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闲居养僮仆,衣食必鲜美。小则爱睡眠,大者趋博戏。不然言疾病,莫能承付委。长须与赤脚,昔人诚有理。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环境和安逸生活的感受,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古人智慧的致敬。
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闲居养僮仆,衣食必鲜美。
小则爱睡眠,大者趋博戏。
不然言疾病,莫能承付委。
长须与赤脚,昔人诚有理。
诗意:
诗人在山居闲居中养着一些仆人,生活丰衣足食。如果是小事情,他喜欢沉迷于美好的睡眠;而对于大事情,他则会热衷于参与各种娱乐游戏。否则,他会以生病为借口,推脱责任,无人能够替代他。长期以来,赤脚行走的人们已经证明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
赏析:
这组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山居生活的喜爱。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安逸悠闲的生活状态。他在山居中养着仆人,享受着丰盛的衣食,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在小事情上,他追求舒适的睡眠;而在大事情上,他则追求娱乐和乐趣。这种态度表明了他对人生的乐观和享受当下的态度。
然而,诗人也在诗中隐含了一些思考。他提到了通过言辞来逃避责任的行为,暗示了人们常常以健康问题为借口推卸责任,缺乏担当的现象。最后,诗人提到了昔日的人们赤脚行走的方式,暗示了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对简朴生活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代表了一种质朴、朴实的人生态度,与当代追求繁华和物质的社会有所对比。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安逸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生态度和古人智慧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于简朴、朴实生活方式的认同。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宿山寺遇雨。明代。杨文卿。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咏史。宋代。陆游。夜雨灯前感慨深,为邦一士重千金。风云未展康时略,天地能知许国心。剑忽拄颐都将相,帽曾压耳隐山林。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
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宋代。陆游。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熏笼香。荣名挽公公不住,东皋归去栽花忙。毵毵华发映朱绂,同舍半已排云翔。正如少陵入严幕,本自不用尚书郎。向令封侯佩金印,不然草诏直玉堂。万锺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乐天十年履道宅,赞皇一夕平泉庄。公看富贵定何物,一笑乃复坐此妨。东皋乐哉日成趣,簪花起舞当自强。知公能容贱子狂,请赋式微之二章。
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结夏解夏,灵山旧制。鹅以瓶拘,鱼以网系。风雷变化在今时,霄汉振飞何更拟。
次韵自咏。宋代。项安世。生意断无几,死灰难复然。世方尊腊腊,吾亦梦先边。江水青无地,岩云白似天。短蓑将鬓发,听唱谢郎船。
回至涿州。宋代。郑獬。来时正犯长安雪,今见春风入塞初。为问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书。
渔家傲(戎酒)。宋代。杨泽民。未把金杯心已恻。少年病酒还成积。一昨宦游来水国。心知得。陶陶大醉何人识。日近偶然频燕客。尊前巾帽时欹仄。致得沈疴盟枕席。吾方适。从今更不尝涓滴。
