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朗读

《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曹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家舍西多此梅,
在我家的屋檐下长满了这些梅花,
白如玉的花朵点缀在棠棣的枝条上。
冒着严寒,梅花已经酝酿出玉的光泽,
自开放到凋谢,它们陪伴着我一次又一次的饮酒。

羁栖临安三换岁,
身居在临安,我已经度过了三个寒暑。
向来只知道沉醉,却不知道何时醒来。
你的家中这些花朵,美得像冰雪般瑰丽鲜艳,
我举起酒杯,折下一枝,如同云彩一般披在身上。
我欣然地朝你行礼,忙不迭地回应,
坐下来思念着我曾经隐居的地方,心中增添了无限的依恋。

就在此刻,我尚未归去,
被世俗和琐事所束缚,官员们按着官方的纲纪催促驱赶。
然而,我仍然欣赏着花朵,采摘实实在在的美景,
我相信你会欣赏我的言语,就像鉴赏美食一样。

只应该有两庵有归去的梦,
梦里我走到花下,难道还会疑惑吗?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临安的家中,欣赏着盛开的梅花。他形容梅花白如玉,点缀在枝条上,表达了梅花的纯洁和美丽。作者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对梅花的赞美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归途的期待。整首诗意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吾诗郁不发,孤寂奈愁何!偶尔得一语,快如疏九河。
黄流舞活荡,白雨助滂沱。
门外无来客,花前自浩歌。
()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
一别丰姿遽六年,相望淮浙限江天。
糟丘闻甚羊肠险,履践欣如玉色鲜。
()
一片花飞春已暮。
那堪万点红雨。
白发送春情最苦。
愁几许。
()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是心外境,亦非目前法。

可中一见便知归,平步广寒攀桂枝。

()

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柴门种杂树,婆娑乐余年。
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
归老云边一翠岑,静中观动照人心。
溪湖北上又东去,不似青山无古今。
()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

兰阶兔月斜,银烛半含花。自怜长夜客,泉路以为家。

()

昼永。

人静。

()
竞簉行轩亲色笑,教条初不作风霜。
为公醉德仍醇酎,惠我温言亦报章。
重见桐乡敬朱邑,不须畏叠诧庚桑。
受廛定许休吾老,已戒诸雏计裹粮。
()

官路迢迢榕树标,眼前菽麦俯青郊。笑予林下忙何事,三过梅蓝底自嘲。

()

古碣时时读,长河处处通。所嗟行役地,不与故人同。

雀啅深愁雪,鱼吹细起风。尺书虽满纸,鸿雁几曾逢。

()
平如镜,烂如泥。
迷则迷於悟,悟则悟於迷。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

花药澄湖,乍英光旧迹,辉映庭隅。天教化工在手,璧合星枢。

莲亭志喜,胜苏斋、残拓临摹。凭证取、题名掌上,当年陈九仙书。

()
乞得身归荷圣时,登临筋力未全衰。
楚祠草合三叉路,隋寺苔侵半折碑。
孤店不妨乘月宿,扁舟频为看山移。
红麈冠盖真堪怕,还我平生白接篱。
()

羡君此去际芳辰,南浦歌残草色新。供奉再通中禁籍,飞腾不负百年身。

久闻西北驰边报,又道东南备徼巡。廊庙可忧非一事,纳忠元属谏垣臣。

()

季孟假神纠众族,子阳木偶修边幅。天水将军益州牧,始皆应汉如伯叔。

误疑一姓不再兴,妄比天下十逐鹿。鼎非吴魏强分三,国异楚齐俱毕六。

()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

山房更近仙翁井,汲水僧归秋夜永。

石上行吟万境空,白猨叫在青松顶。

()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於绎思。

()

虚堂一幅接䍦巾,竹树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枕簟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

()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

帝告庶邦,式是典彜。
元侯顯父,戚臣宗支。
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

()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

燕体徒自轻,蛾眉易生妒。妾有千黄金,不买长门赋。

()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
年来行乐与民同,探穴追踪太史公。
幽洞初开名易著,苍崖新刻句难工。
风驱俗驾松扉外,云锁仙丹石室中。
付与山僧司管钥,勿教胜地草蒙茸。
()

我为东齐人,君为南楚客。相逢晋水阳,结交见肝膈。

丝竹列广庭,嬿婉届良夕。自谓长如此,讵知有行役。

()

偶营玄宅近丹泉,岂是谈空为稚川。地下衣衾能不朽,鼎中龙虎若为仙。

()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
()
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
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
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
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
()

谁试千金剑,犹存石上痕。仇人满天下,遗赠敢忘恩。

()
寒鸦成阵下遥村,冰合回塘镜一番。
虢虢溪流响何处,乱山无数不知源。
()

红衣穿小与身宜,对镜娇痴学画眉。怜爱莫教看作女,慰人犹胜似无儿。

()

经过石鼓岭,不见石鼓文。两涧流黄叶,半山生白云。

()
霜日炫晴昼,湖光掠眼明。
散策事幽讨,出门聊意行。
柳塘和靖居,宫殿若化成。
霞裾赤城仙,笑语相逢迎。
()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

明月影中拂剑,乱峰云外传箫。得胜人閒马壮,鸣铙又过苏桥。

()

西士无传不得宗,我公况是有家风。

长卿东望轻云梦,太史南游小祝融。

()

对君君不言,坐我语不语。浮云敛太空,相看祇如许。

()

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

()

连夜灯花,几番鹊噪,剥啄朝惊。喜诗人结伴。远寻幽寂,河岸停棹,重叩柴荆。

诗酒神仙,烟霞杖履,尘外相看眼自青。春光霭、感荒芜不弃,翰墨交情。

()
长安初见君,君颔微有须。
後於河内逢,秀峻美髯胡。
又会在桐乡,谈时多孟卢。
宁书得天然,钟王不能奴。
()

洞庭劲皴莽苍间,写作烟云数点山。最爱秋光思致爽,临模曾记几回攀。

()
玉纤传酒浮香菊。
菊香浮酒传纤玉。
弦管沸欢筵。
筵欢沸管弦。
()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轼旧有怪石供。
)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滨。
()

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

十笏禅房十笏台,香烟花气共裴回。叮咛莫放游尘到,点破窗前紫翠苔。

()

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

结雨竹西若若川,扬州歌吹思当年。刘郎若向风前唱,梦入青楼事惘然。

()
岁云暮矣物华催,江城风光著野梅。
东阁诗成将付与,南枝花发许追陪。
混冰落素应难久,姑雪欺春不并来。
谁为商量开细细,早教玉树映金杯。
()

官寺原因地势高,宦情常苦送迎劳。何如伴赏东林竹,笑把银黄等一毫。

()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

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

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

()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迢嶢。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
()
嘉粟旨酒,博腯牲牲。
神鉴孔昭,享兹吉蠲。
夙夜毖祀,孝以奉先。
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
拜官江上客,乘马不乘船。
独畏蛟龙浪,将归风雨天。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
()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
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
拄上高峰近日轮,四山端的见来亲。
此身已在烟霾上,哥惜烟霾底下人。
()
何处春深好,春深泮水家。
不妨频折角。
宁复误随车。
已见倾三峡,行看判五花。
()
三山镜湖上,出郭无十里;结庐非所择,但取便薪水。
间亦出从宦,安能慕园绮。
地主卜林塘,亦复异子美。
蘧蒢方丈室,仅足容卧起。
()