒。不思金帐饮羊羔,不思朱门厌酒肉。目前多幸生苟全生,稍得伸眉犹胜哭。可怜赤子寒欲僵。生理不遗升斗蓄。忧时第杜徒咏嗟,破庐冻死宁令独。闭门犹喜得高眠,绝胜鲁公书食粥。
辛未闰四月即事。宋代。张九成。横浦亦何好,人烟眇荒墟。所以常闭门,九年唯读书。余幼好奇服,玉佩而琼琚。念往复推来,薰然乐有余。客有不知者,笑我长勤渠。目昏心则莹,道腴形自枯。千载陶渊明,箪瓢常晏如。譬彼鸡群中,有此海鹤孤。
墨桃华。唐代。王翰。武陵溪畔春风面,研绿调朱染得真。尤爱倪生能画意,只将淡墨写精神。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仕途三黜信多难,名迹常忧不自完。幸赖圣恩宽罪戾,敢辞閒地尽盘桓。孟生坠甑何能顾,贡禹尘冠岂复弹。俸入虽贫家世事,釜鱼前世已称丹。
再送伯玉至清洋口。明代。王世贞。君携胡建我曹丘,各拥双株玉树秋。两地客星分不得,清洋中半是鸿沟。
夫人合春帖子四首。宋代。苏颂。良辰孟月辰新阳,和气中宵遍未央。不待望春宫转漏,便趋崇庆殿称觞。
喜雨四首。宋代。张耒。墙东有高树,夏叶圆绿绮。西风才一夕,萧飒遽如此。寒螀号其颠,蟋蟀晓未已。群动催流光,荣华难久恃。
醉经斋为虞乡麻长官赋。金朝。周昂。诗书读破自融神,不羡云安曲米春。黄卷至今真味在,莫将糟粕待前人。
和云洞即事。明代。庞嵩。舞雩多夙伴,半月共云林。远眺天空眼,长吟月在襟。百年真此乐,千里祇同心。不有知音者,谁为浪鼓琴。
宿经舍渡。明代。吴与弼。族里卑尊畅夙心,篷窗僮御课新吟。虚舟到处栖身好,依旧青灯坐夜深。
长安春日书事。宋代。魏野。长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应地不知。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岂无东合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路逢一农色蓝绿,问其何事瘦无肉。答言每年晓起食粥方耕犁,今年耕犁晏归方食粥。
日日米少粥大稀,儿女食半倚墙哭。呜呼,呜呼,安得年年禾大熟,使我儿女两餐足,不仰邻阴荫茅屋。
老农叹。明代。吴琏。路逢一农色蓝绿,问其何事瘦无肉。答言每年晓起食粥方耕犁,今年耕犁晏归方食粥。日日米少粥大稀,儿女食半倚墙哭。呜呼,呜呼,安得年年禾大熟,使我儿女两餐足,不仰邻阴荫茅屋。
故山春日(四首)。明代。杨基。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多谢清明三日雨,旧痕新绿一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