送程医官诗。明代。程敏政。当年傅韩王,文行推尔祖。近来佐雄藩,老成羡而父。之子当妙龄,不与众郎伍。匪徒趍礼庭,更喜游药圃。时出应人求,床箦多告愈。一朝被抡荐,千里来自府。公试迥出群,官名入铨部。青囊一编书,居然袭簪组。伏阙谢主恩,奉檄返乡土。谓我亦宗丈,朝来扣蓬户。自云将启行,舣棹向河浦。省亲方就禄,征途不为苦。程本大族家,南北旧通谱。恭惟两大贤,家在鸣皋浒。寝堂闻渐衰,眼底剩榛莽。而翁朅行县,时能作祠主。慷慨鸠众工,彷徨走丞簿。轮奂一回新,燕贺响钟鼓。颇欲得予铭,盛事传永古。子行道祠下,再拜奠觞脯。油然慈孝心,冥冥祝多祜。从来活人手,亦足踵前武。都门开祖筵,薰风霁新雨。视子真可人,濯濯好眉宇。勉哉亢其宗,谨勿失绳矩。饯行赋长诗,为子一挥麈。
初度日占六首。明代。王夫之。横风斜雨掠荒邱,十五年来老楚囚。垂死病中魂一缕,迷离唯记汉家秋。
满路花。宋代。方千里。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危肠余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欲对何人说。搅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夜行船。元代。侯善渊。*雪囊中无俗物。恣疏慵、有谁拘束。不患虚名,无荣无辱。佻佻几人相逐。独坐弦歌*盈卮。昂簪看、断云相续。池上游龟,洞前行鹤,风
楚江怀古三首。唐代。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送春。清代。陆懿和。暮春三月乱花飞,戏折花枝香满衣。不信东风留不住,杜鹃声里暗催归。
送郑产。宋代。李之仪。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当时勋业皎白日,馀风表表皆雄才。龙睛豕腹实异相,肝膈上下罗琼瑰。丹青万物大门婿,妙论尔汝无嫌猜。同时舒卷一门盛,将见烈火生寒灰。十年早飞不足叹,青云自此亨途开。我暂追随极天末,有酒取醉长追陪。离亭雨足绿蔽眼,健帆危挂寒风催。黄金台不知几千尺,劝君窣衣直上首莫回。时和岁丰亦足被君赐,还须远过青山隈。
同群公秋登琴台。唐代。高适。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又和。唐代。韩偓。樱桃花下会亲贤,风远铜乌转露盘。蝶下粉墙梅乍坼,蚁浮金斝酒难干。云和缓奏泉声咽,珠箔低垂水影寒。狂简斐然吟咏足,却邀群彦重吟看。
常庵。宋代。翁合。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空两岸分。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鏁红云。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
仆射高文庄公挽辞三首 其一。宋代。韩维。群经分上下,大节凛终初。国仰谟猷在,人传论议馀。藏家惟古器,纳圹或奇书。儒者哀荣极,临觞降玉舆。
阙题。清代。黄殿元。异族凭陵起塞边,万家灶突久无烟。愧他胡马三千骑,占我河山二万年。故国衣冠沦草莽,汉家儿女若颠连。着鞭空负祖生志,是日如归带血旋。
望梅花。唐代。无名氏。寒梅堪羡。堪羡轻苞初展。被天人、制巧妆素艳。群芳皆贱。碎翦月华千万片。缀向琼枝欲遍。小庭幽院。雪月相交无辨。影玲珑、何处临溪见。谢家新宴。别有清香风际转。缥缈著人头面。
贬河州述怀 其三。明代。解缙。堂上白头亲九十,西行万里赴轮台。人间此是生离别,何日金鸡遇赦回。
赴京。元代。杨弘道。柏舟泛清济,憭慄晚秋时。畏途愁落日,溯流行苦迟。夷门望不见,笼水牵所思。默坐柁楼底,寸心空自知。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小斋如舫托深居,东壁文光逗绮疏。半点红尘飞不入,散衙堪自对清虚。
酬寂道人。宋代。释子淳。言前无句拟何伸,妙语玄谈眼里尘。一邑毗耶金粟众,想应翻笑住山人。
妃閤春帖子 其四。宋代。胡宿。剪綵平明出艺房,长生殿里百花芳。书衔燕子青春早,剑拂仙衣白日长。
秋日访李东苑高斋。明代。何巩道。欲暮群乌便解飞,水边人影候柴扉。立当湖岸情先往,卧向松窗意自微。乱叶坠霜寒树瘦,断云填壑晚峰肥。不劳洞口花相笑,日日寻君醉始归。
咏志六首。明代。黄佐。大道久已隐,中情末由写。所欣青阳动,庭槐绿盈把。仲尼亦何叹,匪虎率旷野。出门望长川,谁为问津者。¤
赠杨使君。唐代。白居易。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颂古十一首。宋代。释有权。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宋代。陈与义。邂逅今朝一段奇,从来华屋不关诗。诸君且作留连意,正是微风到竹时。
刘氏双阙。宋代。方信孺。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寄和州韩舍人。宋代。徐铉。急景駸駸度,遥怀处处生。风头乍寒暖,天色半阴晴。久别魂空断,终年道不行。殷勤云上雁,为过历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